幼園駐校社工可及早識別及介入 社工:幼兒未識表達要我哋去發現
還有不到兩星期就開學,經過漫長的暑假小朋友難免會抗拒上學,特別是剛開始上幼兒園N班或幼稚園K1的小朋友來說,第一次要離開父母,面對新環境,或會因此出現焦慮及不安,幼兒未必能透過語言去表達,要了解兒童的狀況就需要具備良好的兒童溝通技巧。
除了老師,駐校社工在校內就擔當起重要的角色,透過專業輔導工作協助兒童明白自己及表達自己,「小朋友講唔到,好多時都要我哋去發現佢。」香港小童群益會駐校社工李少媚(Amy)說。幼稚園過去未獲政府資助配置社工服務,只靠辦學團體自資聘請社工或由教師跟進,無論在人手或專業能力上都遇到困難。
攝影:吳鍾坤
政府計劃將透過獎券基金撥款5.4億港元,推行為期三年的「幼稚園社工服務先導計劃」,為全港7百多間資助幼兒中心、幼稚園等共15萬名學前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社工服務,計劃最初構思是以一名社工對600個學童的比例,但經諮詢過後就調整至每隊8人社工團隊服務約3200名學童,即一名社工對400個學童。
預防工作更重要
旗下合共有4間幼稚園的香港小童群益會,早在2004年起分別由不同基金資助或幼稚園自資聘請駐校社工,由一位社工輪流負責兩間幼稚園,現時註校社工人手比例是1:400,每間學校只有0.25的社工人手。Amy現職樂緻幼兒園暨幼稚園灣仔及將軍澳分校,她指當局一直未有正視幼稚園駐校社工的問題,更難以做到一校一社工,她指在幼稚園設駐校社工,可做到更多預防工作,及能即時介入。
「現時在小學、中學也有駐校社工,而在幼稚園卻未有這個服務,幼兒不懂表達及求助,要我們去發現他們的問題,校內駐校社工和孩子已建立互信的關係,當發現問題時就更容易了解兒童的情況。」Amy說。
自早前多宗虐兒事件後,才喚起外界關注及正視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的需要,Amy指其實虐兒個案一直存在學前教育的幼兒,社署公布2016的本港虐兒個案達800多宗,當中有約3成在6歲以下。「6歲以下的正正是就讀幼稚園的兒童,只是事態未發展至嚴重的地步,所以政府也未有正視問題。」
Amy指幼稚園駐校社工的工作最重要是及早支援及介入,透過駐校服務與兒童建立互信關係,在校內進行預防性工作,當發現問題時可借助兒童喜歡的媒介,例如遊戲、角色扮演等,以了解兒童的情況,同時能為兒童及家庭提供適當的情緒支緩服務。
幼兒從日常課堂互動 認識什麼是情緒
幼稚園駐校社工的工作除了介入及處理個別幼兒的問題外,平日也會在課堂上進行不同的教育工作。「其實在不同年齡階段,孩子面對的情緒問題也不同,例如N班會是分離焦慮、家長及兒童的入學適應問題;K1至K2主要學習表達情緒,而K3則是預備適應小一生活,我們會在課堂上會透過遊戲、繪本等帶出訊息,從互動中讓他們學習表達及紓發情緒。」
至於在家長工作方面,Amy指她一周會有約兩至三天在上學時間與家長交談,當家長有疑難時也會主動與她傾談,學校也會為家長提供小組、講座等,提升家長的敏感度及提醒留意管教行為,希望從家、校多方面保護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