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 前線支援手記│Mommy Amy

撰文:黃慧雯
出版:更新:

因職務需要,今年有機會親身走上前線,於DSE放榜當日走入中學課室內給予年輕人面對面的升學支援。升學支援的工作不是首次,但今次是榮升做媽媽後再親身走上最前線,角色上的改變令這次的經驗為我帶來很多反思,亦從而影響了我的育兒觀,因此想在此與大家分享下。

這次我支援的學校並非什麼名校,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是中下游份子,但今次同時有機會與幾個已成功經由副學士升上八大學士課程的校友傾談,她們各自分享的自身的故事皆很令人鼓舞,其中有一名年輕人,當初DSE有主科未能達到2級成績,但憑於就讀副學士的兩年時間內用心讀書,終也成功升上三大的學士課程,朝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邁進。這些成功的故事亦令我對多元出路的副學士課程打了支強心針。

然後面對剛拿到成績單的年輕人,有些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立刻向我們查詢有提供相關課程的自資院校便立即出發去申請;但更多的是其實對未來迷茫,不知自己興趣所在的年輕人,我們只好與他慢慢分析,平常對什麼有興趣,建議與之相關的課程。

以今年為例,總報考DSE的人數約為59,000人,可經聯招取錄的學額只有約1.2萬個左右,所以升讀受資助學士課程的比率約有20%,與高考年代時期相差不遠;但今日若計上自資學士及副學士等學額,其實已超過應考人數,因此只要有心想讀書,即使DSE成績不理想還是有不同出路完成大學夢,即使轉折點,入讀三大亦不是全無希望。

當日放工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反思,小朋友自出生起,我們極力栽培他們,上PLAYGROUP,讀名幼以爭取入名小的機會,然後繼續催谷學校成績以確保升上BAND 1 中學,以求爭取最大升上大學甚至三大的機會率。此前我亦是採用相同思維地安排著。但面對完一班迷茫的年輕人,我十分心痛為何他們沒有早作準備,多去瞭解自己,多去瞭解不同科系的要求,以致收到成績當下,更加迷茫,拿著比入讀副學士所需要求的成績更高,但面對著眾多課程可以選擇,完全不知該從何挑選。

後來想想,當這個社會只要求成績,老師只管叫他們讀好眼前的學科,只要有好成績便可再慢慢揀選有興趣的科系。但瞭解自己,發掘興趣不是一時三刻便能做到的事,因此我突然驚覺,

比起拿到好成績,發掘興趣反而是更重要,亦是維持未來人生滿意度所需的重要元素。

只有「保持好奇心,知道自己興趣所在,學習便事半功倍!」,或許道理不難,但做父母的總是被升學的擔憂籠罩著。但經此經歷,對於孩子的升學路,我確實放鬆不少。

因為比起眼前的學科成績,我更期望自己能夠協助孩子發掘出自己興趣的所在,以興趣引領人生路。在此祝願所有應屆學生,都可以找尋到自己的興趣,能夠朝自己的夢想進發,DSE只是一個經歷,只要不放棄,條條道路通羅馬。

 

Mommy Amy 

自小志願成為一名母親,現育有兩名小天使;3歲的囡囡Valerie及1歲的囝囝Wyatt;每日樂於照顧小孩並盡量不受外界影響下,堅持自己的育兒理念。 本著『愛分享』的個性,希望與各位爸爸媽媽分享有關親子的大小事。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
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