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維園卵石池】6歲男孩向康文署發公開信 期望繼續有得玩

撰文:王淑君
出版:更新:

香港有土地問題,小朋友玩樂的空間更是愈來愈少。近日,康文署把維園的一片卵石池改建,把原本可以拿起的一粒粒石春全部牢牢地黏在地上,在卵石池遊玩過幾年的6歲小朋友承旭發現後很是失望。承旭媽媽鄧女士電郵到康文署,卻得到令她和承旭也「失望得不能再失望」的回覆。

(「鄧雪堯 堯堯老師」Facebook專頁圖片)

居住於九龍的鄧女士和6歲的兒子承旭經常過海到維園遊玩,為的就是玩全港少見的卵石池。她表示,承旭從幼兒時期已常常到卵石池玩耍,卵石的尺寸大約是成人姆指的一截大小,他時而把石子排列成不同形狀,時而把石子拾起又放下,玩得不亦樂乎。鄧女士也見過年紀較大的小朋友,會帶來小卡車,把石頭搬上去耍樂。

而在上月初,鄧女士再次帶兒子到維園時,驚覺卵石池已面目全非,「石仔換了石春路般大小,而且全部黏在地上」。她指,旁邊早已有供人行走的「石春路」,不明白為何有此改動。她和丈夫電郵給康文署,期望得到回覆。

康文署回覆:

鄧小姐:
多謝閣下在2018年2月4日透過1823表達對維多利亞公園(維園)的意見。本署現謹覆如下:
由於維園位處港島中心,交通方便,每日均有很多遊人於園內聚集及活動。本署職員不時發現有市民不正確使用卵石池,包括向其他市民或設施拋擲池內之卵石。為確保遊人安全及避免為其他使用人士造成不便或滋擾,本署遂優化有關設施,將卵石重新鋪設及固定於池中。
最後,再次多謝閣下對維園管理的關注。如對上述事宜尚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890 4204與本人聯絡。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

(「鄧雪堯 堯堯老師」Facebook專頁圖片)

斥政府忽略小朋友發展需要

鄧女士看到回覆後,直言:「失望得不能再失望。」她和承旭到卵石池玩耍數年,她觀察到入池遊玩的都是較年幼的孩子,而且有父母陪同,從未見過康文署所說的「不正確使用卵石池」情況,「一有小朋友想扔石仔,父母都會立即阻止」,認為康文署用這個為藉口改建卵石池是「荒謬」。

「小朋友玩石仔,可以訓練感統、發展智力。」身兼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鄧女士說:「政府這個做法,根本沒有從小朋友的角度出發,扼殺他們遊玩的權利,只是從管理角度去思考,但求易於管理,小朋友能不能玩是次要。」

香港嘅公園設計都一式一樣,就算影相都分唔出係邊個公園。稍有特色嘅只有香港公園沙池、坪石嘅恐龍公園,連維園嘅卵石池都冇埋。
鄧女士
坪石遊樂場,資料圖片。
+21

鼓勵兒子寫信表達感受

她向兒子解釋後,鼓勵他想想除了把石子全黏在地上,還有什麼解決方法,促成6歲的承旭寫了一封公開信。承旭在信中提出,要是想使用者不妨礙其他公園人士,可以嘗試設立告示牌、加建圍欄,又或是建議家長陪同使用和限制時段等等。「我想兒子明白,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不一定要像現在一樣,禁止大家遊玩。」不過,鄧女士預期康文署不打算復原卵石池,故沒有再把兒子的公開信寄出,只放在個人的專頁分享。其他家長看到後,也十分惋惜卵石池消失。

(「鄧雪堯 堯堯老師」Facebook專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