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孩子開學患分離焦慮? 專家教你四個應對策略
開學了,孩子放完暑假,又要離開熟悉安全的家上學去。個多月沒有回校,甚至可能要面對新學校,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有太多事未能確定,亦害怕自己應付不來。孩子這時候最想有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在身邊保護同幫助自己,偏偏他們卻無法陪伴自己上課。於是孩子本能地出盡辦法,例如哭鬧、不願上學、表現得悶悶不樂或極度擔心,甚至身體也幫忙使孩子出現頭痛、肚痛、作嘔等症狀,目的只為可以繼續待在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身旁,不用單獨面對那些「恐怖」的未知數。
【編按:作者為童心苗兒童成長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陳雅文】
六歲的海晴今年入讀小一。她在暑假初期非常期待小學的生活:聽說小學比幼稚園大得多,有很多活動,而且自己長大了,已經是大姐姐,所以不用再上幼兒園。暑假亦過得很開心,多了時間在家中,既舒服又自在。可是到暑假快要完結,開學的日子開始倒數,海情的心情便焦慮起來。她晚上睡不好,有時發夢爸媽忽然不見了,平時最愛吃的薯條也不大想碰。開學前一天,當媽媽忙着餵妹妹吃飯時,海情忍不住哭並尖叫起來,嚷着不要去上學。爸媽知道海情害怕新環境,又擔心結識不到朋友,要自己一個玩。雖然聽說一般孩子上學後幾天至數星期,就會習慣同適應,焦慮症狀自然消失,可是要把哭紅眼睛的海情強行送到學校去,讓她自己一人面對陌生的環境,爸媽是既心痛、無助又內疚。
應對焦慮要點:增加掌控感,減少對未知的恐懼
學習面對陌生環境,甚至處理焦慮情緒,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一課。作為父母,想想看當自己將要去到新環境時,自己會做什麼來減低焦慮?例如轉工去新公司之前,我們會先了解一下公司背景、公司文化、「八下」新老闆的性格喜好等等,目的讓自己對於陌生環境有多一點掌握,從而減少對未知的恐懼。
(一)讓孩子多了解新學校的情況
同樣道理,家長亦可跟孩子多講解新學校的情況,開學前帶孩子到學校或學校附近參觀,讓孩子跟正在讀小學的小朋友相處,鼓勵孩子向他們詢問小學上課的情況等等,增加孩子對新環境的認知,從而減低焦慮感覺。
(二)增加對學校的正面感覺
提到學校或新環境時,家長可表現從容,讓孩子從父母的態度感受到學校並非恐怖或危險的地方。當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可主動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正面經驗,例如「今天有什麼好吃的?」、「上課有發生有趣的事嗎?」、「你最喜歡哪位老師?」,藉此將孩子的注意力帶到學校裏正面的事。當然,若孩子主動說起不開心的經歷,父母亦不用馬上轉移孩子視線,此刻父母可作聆聽者,讓孩子抒發一下情緒。
(三)回顧孩子以往的成功經驗
如果孩子並非首次上學,可跟他談談之前怎樣上課、上廁所、在學校認識新朋友、向老師提問等。父母可以提問方式,例如「如果你想跟不認識的同學玩耍,你可以怎樣做?之前試過嗎?那次後來怎樣?」藉此讓孩子知道自己其實有能力應付開學遇到的困難。
(四)以故事或繪本講解開學可能面對的困難
坊間有不少故事或繪本描述開學處境,可讓孩子知道其他小朋友原來也有類似的焦慮,於是比較放心,同時學習故事主人翁如何面對緊張的情緒。繪本中的圖畫亦可幫助孩子想像學校的情況,減少對未知的恐懼。
雖然分離焦慮乃正常反應,但若情況嚴重或者持續超過一個月仍沒有改善,家長可主動跟老師商討,甚至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