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壓力】6成教師指情緒教育不足:輔導時間係「擠」出來

撰文:梁蔚澄
出版:更新:

開學在即,其實老師的壓力亦不亞於學生,近日有調查指出逾6成的受訪教師認為目前學校的情緒教育不足,而9成7的教師期望在處理學生情緒問題上得到支援。究竟老師面對什麼壓力?在處理學生情緒問題上有何困難?我們訪問了三位中、小老師。

(青協圖片)

調查結果:大多認為沒有空間與學生傾談

香港青年協會於近日公布一個「情緒教育教師意向調查」,調查於今年6月至7月期間,以網上問卷方式進行,當中包括402名中、小學老師,結果顯示超過7成受訪教師認為情緒教育應於高小或之前推行。受訪教師認為在推行情緒教育時遇到的困難是「沒有空間與學生傾談」(63.2%)、教師「欠缺知識與技巧處理學生的情緒問題」(43.4%)及「難以評估學生的情緒狀態」(36.6%)。青協全健思維中心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近年學生情緒以至學生輕生等問題,對學校教師造成一定壓力。然而,教師工作繁重,影響他們缺乏空間對學生作個別關顧。

(余俊亮攝)

小學老師:靠經驗 輔導時間係「擠」出來

在小學教數學、常識等科目的陳老師,認同學生的情緒教育不足,而老師亦沒有相應的支援及知識,處理學生情緒大多時都是靠老師自己累積經驗,當不懂處理時,便會詢問輔導組老師。那麼駐校社工呢?她表示社工的工作也十分繁重,除非係開case,否則一般都係老師處理而處理學生情緒問題的時間都是「擠」出來,有心的老師再無時間,也會抽時間處理學生情緒,不過這樣便會好辛苦。

另一位文老師有4年教學經驗,她表示情緒教育大多都是針對SEN學生,因為他們的情緒波動較大,有些亦會有行為問題,因此需要一些情緒教育,讓他們明白不同的狀況要如何處理。至於一般學生的情緒問題,大多都是由班主任處理。

小、中學老師:最大壓力是部分教師朝不保夕

李老師在中學任教英文三年,他認為在處理學生情緒的最大問題是,在欠缺足夠的支援下,並非每個老師都曾接受專業訓練,雖然在學校的教師發展日中會接觸此類課題,但一年只有一次,當學生情況嚴重便會轉介給輔導組老師或社工。他表示很多時候也是「有心但無時間」,甚至可能要在放學後或星期六日處理學生問題。不過對於老師來說,最大的壓力在於現行教育制度下,老師同工不同酬,部分老師要年年續約,朝不保夕。陳老師亦表示老師的不只是要教書、開會檢討等工作,校內的維修也需要負責報價、開放日又要處理壁報板事宜等工作,有很多繁瑣的工作是大家意想不到。而合約教師在3、4月時便會煩惱學校是否續約,甚至有些學校8月才通知。

青協推出教師諮詢專線,社工協助解答教師如何處理學生情緒個案,分享介入策略:2777 1567(逢星期五下午4時至8時,由社工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