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暑假不做「繁忙兒童」 社工媽媽:玩樂才是正經事
放假應該是最悠閒的時候,但有些家長為了讓小朋友贏在起跑線,都在暑假時為小朋友報讀各式各樣的興趣班,「裝備自己」,分分鐘比上學更繁忙。Natalie 的2歲女兒吇媃在這個暑假也是一名「繁忙兒童」,但她不是忙於參加各種playgroup,而是忙於跟爸媽玩樂,因為Natalie認為「玩樂才是正經事」。
攝影:陳樂希
辭職做全職媽媽
Natalie是一名註冊社工,主力協助特殊需要人士,兒童及家長。自女兒出生後,她辭去工作全職照顧女兒。她認為在香港,關於親子關係,教養方法,兒童心理狀況等等的議題都被輕視。她希望運用自己對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的認識,幫助家長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問題,所以開設了「玩樂才是正經事」的專頁。專頁內容最初是一些理論基礎、Natalie自己工作時和照顧女兒的實踐經驗,現時專頁發展成讓不同家長分享育兒心得的群組,希望集思廣益,激發出更多以玩樂教育小朋友的方法和親子溝通技巧。
為什麼玩樂才是正經事?
常言道:「勤有功、戲無益」,Natalie指社會上普遍認為小朋友讀書比玩樂更重要,但其實小朋友,特別在0至6歲時,在玩樂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的事情,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對於小朋友來說,玩就是他們的正經事,玩就是他們的任務。「我們不應以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小朋友,大人覺得玩是娛樂,但在小朋友的角度去看,玩就是學習。」Natalie說。
Natalie這天跟女兒吇媃在遊樂場玩耍,就是其中一個小朋友從玩樂中學習的例子。吇媃到處攀爬跑跳,運用不少大小肌肉;遇到一些稍有難度的玩樂設施時,她也會學習到解難能力,她要自己找到合適的置才能站穩。即使有超越了她能力的「關卡」,需要尋找媽媽的支援,這也是其中一個解難的方法。另外如果有很多小朋友在場,遊樂場便會化身成鍛鍊社交能力的場所,因為可能會有小朋友妨礙了她玩喜愛的設施,媽媽在這時候便會教她有禮貌地表達自己,說「唔該借借」、「我好想玩呀」等等。
從生活中學習才是最好的暑期活動
對於有很多家長為小朋友報讀大量暑期班,Natalie認為最重要是小朋友本身有沒有興趣。如果小朋友是自己要求想上某些課程,有學習動機,那就沒有問題。沒有為女兒報讀任何playgroup的她,認為小朋友在生活中學習是最好的暑期活動。
吇媃一歲半就已經懂得自己穿脫鞋子,Natalie指很視乎父母在生活中給予小朋友多大空間去嘗試,「一開始我會預留20分鐘讓她學習穿鞋子,但香港人生活忙碌,經常趕schedule,不會有20分鐘讓小朋友嘗試自理。」即使是一些知識性的能力,也可以從生活上學到。「例如,想小朋友學習數學,在公園中可以讓他們數數有多少條單槓,他們的滿足感一定比在課室中一幅圖畫上數數有多少個蘋果大。」Natalie說。
跟隨孩子的步伐 不徐不疾陪伴同行
除了在生活中學習,Natalie認為跟隨小朋友的步伐去安排活動和資源也十分重要。吇媃是早產兒,發展會比同齡小朋友遲緩,對於一些家長來說,可能會對此感到着急,希望可以催谷子女跟上他人的發展速度。但Natalie深信小朋友生來便有自然的機制,讓他們在特定時刻想學習某種技能,「小朋友未到會走路的年紀,你24小時抓住他走,他都是不會走路。我們要相信他終有一日會學到,不用訓練,只要觀察。如果觀察到小朋友有走路的意慾,安排適量的資源,如跟他高度相仿的扶手,以及安全的空間便可。」
「放手」和「着緊」不是對立面
不要拉着小孩走,亦不要窒礙小孩前進。有次Natalie在公園看到有家長勸止3歲的兒子不要玩攀爬架,因為那個程度不適合他,但該位家長轉頭看到2歲的吇媃在玩時,又在兒子面前稱讚她。Natalie指很多時候是家長窒礙了小朋友的進步空間,應該放手讓小朋友嘗試。
不過她強調「放手」和「着緊」不是對立面。每次吇媃在公園挑戰新的攀爬架時,Natalie都會陪伴在側,女兒一跌倒可以接住她,或者女兒一不專心她便會提醒女兒要留意危險。她認為家長需要開放自己的心,觀察小朋友的能力程度,讓他們嘗試一些比自已能力稍高的挑戰,在過程中家長在旁準備支援但不要插手,慢慢便可清楚了解到子女的能力。「家長的角色不是要訓練子女,拉着他的步伐走,而是伴他同行,他走他的路時讓他知道有需要時父母隨時可以幫他,這就是最理想的學習關係。」Natalie說。
家長不要太着重「善用時間」,小朋友有時間發白日夢才是最重要。
家長在如何善用暑假讓孩子學習這方面有很多資訊,Natalie反而想提醒家長:「不要太着重『善用時間』,小朋友有時間發白日夢才是最重要。」小朋友在發呆時,身體機能不是完全停頓,很多創意念頭都是從無聊的時候激發出來。Natalie記得自己兒時在最無聊的時候,會創作故事和漫畫,她認為這些對小朋友來說是最寶貴。因為整個過程是由小朋友自己有動機去完成一件事情,他們愈無聊便愈會尋找事物去充實自己,而這些事情才是真真正正屬於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