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打B女】受虐兒童對人失信任 專家:他們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撰文:梁蔚澄
出版:更新:

昨晚(29日)網上流傳一段長約分半鐘的片段,片中的一名男子向年約兩歲的女童拳打腳踢,女童不停哭泣,而拍攝者雖只是出言勸助,聲言已無力阻止,但其手部亦疑似有被虐打的傷痕。先不論是新片還是舊片,我們亦需正視家庭暴力、虐待配偶等狀況。究竟暴力行為會孩子帶來怎樣的創傷?香港的情況嚴重嗎?無論如何,家庭暴力,甚至暴力也應該是零容忍。我們邀請了精神科專科醫生及註冊社工分析暴力對孩童的影響。

(網上影片截圖)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有細路反而向動物施虐

「維樂天蝴蝶計劃」聯席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指出,如對1歲或以下的幼兒大力搖晃、拋接、撞擊,會引致搖晃症,嚴重會導致失明、癱瘓、意識受損等永久性傷害;而對孩童施暴,除了手腳及腦部受損,亦可能會傷及內臟。

身體受損,或許可隨時間而痊癒,但心靈創傷便不容忽視。林醫生表示,孩童若自小在暴力下成長,首先會令孩子對人失去信心,令其在成長時,在性格的建立上出現問題,因為失去對人的信任,若成長後結識伴侶,或會時刻要對方「報到」,要得悉對方的位置才可安心,因此二人的關係會變得繃緊。受害的孩童,會在上學時作出不同的反應,有些會變得很怕人,不願與別人接觸、玩耍,遇上什麼事情亦不敢作聲;另一方面,有些兒童則會變得過份熱情,因為他們在父母或照顧者中得不到關懷及愛。不過亦有些孩子會以暴易暴,用暴力解決問題。

(VCG圖片)

林醫生說出一個比較嚴重的情況:曾有一個8歲的小學生,因有行為問題而由學校轉介給醫生,「唔交功課已經是小意思」,他曾經用AA超能膠粘在老師的椅子上整蠱老師、故意伸出腿部,在樓梯口前弄跌同學等。不過最令人心寒的是,媽媽十分冷靜地說:「屋企啲動物死晒。」原來,孩子的爸爸因犯罪而入獄,照顧及養家的壓力全在媽媽身上,加上孩子患有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ADHD)、品行障礙等問題卻沒有適合的支援,因此當孩子「不聽話」、「不專注」,媽媽便會施暴,用力把孩子的頭推向牆壁上,亦會用硬物敲其頭部發泄情緒,而造成孩子有暴力傾向,把家中的「烏龜嘅腳、金魚嘅尾都剪哂。」

(VCG圖片)

註冊社工:價值觀重建最重要 避免暴力延續下一代

香港家庭福利會的社會工作顧問及註冊社工黃景麗姑娘指出,暴力可基本分為3個層面,第一是虐兒、第二是虐待配偶,不過最近亦出現女性為施虐者的情況,最後一個為虐老的情況。虐兒的情況亦包括疏忽照顧,她表示,有些父母或因長時間在外工作,只是留下食物及少量金錢,以為孩子能有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當孩子不停哭泣時,才被鄰居發現。

(VCG圖片)

黃姑娘亦提醒家長及照顧者,除了身體上的傷害,心靈上的恐嚇也會令小朋友自我形象下降,當家長施虐時,大多的孩子也會認為是自己的錯,因此在自我形象及自信建立時亦會有障礙。曾有一位滿身都是紋身的爸爸,當孩子「不聽話」時,便恐嚇他會帶他去紋身,全身被針刺痛,甚或有些父母曾說「冇飯食」、「剪下體」等,言語上的暴力亦不容忽視。

黃姑娘指出,施虐者可能也是在暴力下成長,因此在教育下一代時亦以相同的方法處理,她認為施虐的行為是不能接受,但我們也要明白施虐者本身或許也面對着不同的壓力,如經濟、工作、育兒、不能控制自己及調節情緒等問題,因此若發現施虐行為,應立即尋找協助。

香港的情況嚴重嗎?

據政府統計,2017年1月至3月新呈報的虐兒、虐待配偶/同居情侶及性暴力數字中,受害人的性別有5成7是女性,而施虐者與受害人的關係將6成都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