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尋藝丨廣州「無手畫師」王振東的寫意人生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1月20日10時許,文化公園地鐵站附近的一處空地。擺好攤位後,王振東開始營業作畫。先拿筆,拿不順當——王振東雙手手肘以下部位盡失,他只能伏低身子,用雙肘從地上夾起毛筆,再用嘴咬住筆的一端,幫助調整至合適的握筆位置,沾好顏料開始作畫。
畫的第一幅,是梅花。仍舊是伏低著身子,描枝、勾瓣、點蕊,即使是用雙肘握筆,王振東作畫也毫不含糊,嫻熟自如,一氣呵成,不過15分鐘即成一幅。最後,他左腳夾著小毫筆寫完題跋。抬起頭時,眼前已有不少人駐足圍觀。為他精巧的畫作,也為他身殘志堅的作畫方式,冬日裏,此人此畫,已成為廣州街邊一景。

王振東街頭作畫。(羊城晚報)

天意

王振東今年58歲,河北保定人,幼時開始學習國畫,但因家貧,畫畫掙不到錢,他只能另尋謀生,當過挖土工。「如果不是手掉了,我也不會走上這條路。」王振東說道,24歲那年一場意外,讓他雙手手肘以下部位被截去,這於年輕的他而言,是致命的打擊。

剛失去雙手的王振東,陷入沮喪和抑郁當中,也曾遭受過他人白眼,嘗盡炎涼。「有時幾天才說一句話,覺得自己沒用。」王振東回憶道,「後來想著孩子才兩三歲,還是得養家,才又拾起筆,琢磨去賣藝了。」

起初,王振東試著用腳寫書法,「聽別人說,沒了手,腳就更靈活」,用腳趾夾起毛筆,還要控住筆墨寫字,本就不易,一遍遍練習又一遍遍失敗,王振東在家練了3年,才覺得勉強過關,期間,他也試圖用手肘夾起毛筆畫畫。「只能畫一點簡單的畫,我就去北京,到天安門王府井那邊寫字畫畫賣藝。」王振東說道,「畫一張畫雖然才賣了5塊錢,但我當時很高興,覺得自己能掙錢了,就有力量了。」

王振東的書畫。(羊城晚報)

用腳寫字,用雙肘作畫,因這獨特之處,那些年,王振東在街頭賣藝,也逐漸引起他人的關注,其中就有北京市殘聯原副主席劉京生。劉京生雙臂盡失後,用嘴咬著筆寫字作畫,長於行草和寫意花鳥,看到王振東,不免惺惺相惜,樂於幫他一把。「他(劉京生)有個畫室,就讓我每天10點過去,他說咱倆一起畫畫,我也跟他學到很多東西。」王振東感念道。

從以往的視頻可以看到,王振東起初慣於作大畫,雙肘抓筆揮墨,愛畫大寫意山水或人物,在街頭大白紙張一鋪,有幾分氣勢。而如今,王振東擺攤作畫卻是小小方正一幅:「劉老師提醒我,我畫山水畫人物都好,但就是太慢了,路人等不了幾個小時,他一句話就點醒了我,我就開始畫小寫意花鳥,很快,就人人喜歡了。」

在採訪過程中,王振東提畫作較多,但提他如何作畫卻少,他希望別人更多關注到他的畫作,對於其中遭的罪常常一兩句話就帶過去。常人用靈活的手指抓筆作畫尚需長時間的練習,王振東僅憑雙肘夾筆控筆更為不易。

僅是夾住毛筆這一關,王振東就曾吃過苦頭。一開始他用雙肘上的兩塊骨頭相抵夾住筆管,「夾不穩,那筆老是轉,會跑掉」,後來他畫寫意花鳥,常用顏料「牡丹紅」,「那是礦物質,有毒,慢慢就感染了」,截肢手術後殘端神經感知較弱,感染後不知道疼,等到王振東發覺時,已經爛到了骨頭處。

又做了一回手術後,「骨頭沒了,就變成用肉夾著,這回就能穩當夾著筆畫畫了。」王振東說道,「這不就是天意嗎?」

賣藝

上世紀九十年代,王振東聽別人的勸,獨自南下來到廣州。「人家說廣州冬天暖和,對我身體好,不受罪,那邊經濟又好,文化程度也高。」穿著一件軍大衣,背著包,裝著幾根毛筆和一點紙,坐了48小時的綠皮火車,來到了廣州,「出了廣州火車站,一看一溜一溜的天橋,覺著挺好」。

那時,王振東晚上把軍大衣就地一鋪,睡在天橋下,白天就在流花湖公園擺攤賣畫,一天下來收入不錯,竟有一百來塊錢,「我想這還不賴,餓不著。」後來,經熱心老太介紹,租了間房,也算在廣州有了落腳的地方。

開了個好頭,每年王振東就來廣州過冬,回到老家或者北京時就畫畫,積攢著,等著擺攤時好賣。中間也曾中斷過一段時間,他賺了一點錢與第二任妻子開始養奶牛,奶牛得了口蹄疫,生意做不下去,又重新擺起畫畫的小攤。從2006年起,夫妻倆來廣州過冬就成了習慣,一晃也有18年了。

1月20日9時許,記者跟在王振東身後,他穿著一件黑色的皮夾克,靠近了能聞到墨水的味道。在荔灣區的小巷中繞了繞,來到王振東與妻子王素平在廣州的出租屋裏。這是藏在高樓中的一間小平房,能見到層層紅磚和水泥堆砌而成的外牆體,甚至沒有像樣的窗戶,用塑料布遮住窗口,擋住風和雨,裏頭狹小,家具很少,通道裏只容一人轉身,最大的儲物空間是半層的小閣樓,用來放王振東的畫作。

王振東和妻子在廣州的住所。(羊城晚報)

這間出租屋夫妻倆已住了起碼15年,「房東看我是殘疾人,對我很好,租金低,我回老家了,也把房子留給我。」王振東很滿足。因為年紀漸長,無法長時間低頭俯身,「畫兩天得起碼歇兩天」,王振東已無法每天上街作畫,只在周末出攤。

1月20日近10時,王振東跟往常一樣招呼著妻子收拾東西出攤。王振東雖是殘疾人,但王素平更看重他的勤快:「我回老家了,他自己一個人也去擺攤。」邊跟記者說話,王素平邊在小屋裏走進走出收拾,把喝的水吃的東西裝進塑料袋,更為重要的是把丈夫畫畫需要的畫具、紙張以及畫好的成品畫綁上小推車,堆得有半人多高,她就拉著小推車,跟著丈夫外出擺攤。

王振東的妻子陪王振東在廣州街頭作畫近20年。(羊城晚報)

夫妻倆這些時候在文化公園地鐵站附近擺攤。到了那片空地,王素平就先掃乾淨地上的落葉,鋪上墊子,擺好顏料碟,取出顏料,為丈夫擰開顏料蓋,擠好所需的色彩,再將先前畫好的畫作一一擺開,供人挑選。夫妻倆這樣的配合,已有近20年。

兩人感情不錯,也偶爾有拌嘴的時候。有時王素平看著哪種畫比較好賣,會催著丈夫趕緊再畫,而王振東也有自己的想法,堅持先畫完自己想畫的,夫妻倆就會爭執幾句。王素平嘴上念叨著,手裏卻不住地去拾掉冬日裏飄落在畫上的落葉,知道丈夫作畫不易,她也很愛惜。

畫技

王振東在廣州街頭用雙肘畫畫,用腳題字,已成為一景。近日路人拍下後,發上網絡傳播,引起廣州市民的關注,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感慨其韌性和毅力,為他點讚。

王振東每每出攤,總能吸引往來人群圍觀。老廣何靜就是其中之一,她偶然路過,便為王振東的畫作吸引。「我對國畫感興趣,也了解一點知識,去過不少博物館看過名家畫作,從他的畫可以看出,他是有下過工夫的。他有自己個人獨特的風格,在業餘畫家裏算畫得不錯的了。」

對於畫畫,王振東並沒有因為自己只能雙肘作畫而含糊了事,他不想僅靠同情而立足。他說,自己一生都在畫畫,停不下來,「一停下來,這麽多年的工夫就白費了,我愛人做飯那點工夫我也要畫上幾筆」。他不斷精進自己的畫技,認為不論是寫書法還是畫國畫,筆和心都要同一,練書法一練就是十年,「就是找感覺,心裏想什麽,下筆能感悟到。」王振東提到,自己重拾畫筆畫了起碼15年,才勉強覺得自己的畫作過得去。

王振東的攤位前,一個小女孩駐足停留很久。(羊城晚報)

「我來廣州後,也學習了不少嶺南畫派的畫法,在外頭擺攤,也有人教我幾筆,我很受用。」王振東說,「現在不少老人小孩都在學國畫,你出去畫畫,人家一看就知道畫得咋樣,老停在以前是不行的。」他講人人都有自尊心,於是每天都在琢磨,直到琢磨出自己的一套辦法,用水用墨用色,「差一點都不行」。

因此,王振東的畫技也得到認可,曾有不少畫廊邀請他作畫,他也拿過一些獎,偶爾外出跟其他畫家交流,更熱心公益,譬如到小學教教國畫,作些演講。他覺得自己算不上有多大的成就,經歷了很多,也看開了很多,但回頭想想,「自己也感動了一些人」,足夠了。

王振東愛畫梅花。1月20日上午,冬日的廣州街頭已有幾分寒意,他雙肘夾著毛筆,沾上粉白顏料,伏低身子一瓣瓣勾梅,邊畫邊說:「梅花好啊,有傲骨,有個性,蒸蒸日上。」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