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邊疆記|三毛與西部歌王忘年戀 新疆訣別與「橄欖樹下獨等待」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這首由中國民族音樂家王洛賓改編創作的「西部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至今已傳唱84年,在華人社會中膾炙人口。
位於新疆吐魯番的王洛賓音樂藝術館,就是為了紀念這位頗具影響力的「西部歌王」所建,當中記錄講述了王洛賓一生中重要的節點,但最令記者歎惋的莫過於他與台灣女作家三毛的那段「忘年戀」。
王洛賓,本名王榮庭,1913年出生於北京。1938年,他根據吐魯番歌謠,整理改編了第一首「西部民歌」,即現代中國第一首漢語譯配的維吾爾民歌——《達坂城的姑娘》。歌詞這樣寫到,「達坂城的石路硬又平,西瓜大又甜。達坂城的姑娘辮子長,兩個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帶着百萬錢財,領着你的妹妹,趕着那馬車來。」
達坂城位於天山最高峰博格達峰南部,曾經是一座極不起眼的小城,但因《達坂城的姑娘》而名揚天下。正是如此,在離達坂城不遠處的吐魯番,建立起王洛賓音樂藝術館,以作紀念。
亦是自《達坂城的姑娘》之後,王洛賓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不解之緣。眾多作品中,由哈薩克民歌《可悲的時代》改編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可謂傳唱度最廣。除此之外,《康定情歌》、《半個月亮爬上來》、《掀起你的蓋頭來》、《青春舞曲》、《瑪依拉》等眾人耳熟能詳的西部民歌,都出自王洛賓筆下。有人這樣形容到,「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王洛賓。」
在王洛賓音樂藝術館內,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一遍遍響起,但記者的腦海中卻浮現起他的另一首作品《一江水》,「我的生活和希望,總是相違背,我和你是河兩岸,永隔一江水。」因為,用這一句歌詞形容王洛賓與台灣女作家三毛的「忘年戀」,或許再合適不過。
1989年,香港女作家夏婕到天山腳下訪問王洛賓後,是這樣描述他的:「王洛賓每天唱着情歌,凝視大漠夕陽,晚上在家對着古舊牆上懸掛的妻子的遺像,唱一首曲子給她聽,那樣單調、凝重而又高尚……漫漫戈壁灘,高亢、幽遠、委婉淒美的歌聲,成為王洛賓心靈的祭壇。」
正是在媒體報道中得知王洛賓的經歷,讓失去摯愛荷西的三毛感同身受。1990年4月,三毛不遠千里到烏魯木齊採訪王洛賓,初次見面的二人一見如故,王洛賓為三毛演唱《高高的白楊樹》,當唱到「孤墳上佈滿了丁香,我的鬍鬚鋪滿胸膛」時,三毛不禁潸然淚下。
回到台灣後,三毛便寫信給王洛賓傳遞情感,更認為年齡不該是愛情的鴻溝:「我親愛的朋友,洛賓:萬里迢迢,為了去認識你,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閉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照片上,看我們的眼睛,看我們不約而同的帽子,看我們的手,還有現在我家中蒙着紗巾的燈,跟你,都是一樣的。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不過,當時已經77歲的王洛賓,比三毛整整大了30歲,很清楚這一點的王洛賓,在幾封書信後就愈發克制自己。及至1990年8月,應邀到北京參加《滾滾紅塵》劇本後修改的三毛,第二次到烏魯木齊找王洛賓,王洛賓在家中為三毛安排了單獨的房間,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內,二人雖過起了居家生活,但三毛始終都未有破譯王洛賓的「愛情密碼」,同年9月就回到了台灣,這亦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三毛的抑鬱病情。
王洛賓音樂藝術館內,展示出三毛於1990年12月11日寫給王洛賓的最後一封信,信中的第一句話已從「為了去認識你」變成了「謝謝你記得我」。距離此信不到一個月後的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科病房內自縊身亡。
在收音機裏面聽到三毛去世的消息後,王洛賓亦寫下了他生平最後一首情歌,也是寄給三毛的戀歌《等待》,「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又等待,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又徘徊...」,「為把遺憾續回來,我也去等待,對着那橄欖樹,獨自膜拜。你永遠不再來,我永遠在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愛。」
據1992年2月13日出版的《大公報》報道,王洛賓在香港中華文化促進會演講,暢談西部民歌。還於同年在紅館參加明星演唱會,王菲、周華健、羅大佑等都曾與王洛賓合照過。而再被問及三毛時,王洛賓表示二人就如「長輩和晚輩般,人活着,隨便說還可以澄清,人去世,就不應該再談。」
1994年7月,王洛賓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貢獻獎」。2006年,《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還被國防科工委評選搭載「嫦娥一號」探月衛星,遨遊太空。
延伸閱讀:
01邊疆記|搭國內最長航線赴香妃故鄉 看一帶一路上的千年古城
01邊疆記|盛產「迪麗熱巴」的地方 維族女子笑憶在港被誤當外國人
01邊疆記|新疆農作物不止棉花 荒漠奇蹟種植萬畝海水稻連年高產
01邊疆記|居民曾飽受吃土折磨 30年前的不毛之地如今的碧波萬頃
01邊疆記·圖輯|景觀媲美美國峽谷 「峽谷之王」食鹽可供全球200年
01邊疆記·圖輯|西王母居住的瑤池 傳有「水怪」出沒增神秘色彩
01邊疆記·圖輯|世界最美廢墟在新疆 兩千年洗禮成戈壁灘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