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座談會舉行 非遺如何在當代「活」起來?
10月9日,第三屆「廣東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學術座談會在珠海科技學院舉行。本次座談會以「群眾文化活動中非遺的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和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共同主辦,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文化遺產研究院、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珠海科技學院承辦,珠海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協辦。
來自文史、非遺、工藝美術、文保等領域的6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非遺傳承的群眾文化影響力、受眾群體的需求導向等新課題,共同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出謀獻策。
近年來,廣東在加強嶺南非遺活化利用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大量實踐,引導古老的非遺走向當代民眾、融入社會生活,嶺南非遺頻頻在線上線下火爆「出圈」。諸多非遺民俗、非遺美食、非遺技藝刷新著人們對嶺南文化內涵的認知。如何進一步對廣東非遺進行保護與利用,在育人育心上見成效,已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會議現場,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張春雷,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張宇航先後主持主題發言。眾多與會專家發言,圍繞群眾文化活動中非遺的傳承與創新分享自己的觀察與思考。
【專家縱論】
本次座談會聚焦「群眾文化活動中非遺的傳承與創新」,與會專家從民間文學、婚俗、傳統中醫療法、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等多種非遺項目出發,探討它們與群眾文化生活的關系。專家們指出,這些非遺項目有著一定的群眾基礎,來源於群眾,也將繼續服務於群眾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粵曲也可編為廣場舞音樂
張宇航(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
廣東省的民間文學資源十分豐富、數量龐大,如「六祖傳說」「珠璣巷人南遷傳說」「湛江雷州歌」「汕頭澄海燈謎」等民間文學具有廣泛群眾基礎,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教化作用。
張宇航認為,民間文學要融入群眾文化活動,必須走傳承創新的路子。他建議,文化旅遊部門可以牽頭,匯集教育、自然資源、文化藝術團體、文化傳媒等多種力量,系統普查、挖掘當地民間文學資源,加大民間文學代表性項目的采集整理和申報工作力度;同時,鼓勵傳承人及文學、文藝工作者選擇民間文學題材,大膽創新,努力創作適合現時各年齡段群眾口味的文學和文藝作品;還可以將民間文學及其他非遺項目融入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中,例如把粵曲、廣東音樂編為廣場舞音樂,讓群眾在跳廣場舞的過程中也能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上頭」婚俗源於遠古冠禮
陳忠烈(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婚俗高度濃縮了群眾的部分民俗活動。陳忠烈對珠海市疍民婚俗中部分儀式的文化源流進行追溯,在座談會現場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思考。他以鬥門疍民群體的「水上婚嫁」習俗舉例:「鬥門水上婚俗中的『上頭』儀式隱藏了一組頗有價值的文化密碼,即遠古中原的男子成年禮俗——『冠禮』。」
陳忠烈介紹,中原文化傳至嶺南後,冠禮作為一種禮俗通行於廣東民間。其在風土化的同時,程式大大簡化,「冠」「婚」二禮合辦,即在成婚的同時舉行冠禮,這便是嶺南地區所謂的「冠婚大禮」。
他認為,現在廣府地區的傳統婚禮上還不時有「上頭」之說,就是遠古冠禮在廣府民間的遺存。珠海民俗受西江流域歷史文化影響,鬥門水上婚俗中的「上頭」等儀式的「源」是來自古代中原文明的正脈。
嶺南飛針應重臨床加科研
秦敏(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主任中醫師)
嶺南飛針療法以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為主要傳承基地,並建立了傳承工作室。如何讓嶺南飛針從好看到好用、好推廣,秦敏在座談會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與團隊的實踐。
在秦敏看來,在臨床治療大量實踐的基礎上,嶺南飛針還應註重臨床與科研的聯系,加大科學化研究力度,促進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更好融合,為嶺南飛針療法的傳承提供更堅實的醫學循證依據和原創性、創新性發展可能性。近年來,嶺南飛針團隊改良了臨床應用並對其在科研領域進行創新、發展。
此外,嶺南飛針團隊通過一系列努力,讓技術走進社區、惠及百姓。例如與三甲醫院及基層醫院合作,將嶺南飛針療法發揚光大。團隊還形成人才梯隊,定期開展教學培訓、公益講座、院外義診、校園推廣、多媒體傳播以及省內外合作交流等活動,以此提升群眾對嶺南飛針療法的理解。
發揮傳統音樂天然療愈力
曹妍(珠海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理論講師)
傳統音樂得以傳承的關鍵在於它有適合其音樂文化生存的人文生態空間。曹妍從自身開展的音樂治療項目的實踐經驗切入,思考傳統音樂傳承中的「供需關系」。
曹妍認為,傳統音樂在療愈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可將「療愈音樂會」發展為傳統音樂的新舞台,開拓其空間呈現方式。傳統音樂在新的呈現空間中,有利於獲得主動的聆聽者,從而推廣優秀作品。
在她看來,立足當代人的實際需求,通過音樂療愈活動探索傳統音樂呈現的新空間,既是需求所致,也將是當代人智慧的一次閃光。
重建非遺項目生活化特性
黃海妍(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
潮汕地區有著多姿多彩的非遺項目。其中,傳統技藝、傳統美術、潮劇和神誕活動之間聯系密切,它們與生俱來地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黃海妍表示:「讓它們『活著』並回到日常生活當中,是潮汕非遺保護的核心所在。充分保護傳統技藝和傳統美術與生俱來的『生活化』和『生產性』,應該成為當下非遺保護的共識。」
黃海妍認為,要盡力恢復、重建這些非遺項目的生活化特性。可以讓傳統技藝和傳統美術師通過參與廟宇裏、神誕活動中的工藝製作和學習,讓工藝得以代代相傳。在神誕活動及日常生活中,要讓這些工藝師被看見。此外,生產性保護是一種帶有生產性質的保護手段,它源自日常生活的需要,是社會生活的需要帶來生產的需求。做好非遺的生活化保護和生產性保護,需要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讓非遺保護回到現實生活中。
多手段傳播 煥發新活力
傳播也是一種傳承。非遺的傳播除了大眾媒體、手工藝作品等載體外,如今更是借助旅遊景區、影視作品和口述史記錄等多樣化載體,走得更遠,與人們的生活更加貼近。各領域專家也紛紛註意到,有了傳播才會有更好的傳承。
塑造南海神廟文旅品牌
黃渺章(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原館長)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四大海神廟中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海神廟,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發端於廣州的歷史見證。黃渺章回憶起今年3月在南海神廟舉行的「波羅誕」盛況時,頗為自豪地說,這一珠三角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影響力的千年廟會,今年共吸引近22萬人次打卡。
但他發現,南海神廟除廟會期間人氣很旺外,平時的遊客並不是很多。據此,黃渺章建議南海神廟認真進行全面規劃,著力將「波羅誕」建設成為嶺南最有文化特色、最具人氣的品牌廟會,增加古廟的文化氣息,提升南海神廟競爭力和發展後勁。
他還強調要進一步擴大宣傳,用文化來塑造南海神廟新形象:「讓收藏在南海神廟裏的文物、古碑刻和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將南海神廟打造成為集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海上絲路、廟會文化、休閑觀光、學術研究等功能於一體的具有獨特魅力的大灣區文化旅遊品牌。」
口述史視野應更開闊
何平(珠海科技學院終身教授、音樂舞蹈學院院長)
何平從2016年10月開始進行非遺項目傳承人口述史的工作。他認為,口述史可以使史學研究的視角更加多元和開放,從而增加研究的個性特點;可以增加人文精神,更加關註細節;可以使研究更真實。
在他看來,口述史的視野應該更為開闊,從關註個人歷史信息到關註文化大環境轉向,口述記錄內容還應包括傳承人的記憶故事、情感引導以及絕活技術等。
例如,汕尾漁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蘇少琴、珠海三竈民歌廣東省非遺傳承人蔡柳森的口述史,內容並非只涉及音樂,而涵蓋了更廣闊的文化層面。何平談到,口述訪談及訪談錄寫作,有著許多值得研究的工作。從文化的角度看,訪談錄不僅記述了傳承內容,同時也形成了一種文化影響,因此具備了非遺傳承與傳播兩方面的意義。
東方遺產電影雛形漸成
陳婉喬(北京電影學院在讀博士、牛津大學視覺與博物館人類學碩士)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潮在電影作品中日益凸顯。陳婉喬介紹道,一批具有遺產元素的電影相繼湧現,從《百鳥朝鳳》《愛在廊橋》《老腔》,到商業電影《影》《妖貓傳》《刺殺小說家》,都彰顯了東方遺產美學的氣派與特色。
「中國遺產電影不僅服務於文化遺產的活化推廣,對於建立中國電影學派、創作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類型、助力中國電影及文化的國際傳播也具有啟發作用。」陳婉喬表示,如今,具有遺產美學的電影作品日益受到重視,東方遺產電影的雛形逐漸建立起來,這對傳統藝術的資源活化以及遺產產業化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遺產電影作為文化表達的工具之一,在傳承優秀文化、喚起民族認同、推動文化輸出上也有其價值。
「出圈熱」之下 保持冷思考
如今非遺「出圈」蔚然成風,但與此同時,無論是傳播、傳承還是創新,非遺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和瓶頸,火熱之下也需要「冷思考」。不少專家從各非遺項目中看到了一些現存問題,紛紛展開討論並提出建議。
非遺音樂與生活距離猶遠
張伯瑜(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原主任、二級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教授)
張伯瑜認為,非遺音樂有助於人們找到「鄉愁」,這是其價值所在。但目前,非遺音樂距離現實生活較為遙遠,真正能欣賞的人不多,學習的年輕人也較少,其傳承遭遇瓶頸。
「非遺音樂整體不適合現在的生活,抽取部分放入新的文化語境中後,往往成為一種孤立之物。」那麽,在當今社會語境下,非遺音樂如何傳承?張伯瑜建議,非遺音樂可以朝著職業化方向發展,以此促進可持續傳承;同時,應進一步加強非遺的利用,使非遺音樂成為文化建設中的資源。
英歌舞的走紅面臨碎片化
宋俊華(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
今年春節,普寧英歌舞借助抖音等互聯網短視頻走紅大江南北,成為近兩年非遺「出圈」的典型。宋俊華認為,非遺「出圈」對其保護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也意味著非遺在實踐、意義和話語權上面臨表演化、碎片化、讓渡化等問題。
例如,英歌舞在現實生活中主要作為傳統節日民俗巡遊的一部分而存在,因各地民俗不同而有不同流派,但在通過新媒體「出圈」時卻只表現為一種單純的舞蹈,演出人數和時間都大大精減了,民俗內涵也大大減弱了,一定程度上僅成為「圈外」消費者獵奇或心理補償的一種娛樂對象。
對此,宋俊華建議,加大對非遺「出圈」的輿論引導,利用「出圈」加大非遺傳承消費群體培養,推動非遺自身研究和創新發展。
校園武術課莫疏武德武禮
李朝旭(廣州體育學院武術學院教授)
「武術非遺進校園」如今已逐漸普及。李朝旭認為,通過武術教學,強調「武德」修養,既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也能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民族氣節和精神,充分體現了武術課程的育人功能。
他表示,武術在新時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在學校武術課開設方面,還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武德武禮教育等問題,武術活動在校園內常規活動中也存在缺位。
「要想更好地開展、普及武術教育,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很有必要。」李朝旭強調,要讓學生從單一地學、練動作,到積極主動地了解每個動作的攻防含義,了解所學的每種拳術風格特點,以及相關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不辱使命、積極向上、意誌堅毅、永不屈服的大無畏精神。
傳統醫藥產學宜加強交流
藍韶清(廣東中醫藥博物館館長、研究員)
藍韶清分析我國傳統醫藥領域的研究現狀後發現,盡管有關傳統醫藥的研究論文發文量呈波動上升趨勢,但在整個非遺領域的研究中占比較低;在傳統醫藥領域,學界及業界機構之間缺乏合作。對此,他建議,學者和機構間需要加強合作交流,尤其是不同地區的研究者和機構應多加溝通,分享彼此優秀經驗,更好服務傳統醫藥非遺系統性保護。
此外,從研究的熱點來看,傳統醫藥非遺最初重視申報,後來大多關註對傳統醫藥非遺的概念及保護的探討,發現當下非遺保護措施和製度還缺乏針對性;再之後,又逐漸將活態傳承、傳統醫藥的教育作為研究熱點,使傳統醫藥非遺研究向前發展。在藍韶清看來,在傳統醫藥非遺保護工作者的努力下,保護和傳承工作方向更加明確,傳統醫藥非遺的發展將得到多方面保障。
【傳承案例】
東莞非走進校園:接續文脈的積極探索
黃曉麗(東莞市文化館館長)
「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是東莞普及非遺傳承的重要品牌活動。據黃曉麗介紹,截至目前,東莞市已有167個非遺項目、超40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走進校園開展傳承傳播活動,累計走進330多所學校,開展普及性公益活動400多場,受益師生超100萬人次。
十年來,該活動將具有東莞本土特色的非遺圖文展覽、活態展演、非遺課堂、非遺墟市等內容以「學校點單」的形式送進校園,同時也推動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市非遺展示廳和教育營地,沈浸式體驗非遺技藝,逐步探索出了非遺進校園的「東莞模式」。2021年,在「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征集展示活動中,「東莞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從全國800多個有效案例中脫穎而出,成為十個優秀實踐案例之一。
「非遺進校園對青少年增進本土文化的認同和熱愛起到重要作用。」黃曉麗表示,「這是厚植家國情懷、提升家園意識、接續東莞文脈、弘揚城市精神、促進文化融合、實現共生共榮的有效路徑,是必須久久為功也必將利在千秋的教育工程、文化工程。」
嶺南龍獅享譽英國:非遺「走出去」的生動實例
何狄強(佛山市龍獅運動協會副監事長、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嶺南龍獅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自誕生至今,一直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並隨著華人的腳步傳播至世界各地。2003年,由何狄強領銜的一眾「廣東醒獅」傳承人遠赴英國梅德韋市,向當地華裔和英國適齡兒童傳授舞龍舞獅技藝,拓寬了嶺南龍獅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徑。
東西方對「龍」形象的認知差異讓龍獅運動在英國推廣初期一度「遇冷」,但精彩的舞龍舞獅技藝憑借其內涵精神、歷史底蘊以及靈巧高超的技術,逐漸被更多海外華僑華人及當地民眾所喜愛。
何狄強表示:「傳播者們充分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崇尚和合共生、主張和而不同的品質,以當地人民能接受、易認同的方式消弭文化隔閡,為中國龍獅文化的海外傳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何狄強介紹,今年1月22日,農歷大年初一,嶺南龍獅文化亮相倫敦華埠新春慶典,吸引了超過70萬民眾圍觀喝彩。這是中國非遺「走出去」的又一成功經驗,也是用響亮的中國故事強化國際傳播、樹立文化自信自強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