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環保元素滿滿:設施全用綠色電力 史上首個碳中和賽事

撰文:當代中國
出版:更新:

四年一度亞洲運動會正式在杭州開幕,超過1.2萬名運動員,加上數以百萬計的民眾雲集江南,共同見證強者封王。

「杭州亞運」專題將會由古到今、從賽場到更衣室,為讀者緊貼這一場亞洲最高水平體育盛事。

本文為環保和科技篇的第三篇文章。杭州亞運是歷史上首個碳中和賽事,杭州亞運會官方公布,亞運會所有場館及相關設施,均全部使用綠色電力,究竟綠色電力能源來自哪裏?又怎樣供應給各場館?

杭州亞運環保篇|6.21億千瓦時綠電量 足夠65場館使用至今年底

杭州亞運共65座場館及辦公場所都由綠色供電,場館內處處都有低碳設施。 (圖片來源:Getty)

杭州亞運會不久前公布,所有65間場館及設施,從今年3月開始到年底,全部使用綠色電力。

甚麼是綠色電力呢?

所謂綠色電力,是指在電力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近於零,符合低碳或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

綠色電力透過綠色電力交易中心輸送至各個應用場地。杭州亞運會各個場館的電力,是由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浙江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浙江監管辦公室,與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及浙江電力交易中心,幾過多批次綠色電力交易而成,到現在已累計交易電量達到6.21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7.6萬噸。

這個供電量足夠供應杭州亞運會及亞殘運會所有65家場館及辦公場地,使用綠色電力發電至今年年底,達致「零碳辦賽」的目標。

杭州亞運環保篇|綠電來自青海甘肅等地 主要為光伏和風電

杭州亞運會的綠色電力來源之一,是來自青海柴達木盆地,那裏有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光伏產業園,園內有青海中控德令50兆瓦光伏電站。(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

杭州亞運會的綠色電力來源相當廣泛,有來自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嘉峪關、黃土高原等地的光伏發電,也有來自新疆哈密、巴楚等地的風力發電。這些電力通過特高壓網架的輸送,源源不斷注入各個亞運場館及辦公場地。

此外,杭州本地的136家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電能,海上風電等綠色能源,都通過國家電網點傳送至亞運會。

來自青海的綠色電力是甚麼概念?國網杭州工程師說,一塊位於青海省南藏自治州的單晶雙面光伏組件,日均發電量2.2千瓦時(度),經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輸送至杭州,可供杭州亞運會奧體中心體育館游泳池的一盞節能燈亮足220小時。(網上圖片)

杭州亞運環保篇|自主研發降碳綠網 能自動切換用電模式

在杭州亞運場館內,國綱杭州供電公司人員對標亞運保電標準,對比賽場地電力供應作最後測試。 (圖片來源:人民網)

杭州亞運主場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設有多達354台環境感知設備,能夠監測場館溫度濕度、光照度、人群密度等,經過自主研發的「末端降碳智慧綠網」技術,24小時動態管理每個區域能耗情況。

而且,更針對賽事期間、一般開放日活動期間,以及休賽期間場館內三種不同情況的需要,度身定造「運動」、「舒適」、「節能」三種供電模式。

有了感知設備把關,場館能自動切換「運動」、「舒適」、「節能」三種模式,讓場館節能達到1成以上。

杭州亞運電競中心有很多高科技元素,外型科幻感十足,電力供應100%為綠色電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杭州亞運環保篇|亞運村光伏發電系統 連附近民居都能用

亞運村位於6幢4層的「萬人食堂」餐廳屋頂,鋪建了173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為村內提供綠色電力。 (圖片來源:杭州亞運村微信 )

在亞運村內,鋪建了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全天候供應亞運村內電力。

在「萬人食堂」餐廳的屋頂,便鋪建了光伏發電系統,光伏系統規模達173千瓦,預計每年可生產綠電約19萬千瓦時,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107噸。光伏系統還能併入國家電網,供應附近居民使用。

運動員餐廳在亞運會後將會改建為「綠電小學」,作為「亞運文化遺產」,傳播「零碳辦賽」的理念。

不得不提的,還有杭州亞運會重點交通工程的杭州西站。

杭州西站站頂藍色的屋面鋪設了7,540塊單晶硅光伏組件,充分利用太陽能發電,採用「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併網模式,打造低碳環保的綠色高鐵車站,並為杭州亞運會供電。

杭州西站屋頂全為光伏板塊,為杭州西站及亞運場館供應綠色電力,圖為晚上亮燈後的效果,十字型光伏板由藍色轉為金色,美侖美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杭州亞運環保篇|區塊鏈追溯綠電源 零碳有保證

亞運每一度綠色電力,還可以追尋來源。

國網浙江電力創建了一套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綠電溯源系統,讓亞運場館綠電供應有迹可溯、有數可查、有據可證。

在綠電交易過程中,匯集「生產—傳輸—交易—消納—結算」各節點關鍵信息,依托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上鏈和可信存證,再以智能合約構建「綠電驗証模型」。

有整個配套下,綠電交易合同、可再生能源發電廠,以及亞運場館相關電量數據便能夠做到多重計算與交叉比對,做到綠電供應可以追溯來源、查核數據,確保達致「零碳賽事」。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