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滋味攻陷夏日? 廣州增城、從化享受「摘果度假文化之旅」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踏入7月,嶺南漸入佳果豐收季,甜蜜豐盛的水果不僅裝點了市民的餐桌,也引發了出遊的小悸動——前往水果種植地體驗農收的喜悅,一場以「摘果」為主題的省內短途遊成為不少游客的假日休閒度假選擇。
記者觀察發現,「助農+旅遊」的新型旅遊模式日漸受到市場青睞,廣東在生態休閒旅遊產業鏈發展中展現出蓬勃面貌。

派潭鎮龍崗村雞心黃皮以核小肉嫩、鮮甜多汁著稱。(羊城晚報)

解饞消暑接地氣,文旅體農商深度融合

「二、三月賞花,七月品果。」近段時間,黃皮、龍眼等水果採摘體驗成為廣州周邊採摘農家樂的消費新熱點。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7月以來,黃皮採摘的搜索量環比6月增長420%,增城區、從化區是搜索熱度最高的區域。

在位於從化區矮嶺村委會旁的美津園開心農場,火龍果、黃皮等採摘項目開展得如火如荼,每到周末,這裏都迎來大批親子自駕游客。據農場負責人周先生介紹,果園摘果近年來非常受歡迎,近期每天約有六七百人前來摘果,過往高峰時甚至一天要接待多達數千名遊客。

根據平台上的相關提示,黃皮採摘的果期為6月20日至8月20日,火龍果採摘則可持續到12月。 「火龍果新鮮多汁,甜度很高,李子一點都不酸,小朋友吵着下次還要過來摘」,一位名叫麻花(化名)的網友在消費後評論道。

「果園採摘價格實惠,最喜歡的就是帶孩子摘果的同時還可以燒烤野炊,吃一頓用柴火燒的飯菜,體驗濃濃的鄉野氣息之餘,小朋友還可以餵雞、看香豬、抓魚……在果園裏愉快地玩耍一天。」

「服務很好,農場還提供了工具給我們摘樹頂的荔枝。」記者看到,類似的點評被不少網友認為「有幫助」。

「離開了超市,想不到吃水果還可以吃得這麼接地氣、這麼有文化味,感覺不虛此行。」7月初,廣州遊客吳女士在跟團前往增城生態果園體驗荔枝文化之旅後感嘆道。當天,她和六十多個家庭體驗了一把融荔枝採摘、美食品嚐、文化體驗分享於一體的「摘果文化度假生活」。除了現摘現吃、感受泥土的芬芳,在充滿野趣的果園裏,還品嚐了包含時令鮮果菜品的長桌晚宴。據悉,這一活動是增城區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荔為媒、以文賦能、以旅興商,深挖荔枝文化的一個縮影,再現了廣東特色的文旅體農商深度融合。

鷹嘴桃近日大受歡迎。(羊城晚報)

「摘果+」複合線路頻出,更新遊客體驗

廣東是擁有無盡熱帶水果寶庫的省份,每年七八月份,各式水果輪番上市,讓人目不暇接。記者從嶺南商旅集團旗下廣之旅了解到,近期的消暑類產品佔據暑期出行產品的90%,圍繞當季水果推出的「水果採摘」主題省內旅遊線路尤其受到遊客喜愛——鷹嘴桃、西瓜、金煌香芒、水晶梨、巨峰葡萄……帶遊客在行程中體驗「現摘現吃」的快樂,度過從內到外的「冰涼盛夏」,讓摘果遊成為高人氣出遊選項。

為了豐富出遊體驗,「摘果+生態」「摘果+玩水」「摘果+美食」「摘果+親子」等複合型主題線路日漸增多。

以河源2天行程為例,遊客跟隨導遊前往連平鷹嘴桃基地,採摘、品鑑鷹嘴桃之餘,可順道隨導遊探訪南園古村,參觀新豐江大壩和有880年曆史的大湖寨圍屋,還將在百年古街上品客家風味餐、萬綠湖河鮮餐。

「7月11日,連州水晶梨正式開摘,到清遠連州採摘、品嚐『來自山區的禮物』受到遊客歡迎。」據旅行社負責人介紹,連州水晶梨肉質雪白、細嫩無渣,是名副其實的「解暑神器」,在夏季高溫時節是特別受歡迎的水果。到果園品嚐梨子後,遊客還可跟隨導遊暢遊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盡享夏日清涼。

「摘果遊正在逐漸演變,從過去單純的瓜果蔬菜採摘,轉變為融合了吃、喝、玩、樂、購等多種旅遊元素的採摘體驗旅遊。」廣東中旅董事長吳建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型的採摘方式不僅讓城市裡的人們可品嚐到新鮮的農產品,還能感受到鄉村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俗文化,行程中往往還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和購物體驗,讓遊客在享受美食美景的同時放鬆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據吳建生介紹,除跟團摘果之外,摘果旅遊套票如「廣州鳳凰城酒店暢遊-荔枝/龍眼採摘套票」也頗受歡迎,「可以自由體驗一站式的兩天一晚夏日採摘之旅。」

市民到增城摘果享受親子度假時光。(增城區文廣旅體局)

為鄉村帶來經濟活力,廣東生態旅遊有前景

摘果遊不光是「吃貨」的狂歡——在摘果行程中,除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品嚐新鮮水果,聽蟲鳴鳥叫、感受果樹下的蔭涼,還可體驗農業與旅遊的和諧共生,見證廣東生態休閒產業的蓬勃發展。

廣之旅總裁、董事長趙文志認為,省內多地利用獨特的地理氣候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種植業、旅遊業,形成「助農+旅遊」新型旅遊模式,把發展林果業和鄉村採摘遊結合起來,形成集遊、採、購、娛於一體的生態休閒旅遊產業鏈,有助於進一步鞏固鄉村助農成果。

「摘果遊為鄉村帶來了經濟活力。」吳建生認為,隨着遊客數量的增加,鄉村地區的農家樂、民宿、手工藝品銷售等旅遊相關產業得到了發展,這些產業的興起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帶動了鄉村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旅遊活動促進了鄉村地區的文化傳承,有助於保護和弘揚鄉土文化。

吳建生表示,廣東擁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包括珠江三角洲、嶺南水鄉、山水風光以及森林、濕地等。這些景觀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態資源,吸引了大量遊客。 「在廣東,遊客可以參觀自然保護區、觀察野生動植物、進行生態探險活動,深入了解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同時,廣東還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嶺南建築、古村落、寺廟等,可以打造更多突出『鄉風』、挖掘『文化』的串聯線路。」

「隨着遊客對環境友好型旅遊的需求不斷增長,廣東有望進一步開發和推廣生態旅遊產品,吸引更多的遊客和旅遊投資,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吳建生說。

連州水晶梨採摘節果園採摘樂融融。(羊城晚報)

專家訪談 大眾旅遊推動鄉村振興

受訪人:李軍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主任、教授

羊城晚報:廣東在發展生態休閒旅遊產業鏈方面有何優勢?

李軍:可以概括為三大優勢:大格局催生大市場,好生態催生好產業,多資源催生多產品。

具體來說,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最大的旅遊客源地,消費力強勁、經濟發達,為廣東生態休閒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持續不竭的發展動力。依託大灣區國際化平台,廣東有望成為展示中國生態休閒文旅產業發展的窗口。

其次,隨着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各項工作逐步推進,「生態+旅遊」融合鄉村振興新路子,廣東多地正打造「生態+」模式,加快「兩山」轉化步伐。

廣東擁有集山水林田湖草於一體的獨特生態資源禀賦,穿樹林、走海岸、賞候鳥、觀植被、遊濕地……依托優質的自然生態資源,可以打造生態體驗、研學教育、康養度假等多元生態休閒文旅產品。

羊城晚報:「助農+旅遊」模式日漸流行,如何看待這一休閒度假趨勢?

李軍:「助農+旅遊」模式備受遊客推崇的原因有二:第一,回歸自然、放鬆身心是人類的本能需求,隨着城市化的深入和城市人口擴張,愈來愈多的消費者熱衷生態休閒旅遊。第二,人們正在養成的消費觀念也在影響着旅遊行為,漸漸脫離盲目的跟風式旅遊模式,更多傾向於個性化、健康有益、體驗式的文旅新模式。

「助農+旅遊」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文旅發展模式,是文旅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建設和諧小康社會的良好體現。對於我國來說,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助農+旅遊」模式不僅將成為引領文旅業發展的新趨勢之一,還將引領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

羊城晚報:如何評價大眾旅遊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

李軍:疫情過後,遊客的出遊半徑持續擴大,消費活躍度日趨活躍,大眾旅遊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全新發展機遇,大眾旅遊在促進鄉村振興的同時,對改善鄉村面貌、加快產業升級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着鄉村成為大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詩與遠方」,一大批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精品線路、集聚區域湧現,很多鄉村立足鄉村資源禀賦開展鄉村文旅經營活動,涵蓋了觀光、休閒、康養、避暑、冰雪、耕讀、研學、娛樂等諸多產品體系。持續升級的鄉村文旅有效帶動了特色種植、生態養殖、土特產加工、民俗展演、旅遊裝備租賃、直播帶貨、鄉村電商、物流配送、民居修繕等新業態發展。

隨着鄉村文旅市場的擴容和產業的升級,愈來愈多資本、科技和文創等新型生產要素,特別是來自城市的企業家和藝術工作者開始進入鄉村,有效地促進了鄉村文化氛圍和教育水平的提升。部分鄉村通過引入高科技手段打造「農業會客廳」,引導遊客從休閒趣味中學習了解現代農業技術,這些都在豐富着遊客體驗。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