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博物院新展揭秘:實證「南海Ⅰ號」最終從廣州港離岸
7月3日,「從廣州出發——『南海Ⅰ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正式開幕。該展揭秘「南海Ⅰ號」曾經到過廣州,並最終從廣州港離岸的考古研究過程。
本次展覽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博物館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展出了國內12家文博單位的400餘件/套文物,其中超過三分之二文物為首次展出。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
破解「南海Ⅰ號」離岸港口之謎
「南海Ⅰ號」沉船是迄今中國水下考古最為重要的發現,其沉沒地處在廣東通往南海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自發現至今三十餘年,「南海Ⅰ號」發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仍有許多謎題尚待解開。
此前,「南海Ⅰ號」沉船出水醬釉罐多被認作是福建泉州磁灶窯產品,也缺乏證據表明這艘船與廣州的關聯。南越國宮署遺址宋代地層出土的醬釉罐,成為了改寫這一結論的關鍵性發現。
「近年,我們院在整理南越國宮署遺址宋代建築基址資料時,確認宋代廣州公使酒庫的位置,其出土大量戳有『酒墱』『醇酎』『清香』等與酒有關的印文、印花醬釉罐,其器型、釉質釉色、胎質胎色、印文印花與『南海Ⅰ號』出水部分醬釉罐高度相似。」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李灶新介紹,2021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奇石窯和文頭嶺窯進行考古調查與搶救性發掘,同樣採集和清理出與「南海Ⅰ號」高度一致的印文、印花醬釉罐標本,使研究取得了關鍵性進展。
「有了標本材料,我們還要通過科學手段進一步去佐證。我們把採集到的有非常明確產地的醬釉罐材料、南越國宮署遺址的醬釉罐材料,以及從『南海Ⅰ號』挑選一些明確的醬釉罐標本材料,一起送到北京大學做科技檢測。」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肖達順介紹,檢測結果表明,三者的材料成分非常相似。
研究團隊採取多學科綜合研究方法,證實了「南海Ⅰ號」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部分醬釉罐產自南海諸窯,這在「南海Ⅰ號」的貨物構成和貿易航線研究中是一個重大發現,明確了「南海Ⅰ號」來過廣州,並且最後從廣州離岸。
本次展覽依托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向觀眾構建了「南海Ⅰ號」沉船上南海諸窯生產的「廣東罐」,從訂製生產到消費使用,再到通過海洋貿易上船出洋,最後走向世界各地終端市場這一海上陶瓷之路的貿易歷史圖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南海Ⅰ號」出土「淳熙十年」印文醬釉罐以及墨書「鄭盡金記直癸卯歲次」青白釉印花雙系罐均為首次與公眾見面。它們的發現,對推測「南海Ⅰ號」的年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重構「南海Ⅰ號」的航行路徑
本次展覽分為「南海Ⅰ號」的困惑、「南海Ⅰ號」的旅程、廣州出發的密碼三大部分,在最新考古發掘資料及文獻研究基礎上還原「南海Ⅰ號」的航行軌跡,再現南宋時期海洋活動的繁榮景象。
「南海Ⅰ號」上裝滿了金銀銅貨幣、黃金奢侈品、瓷器、鐵器、銅器、漆器等。本次展覽通過船上出土文物中蘊藏的豐富信息,重構「南海Ⅰ號」的航行路徑:潮起兩浙-風華刺桐-揚帆廣州。
其中,「揚帆廣州」部分集中展示了一批遺址出土的宋代器物,通過關聯文物凸顯廣東陶瓷在海上絲綢之路的作用,揭示廣州海貿長盛不衰的密碼。
此外,本次展覽還加入了「綱首日記」(根據文獻虛構)這一創新元素,通過船長的視角講述他們的經歷、所見所聞,與觀眾實現古今對話,給觀眾帶來更多沉浸式的觀展體驗與參與感。
南越王博物院研究部館員潘潔告訴記者,南宋時期,海上航船實際已有一個非常嚴密的組織結構,船長可能也會記錄船上的一些情況。目前,在「南海Ⅰ號」上還沒有發現相關記錄的紙質材料,但到明清時期,船員已用「更路簿」或「海路針經」來記載航線、當時天氣等情況,「於是,我們綜合了歷史文獻上的記載,虛構了這個『綱首日記』。」
串聯文化遺產講述「海絲」故事
「從廣州出發——『南海Ⅰ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凝聚了廣州、香港、澳門、深圳、惠州、佛山等多地文博單位的力量。策展團隊通過整合藏品資源,打造一場海絲文化盛宴。這是一次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考古研究合作的重要成果展示。
展覽利用實物和史料,將粵港澳三地的遺產點及相關歷史信息、故事進行有效串聯,通過價值挖掘強化文化遺產的關聯性,立體展示海上絲綢之路在大灣區留下的足跡。展覽展出了大批香港九龍聖山遺址、香港大嶼山竹篙灣遺址、澳門聖保祿學院遺址出土、產自國內各窯口的瓷器。這些遺物是中國瓷器從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世界的實證材料。
本次展覽以歷史文化為紐帶,深挖粵港澳大灣區海絲文化內涵,提升灣區文化魅力,為讀懂嶺南、讀懂大灣區提供了新視角。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博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