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的生死觀:藏語中有關喪葬習俗的委婉語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香港藝術節自1973年即為國際藝壇中重要的文化盛事,於每年2、3月期間呈獻眾多優秀藝術家的演出,致力豐富香港的文化生活。2023年第51屆香港藝術節,其中一個即將上演的音樂會,以「天葬」為題,反思生死的意義。以法國古典音樂美學為主軸的《天葬》,影像靈感來自西藏的生死觀——當地自然環境大多是懸崖峭壁,並沒有「入土為安」的選擇,當地人順應自然,以天葬回歸天家。

提到西藏,一般香港人都感到陌生。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連綿起伏的皚皚雪山,遼闊無垠的原野,波瀾壯闊的美景﹔其次,可能是與漢文化大為不同的風俗習慣,迎客的白色哈達(紗巾),漫山飄揚的經幡,清婉遒亮的梵唄,體現了藏族對於人與自然、人與人、生與死的哲學和態度。因為對藏文化的不了解,「神秘」便成為了其常見的註解。本屆香港藝術節節目《天葬》,用音樂展現西藏人的生死觀和自然觀,對人生的終結用另一種思考去打破「死亡」的禁忌。下文通過「死亡、停靈、葬禮」三個方面,介紹與藏族喪葬習俗有關的禁忌語,讀者朋友可藉此了解藏語殯葬的忌諱與委婉。

歷代班禪大師的駐錫地日喀則扎西倫布寺的大雄寶殿建在天葬台舊址之上。(圖片作者提供)

死亡

講到禁忌語,任何一個文化或語言都無法繞開死亡,藏文化也是如此。藏語中動詞「死」字寫作ཤི(羅馬轉寫為shi,發音與英語she相近)。與粵語文化一樣,藏族不會直言此詞,而是用其他的表達委婉替代,比如「不在了」(མེད་སོང་། me song)、「生命消散」(ཚེ་ལས་འདས་སོང་། tse le de song)或「無能為力」(མ་ལྕོགས། ma jok)等詞。

藏語在委婉表達上的一大特點,是具有極為豐富且系統化的敬體(相對普通體),這點同日韓語言非常相似。使用「敬語」(ཤ་ས། she sa),能讓語言更加禮貌、優雅,同樣也能替代一些可能引起人不快的表達。例如,若想要在委婉的基礎上表達尊敬之意,藏語直接使用「死」ཤི(shi)的敬語「去世」གྲོངས།(throng),而གྲོངས། 這個詞也能與其他的字構成新的詞,如「臨終」གྲོངས་ཁར།(throng khar)。因為佛教的盛行,高僧大德在藏民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當他們圓寂時便需要用更高等級的敬語,而這些藏語表達又常常與佛教有著一定的聯繫,例如:「往生淨土」ཞིང་ལ་ཕེབས།(zhing la pheb)、「功德圓滿」དགོངས་པ་རྫོགས།(gong ba dzok)。這兩個藏語詞中,pheb是動詞「到達」的敬語,gong ba是名詞「精神、智慧」的敬語。

停靈

雖然藏族人民對於死亡同樣充滿敬畏,但藏民對於死亡的看法與漢人大為不同。因深受佛教「輪迴」思想的影響,藏民族大多相信肉身死亡,而靈魂不滅,對死亡喪葬儀式及禁忌也就大為不同了。藏族民間認為人亡故之後,將有3-4日處於中陰狀態,若家友在這個階段悲傷痛哭,或者提起亡者的名字,將有可能喚起死者對此世的眷戀而復活,無法順利踏上轉生之路。由是之故,直呼死者的名字是一大忌諱,而要用「亡者」འདས་པོ།(de bo)一詞來代稱。如果不慎提及死者名諱,須立刻誦念《六字真言》。在一些藏傳佛教地區,父母去世後,也不可直接念及「母親」、「父親」,而要用「至善之人」དྲིན་ཆེན་པོ།」(thring cheng bo)、「摯愛之人」དགའ་ལྡན་པོ།(ga den bo)等委婉表達來替代。此外,遺體需要依照星算師卜算出的「吉祥」ཕྱོགས་གཙང་།(chyok tsang,兩個詞分別是方向和純淨的意思)的方位停放,且不可置於床上,以隔絕死者對身前諸事的依戀;也不能直接放置在地上,而需要用地磚或木板相隔,其目的是避免停靈之處變為「凶地」。

葬禮

對於普通的藏民來說,天葬是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葬禮。他們認為,將自己的身體施捨給禿鷹來完成最後一次善行,體現了崇高的利他精神,即有助於靈魂的轉世,又經濟、環保地處理了大體。加之,因天葬台一般位於殊勝之地,藏民相信能助力亡者靈魂抵達彼岸。其他的葬儀還有僅適用於活佛、高僧的塔葬,等級較高的火葬,夭折兒童或意外身亡之人採用的水葬等。按照藏族對於死亡的理解,並沒有漢族「入土為安」的觀念,這固然有佛教輪迴思想的影響,也因為他們大部分以遊牧為生,沒有產生漢族對土地的依賴情感。因此,藏族並無「掃墓」一說,對於遺體的恐懼也不像漢族地區的喪俗般明顯,但也普遍認為「屍體」རོ།(ro)晦氣而須加以避忌。取而代之,一般人用普通敬語詞「遺體」ཕུང་པོ།(phong bo),「火化」的藏語為ཕུང་པོ་བསྲེག(phong bo sek),當中動詞sek是「點火」的敬語詞;喇嘛活佛則要用到更高等級的敬語詞「大體」སྐུ་གདུང་།(ku dong),其由敬語詞「骨」(ku)和「慈悲」(dong)相合而成,為表達更加深沉的敬意,高僧「火化」的藏語為སྐུ་གདུང་ཞུགས་འབུལ།(ku dong zhuk bul)——使用多個敬語詞的疊加。去過西藏旅遊的朋友可能發現,傳統的藏餐基本是不會以「魚」入菜的,「魚」甚至是一種餐桌禁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藏區有水葬這種喪儀。

扎西倫布寺中供奉著深受民眾愛戴的第十世班禪喇嘛的真身靈塔。(圖片作者提供)

藏語中有關死亡和喪葬習俗的委婉語,折射出藏民族特有的生死觀、語言特點和文化心態。當然,也反映了文化之間的共同之處,例如,不謀而合的是,藏語中「死」ཤི།(shi)字與數字「四」བཞི།(zhi)的發音相近,雖然日常表達時藏族民眾不會特意避開不說「四」這個數字,但是登記車牌或選擇手機號碼時,還是傾向避開「四」的組合,是否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擇吉避凶,不分民族,忌諱之微妙莫過於此。

本文作者為王莎(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博士研究生)及梁慧敏(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副教授)。《香港01》獲授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