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展電影《投名狀》角色遺書及供狀 揭史實與劇情完全不同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曾被導演陳可辛改編拍成電影《投名狀》。近日,在台北故宮開展的文獻大展「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首度展出「刺馬案」主角馬新貽的遺書與殺手張汶詳的供狀,顯示歷史真相與電影劇情完全不一樣。
「刺馬案」是指在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在返家途中遭刺客張汶詳刺傷,隔日不治身亡。關於馬新貽被刺原因眾說紛紜,成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連慈禧太后都認為此案「豈不甚怪?」
民間以京劇方式流傳該案「內情」,指曹二虎、馬新貽和張汶詳在亂軍中義結金蘭,曹二虎還帶著手下向馬新貽投誠,馬新貽因此官拜兩江總督。但馬新貽和曹二虎的妻子有私情,馬新貽為此暗殺結義兄弟,張汶詳知悉後決心殺死馬新貽為義兄報仇。
這一民間版本盛傳,電影《投名狀》的情節也據此改編,劉德華、李連杰、金城武角色的原型,分別為曹二虎、馬新貽和張汶詳。
台北故宮的展覽這次展出的馬新貽遺摺,是重要大臣辭世前呈遞給皇帝的最後一份文書,通常是大臣彌留之際在病榻口述,再由家人交給大臣轉呈。而展覽還展出當年官員的審訊報告和張汶詳口供。
在馬新貽的遺書中,他描述遭行刺的過程時指「行至門口,突有不識姓名之人,以利刃刺臣右脇肋之下,深至數吋,受傷極重」,可見他形容他不認識張汶詳。
台北故宮研究員鄭永昌又解釋行刺過程,指當時有人跑出來喊冤,張汶詳趁著當時馬新貽沒有隨從的時候,趁機對他行兇。
供狀揭行兇原因
至於張汶詳的供狀,則寫到他因為妻子被擄,但是馬新貽卻壓下案件,加上經營的當鋪被馬新貽抄了,因私人恩怨才會埋伏後伺機下手。
鄭永昌解釋,馬新貽的遺書很清楚告訴我們,他跟張汶詳事實上不認識,所以電影《投名狀》指這些人有結拜關係,可能與事實有一段距離。
「刺馬案」迄今仍是懸案,有史家指出,馬新貽遭刺恐怕是政敵所為。當時慈禧太后任他為兩江總督,希望他暗查湘軍曾掠奪多少太平軍的財寶,馬新貽恐怕因此遭湘軍背後勢力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