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古人如何防控傳染病 秦漢時已有「強制隔離」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內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除了疫情爆發地湖北省武漢市已於1月23日封城外,近日湖北省黃崗市、浙江省温州、杭州等多地也宣布封城措施,期望透過減少人口流動,避免疫情擴大。採取封城隔離後,衍生出不少物資援助等問題,但翻開史書可以發現到,隔離自始至終都是應對傳染病最有效直接的方法。

面對傳染病的擴散,自古以來隔離都是最有效且直接的方式。(Reuters)

從有文字記載起,時常能在古代文獻看到疫、疾疫、癘等文字,依現代學者推測,這些有關疾病的文字可能含括瘟疫、瘴氣、痢疾、流行感冒等多種傳染病。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疾疫記錄是在周代,「魯莊公二十年(公元前674年)夏,齊大災」,根據《公羊傳》的解釋這場「大災」就是大疫。之後關於疾疫的記載不斷增加,有學者粗略統計中國曆代疾疫發生次數為,周代1次、秦漢13次、魏晉17次、隋唐17次、兩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在醫療衛生尚未發達的古代,傳染病的爆發往往與其他天然災害有關。一般來說,大災之後,就是大疫的開始。如隋代大業八年(612年),「天下大旱,繼而發生大疫,染疫者多死」,除了旱災外,水災過後也會導致疫情發生,宋慶曆八年(1048年)河北地區發生大水災,來年三月就爆發疫災。自古地方誌即有「三年一小疫,十年一大疫」的說法,反映出古代傳染病之普遍。

古代的公共衛生 「隔離」概念的出現

自古防疫就與中央朝廷有密切關聯,在周代,「醫」就已獨立於其他職官之外,設有醫師職官。周代民間疾疫也有專門的醫生來治療,稱為「疾醫」。秦漢時公共衛生問題開始受到重視,《論衡》已有告誡人們不可吃老鼠碰過的食物;《金匱要略》也寫道絕不能吃被蟲子、螞蟻咬過,或是掉在地上的果實。秦代時還會透過立法來控制疫情,《秦律》規定凡是麻風病病人都要送往「癘遷所」隔離起來,可見秦代對傳染病的處理方法已有初步「隔離觀念」。

漢代延續秦代作法,災疫發生時朝廷也會推出相關政策,要各地方政府在農村設立告示,並倡導簡單避疫方法,讓民眾提升警覺以此控制疫情。如疫情過於嚴重影響社會經濟,朝廷也有相關的配套措施,如開倉放糧、減免租税、從各地調來糧食物資保障疫區居民基本吃穿。或是皇帝頭縮減享樂開支,用於救助疫區病患,或是將朝廷管轄的土地給予疫區居民開發,讓他們能夠在災後回覆生活。甚至漢元初六年(119年)發生瘟疫,據《後漢書.孝安帝紀》載:「夏四月,會稽(今江蘇省蘇州城區)大疫,遣光祿大夫將太醫循行疾病」直接派太醫親自到民間為百姓治病。

漢代也延續秦代的隔離措施,《漢書.平帝紀》載:「元始二年(2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漢平帝(公元前9年-6年)下令騰出一些住宅作為染上疾疫民眾的隔離區域,集中給予病患進行治療。

甚至軍中傳出傳染病,也會隔離觀察。東漢桓帝(132-168年)延熹五年(162年),東漢軍事家皇甫規(104-174年)所率的軍隊於行軍途中突發時疫。《後漢書》載:「規因發其騎共討隴右(今甘肅省與新疆自治區),而道路隔絕,軍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規親入菴廬,巡視將士,三軍感悦。"由於軍隊士兵密集,一旦發生傳染病後果不堪設想,於是皇甫規先將染病的軍士安置在菴廬裏,讓他們與健康的士兵隔離開來。

可見突發傳染病,便採用隔離病患的方法在兩漢時應當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但隔離病患這一措施,推行時並非都無抗議聲浪,如在魏晉時就曾有官員染上時疫,當時規定只要有三人以上感染,即使沒有得病的官員在百日內都不可入宮,不過這樣的隔離方式,卻引起當時人的不少批評。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升温中,民眾一邊在努力排隊搶口罩、酒精等醫療物資,另一邊則是對來自武漢,或是對去過武漢的人感到害怕,更對於封城管制感受到不少心理壓力。自古以來,傳染病的爆發都是在考驗人性,雖然隔離是最有效避免疫情擴散的方法,但在面對病患時如果能多一份同理心,相信會彌補起因為隔離而被分隔起來的高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