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明末大流行的鼠疫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之際,美國也遭遇第二波流感侵襲,造成上萬人死亡、超過1,900萬人感染。傳染病的大流行,往往讓人感到恐懼,這次導致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至今依然眾說紛紜。
其中有說法將矛頭指向野味,認為是吃了野生動物後,導致其身上的病毒傳染至人體。其實在明末流行的鼠疫也有類似情況,因為饑荒人們只好吃老鼠維生,進而導致鼠疫大流行。

過去,鼠疫這個存在於齧齒類與跳蚤間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曾奪走許多條人命。鼠疫在傳到西方以前,就已經在中國北方流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曾於公元6世紀、14世紀與19世紀所發生的三大鼠疫,據學者研究都與中國有關,如14世紀在歐洲流行的「黑死病」,就是透過蒙古軍隊和商人從絲路傳入歐洲。鼠疫是透過老鼠身上的鼠疫桿菌所導致的傳染病,致死率極高,在過去造成人類社會極大的危害。

非洲馬拉維(Malawi)路邊,看得到人們吃烤老鼠肉串。(新華社)

每一次的大流行,都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除了眾所周知的黑死病外,明朝滅亡的原因也與鼠疫有密切關係。據學者估計,明代萬曆和崇禎年間兩次鼠疫大流行中,華北三省(河北、山西、內蒙古)人口死亡總數至少達到了1,000萬人以上。

根據歷史學、古氣候學等學者們的研究,明末至清初(1600至1644年)時為「小冰河期」,這段時間的年平均温異常寒冷。異常的氣後導致中國北方夏季乾旱少雨,不僅影響人類的農業收成,也改變了當時的動物生態。

明末旱災頻發,導致農作物歉收,依靠人類莊稼為生的老鼠,由於身體吸收的營養不夠,體質也跟着衰弱,進而更加容易寄生跳蚤。為了獲取更有限的食物,老鼠遷徙範圍愈加擴大,從而加強了病原體的傳播。夏季異常的炎熱讓老鼠棲身的洞穴的相對温度升高,亦增加跳蚤身上的鼠疫桿菌繁殖。所以當旱災過後,伴隨出現的就是鼠疫大流行。

鬧饑荒時,人類為了活下去,什麼東西都能拿來吃。由於人們深知老鼠多有儲糧的習性,災荒之年常有民眾會去挖老鼠窩,將鼠洞中的儲糧與草籽搬回家中作為糧食,不過更多的是吃老鼠肉充飢的民眾,在這個過程中就把老鼠身上的會致病的跳蚤、細菌與鼠疫桿菌通通吃下肚。

現代醫療和公共衛生觀念發達,但仍舊無法杜絕傳染病在全球快速傳播。(路透社)

鼠疫除了潛伏期時間短外,患者還具有極高的傳染力。鼠疫感染有3種:腺鼠疫、肺鼠疫與敗血性鼠疫,其中腺鼠疫患者除了會頭痛、發冷、發燒與疲倦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急性淋巴結炎」,通常是腹股溝與腋下的淋巴結會迅速腫大、疼痛,有高達9成的鼠疫患者屬於腺鼠疫,在鼠疫當中是最為常見普遍。

由於明代尚未有現代細菌與血清等判定鼠疫的方式,因此只能從過往的文獻記載得知患者的臨床症狀,如上述的「急性淋巴結炎」來判斷文獻中所寫的「時疫」是否為鼠疫。如明代山西地方誌《潞安府志.卷十五.紀事》載:「崇禎十七年(1644年)秋大疫。病者先於腋下股間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藥餌。雖親友不敢問吊,有闔門死絕無人收葬者」,可見當時山西長治的「腋下股間生核」,即是鼠疫所導致的急性淋巴結炎症狀。

腺鼠疫因為外觀明顯,明代也用不少別稱來代指鼠疫,如萬曆十年(1582)在山西沁州(今山西省長治市沁縣)擴散的鼠疫:「天疫流行,俗名大頭風,有一家全沒者」,用「大頭風」代稱鼠疫,這是因為腺鼠疫患者的頸部或耳後的淋巴結腫大的別稱。

另外,崇禎十六年(1643)的記載,又用了其他名稱來代指鼠疫,如在順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稱:「崇禎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曰疙疸病,比屋傳染,有闔家喪亡竟無收斂者」,「疙疸」(現在一般寫作「疙瘩」)也是對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結腫大的稱呼。

饑荒時期吃老鼠,是為了存活下去不得已的辦法,但現代社會繁榮,衣食無虞,早已無吃野味的必要。與其說吃野味能強身健體,不如說是出自於炫耀的獵奇心理,讓他人知道自己吃過各種稀罕的動物,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可惜人們總是健忘的,沒有在過去的SARS病毒中學到教訓,因此在這次肺炎疫情後,除衛生監管部門應徹底杜絕野味的販賣,人們也該從中吸取教訓,改變飲食習慣,避免下一次的新型病毒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