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底藴】「中國情人節」有何來歷?一文睇清「七夕」前世今生
今天(7日)是農曆七月初七,傳統上是「七夕」佳節,近年來已被商家炒作成為「中國情人節」。但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七夕」這個節日的真實底藴到底是怎麼樣的?古代人又是定位七夕節?
說到七夕,大家第一反應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係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而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七」對女子的意義
古人為甚麼要將女子乞巧的活動設定在農曆七月初七呢?原來,女媧創造蒼生時,在第七日造出人來,初七為「人日」。「七」還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人有七竅,樂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詩,日常生活七件事。
再加上《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數:女子七歲齒更發張,二七就發育有了月事,為生育做好了準備,三七四七都是身強體健之時,五七身體漸漸衰弱,六七開始生白髮,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終止。這樣一來,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對女子意義非凡,兩個吉祥數字疊加,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古代七夕的「乞巧」儀式
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別提到了蜘蛛結網會帶來好兆頭:「是夕,婦人結彩縷,穿七孔針,鹹以金銀輸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代則秉承南朝之風,《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盛大的穿針乞巧儀式: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遊宴,七月七日夜,宮女們盛陳瓜果、鮮花、酒饌,列於庭中,乞求於牽牛、織女,又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第二日視蛛網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間紛紛效仿。至於長生殿的私語,託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詞。
宋代以後,城市中商業的繁榮推動了七夕節的發展,節日的氣氛非常濃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點擊以下圖輯瀏覽內地各城市七夕期間不同的「乞巧」習俗:
七夕「女兒節」從何而來?
而最早將七夕稱為「女兒節」的是元朝人。元《析津志》雲:「宮廷宰輔之士庶之家鹹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邀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
明清時期,北京地區端午、七夕、重陽都有「女兒節」的叫法。七夕「女兒節」的穿針習俗變為丟巧針乞巧,乞巧時間由夜間變為午間。
女子乞巧時,將裝滿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陽光下,再將繡花針放在碗裏浮起來,如果針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雲,或呈鳥獸形,就認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彎曲不成形,就認為「乞得拙」。清代七夕,北京「女兒節」又將丟巧針改為丟細枝或鬆針。
國產古裝劇《延禧攻略》就有一個橋段,乞巧節期間,長春宮的宮女紛紛投針入水,繡針如果能浮在水面就可以觀察針在水中的影子,以此乞求織女賜予一雙巧手。結果眾宮女的繡針全部沉入碗底,連女主角魏瓔珞苦練四個時辰後也無法成功。
七夕文化影響深遠
回到七夕中牛郎織女的傳說,後來也隨著民族交流,傳到西北、東北、西南的各少數民族聚居區,並深深影響了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故事名稱、主人公名字和故事細節或許有地域和民族差異,但始終和漢族母題故事保持著相近的主題和人物形象。
2006年,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5年開始,「廣州乞巧文化節」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008年,甘肅隴南地區的「西和乞巧節」也升級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柳蔭之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