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M+爭議作品展出 中國當代藝術拼圖不盡完整?

撰文:黃巧兒
出版:更新:

西九文化區推出時被質疑會超支成「大白象」,園區內不同建築和設施所費不菲,近年當局又斥資超過一億元購買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博士(Dr Uli Sigg)的藏品,惹來爭議。雖然M+博物館尚未開幕,市民現可到太古坊看「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展覽,觀看希克逾千件藏品中的其中80件,一窺這些反映中國當代藝術發展風貌的爭議作品。

文革結束至今40年,風起雲湧半世紀,中國主流社會價值、意識形態不知翻過多少翻,中國當代藝術自是亦然。「M+希克」高級策展人皮力博士指,希克在中國生活多年,收藏並建構了完整且富知名度的中國藝術藏品,「他有系統地將藏品整理成博物館級收藏,跨越如此長時間及具規模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所以這次展覽特別採用編年時序的策展手法,希望完整精要地呈現過去40年以來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發展。」

方力鈞《無題》,1995,油彩布本,香港M+ 希克藏品(藝術家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編年時序策展 劃分3個年代

文化大革命最後數年至1989年,中國藝術發展處於萌芽期,皮力說道:「當時的藝術團體大多不為社會主流所接受,但它們卻一直活躍在公共空間的邊緣,展示出強大的自我意識和批判態度。」從文革後期自發組織的藝術群體如「無名畫會」及「星星畫會」等的邊緣個性反映藝術家在封閉政治中的壓力,但此時中國藝術亦開始從地下走到街頭。

張培力《X? 第四號 》,1987,油彩紙本,香港M+ 希克藏品(藝術家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皮力博士指中國藝術在四十載中經歷重重挑戰,這次展覽為首個按時序追溯及展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展覽,讓觀眾可在M+博物館2019年開館前率先欣賞M+希克藏品的部份作品。(羅君豪攝)

1990至1999年,冷戰結束後,中國社會趨向城市化和國際化,藝術家迎向新的創作機遇。皮力續稱,「原本處於社會邊緣的藝術家意圖在新的國際化潮流中重新自我定位,但同時間,在西方消費主義衝擊下,中國藝術亦面對商業化的危機。」「玩世現實主義」及「政治波普」藝術家等激進實驗亦於1990年代開展。

21世紀後,奧運和世博加速了城市化進程,也促使藝術家思考全球化與日常生活的關係,皮力補充:「這階段藝術家的創作也開展了複雜的互動,他們不斷藉藝術回應國際及中國社會、政治及文化層面之間的問題。」

藏品豐富 惟未接上傳統藝術的統緒

漢雅軒藝術總監張頌仁認為,希克這批作品有一個美術史角度,是從他個人經歷的中國現代歷史找出各種以「新創作」為指標的藝術。

他稱若從美術史角度切入,希客的目光建立於資本主義世界的現代主義、當代性。「1970年代的所謂「地下」抒情畫,以藝術來說沒有多大價值,只算代表「反官方」的政治立場;其實文革後期在官方話語外的民間有非常豐富多樣的文藝表現,遠比這種西式的小資產繪畫有意思。」

張頌仁又指出此系列收藏的不足,「1980年代以來,追求接上傳統藝術的統緒有多種嘗試,在這個收藏裡看不到。」他又補充,社會主義延伸出來的藝術表述也不限於波普與揶揄,「比方說,幾十年來各地畫院這麼多的創作是不是一筆勾銷?要談美術史也得要處理這一大片成績。」

張曉剛《血緣 ── 大家庭17號 1998年》,1998,油彩布本,香港M+ 希克藏品(藝術家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廝)

高價購入藏品 多媒介呈現

這次展覽是西九文化區收藏的希克藏品首次在香港亮相,希克共捐出1,463件收藏予西九文化區,當局另花費1.7億元購其47件藝術品,有指斥資巨額,所費不值,張頌仁認為大家應該支持對香港是很有價值的收藏,「希克的收藏既龐大又龐雜,作為博物館的收藏是很有意義的,其中不乏重要作家歷年的大作品,所以M+出點錢購藏無可非議。」

是次展覽展出逾80件藝術作品,涵蓋了油畫、水墨、雕塑、攝影、錄影和裝置等不同媒介,反映社會時代的變遷。這些作品如何展現中國社會風貌,又能否道出中國當代藝術的變遷,觀眾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

張洹《為無名山增高一米》,1995,彩色照片,香港M+ 希克藏品(捐贈)(藝術家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日期:即日至4月5日

時間:11am-8pm

地點: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康和大廈1樓ArtistTree

*大會於展覽期間設有導賞團與工作坊,向公眾講述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興趣參加人士可於網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