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正字】台灣字體控紀錄片 鬼妹說漢字
文字、字體或字型,當然不只是文青、字體控或平面設計師的「潮物」。
無論影像如何迅速即達我們的眼前,文字仍是不可或缺。
每「隻」字所包含的歷史、美學、設計與社會文化,超越人們的想像。
曾拍下兩齣獲高度評價紀錄片《Design & Thinking》及《Maker》的台灣影像創意公司MURIS,將會以新作《漢字》紀錄片回歸,片中所說的不只是關於中文字的由來,而是希望分享文字背後的故事。
在《漢字》紀錄片中,除了以鏡頭尋找日常生活場景中的文字外,還攝下18位遍佈全球的漢字文化貢獻甚多的人,說出他們對字的想法和經驗,包括以漫遊角度書寫中文字型的《字型散步》共同作者柯志杰、台灣唯一活版鑄字廠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香港首位中文字體設計師柯熾堅、日本著名字體設計師小林章等等。
當西方人說自己在漢語地方學習中文,每天花數小時練字,又將中文字簡化成易懂的圖像讓人學習,以中文作為母語的筆者,坦然驚覺自己對字的理解和尊重,竟及不上一個老外,字裏行間的學問更是深似海。
雖然文字的誕生是為了紀錄特定的事物,但隨文明和技術發展,文字與視覺文化、平面設計、藝術領域扯上關係,於是文字由僅是代表事物再次變回一個抽象符號,與日常生活、社會文化相承相依。由書法家的字到電腦屏幕中的字,已有多種風格、派系或字款,而招牌的字、路牌的字,更意味一種集體回憶與共同文化。有團體或個人創作單位更創作字體或字型,也有人為小巴牌、手寫招牌、電影等字體留下實體紀錄。
為什麼我們能共同感覺到康熙字典體的復刻味?為什麼「勁揪體」、「自由香港字型」、「港鐵宋」能一而再再而三成為熱話?手寫字是如何變成電腦字,在電子世代內字又擔當什麼角色?字在文化領域又如何有助構建身份,提供另一重意涵?也許《漢字》提供一個答案。
《漢字》網站
www.hanzithemovie.com/chinese
《漢字》眾籌網站
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379201360/hanzi-a-documentary-on-chinese-typ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