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 the Bottle展覽】一場以街頭藝術展現「能量」的企劃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什麼是文化呢?人類學家泰勒(E.B.Tylor)曾經在《原始文化》一書中,將文化定義為一種複雜叢結之全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任何其他人所獲得的才能和習慣……簡單來說,也就是任何人類的社會行為其實都是文化的展現,當中大眾最容易參與,亦最緊貼城市脈絡的文化,肯定非街頭文化莫屬,無論是運動與藝術,當中所體現的創新與叛逆,總是充滿年輕人的力量和氣焰。早前Red Bull便邀請了幾位香港與台灣等地的街頭藝術家,參與一次名為「Spin the Bottle」的藝術企劃,以各種不同形式的創作表達爆發的能量。

三位參與是次藝術企劃的藝術家,左起:Vasta、Xeme、Sinic

Xeme
Instagram @xememex

香港雖然是個壓迫的城市,卻總能夠在有限的空間中,突破局限來引發出各種創作 ─ 本身就已是這個城市不肯服輸的能量展現。本地著名街頭藝術家Xeme自2001年開始製作Graffit,向來鍾愛透過不同的pattern組合,不斷嘗試各種創作方法以表達多種概念;與其說今次發表的兩幅「G」、「O」圖案是單純的畫作,不如說是一種能量的傳達更為貼切。「我認為做任何事只要保持一句『go』便有着往前衝的幹勁,就是最能夠體現能量的時刻。我本身很喜歡一些pattern的化學作用,圓、方之間的衝擊很有玩味,我先以潑墨的方式處理圓框『G』那幅畫的底層;再用畫筆和樽蓋,逐步逐步地在方框『O』那幅畫加上圓點,每一點都用力將力量貫注其中,希望別人看到時都能夠感受當中的能量。」

Xeme喜愛以不同的pattern組合,創作出不同的視覺衝擊,本身已是重視力量的體現。
Xeme以畫筆和樽蓋將方框「O」那幅畫逐部加上圓點,每一點都用力將力量貫注其中,在畫作中將能量傳達。

Sinic
Instagram @sinicchoy

另一位香港街頭藝術家同樣是Graffiti名人,活躍於台港兩地的Sinic,其作品擅長於將西方塗鴉與傳統華夏漢字書法結合,將「意」、「形」交錯以突顯當中矛盾的主題。今次的作品中,Sinic充分將創作結合當前的社會氣氛,他在畫中畫上三隻互相交纏的公牛,出現在香港常見的橫街窄巷中,表達出港人在社會中面對各種生活壓迫、無理、不公,卻不甘認命的態度,依然希望像畫中的公牛般,從困境中突圍而出,正是這個城市能量的表現。細節上Sinic亦以書法字體寫上了「力」、「氣」二字,是他一向擅長的手法,同時又在街上找了一些街招貼在畫內,既同時表現出東方與西方、壓迫與爆發的意念,又充滿香港本土的風情。

代表香港的城市能量,彷彿要從壓迫中迸發出來。

Vasta
Instagram @vastar.art

過去總有種「台灣人就一定熱血到死」的印象,就算不懂任何X Game,擅長於街頭籃球是入門基本吧。當然,這種印象純粹謬誤,台灣立體創作藝術家Vasta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不時從街頭運動汲取靈感,善於用各種廢物重新搭配和上色來製作不同的作品,以再生藝術的形式為街角的廢物賦予全新生命力,卻自問是個對街頭運動這些充分展現「能量」的活動一竅不通的藝術青年。今次的作品中,Vasta用了石屎、樹枝、泥沙、鋁樽等任何城市中隨便可見的材料製作向來擅長的雕塑,以表達出飛翼和人類手掌的結合,是那些被忽略的元素振翅高飛的激情。

Vastar使用一些隨街可見的材料,製作了今次結合飛翼和人類手掌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