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展覽】開啟歷史建築大門  感受香港文化情懷

撰文:呂紫倫
出版:更新:

大家都說「time is money」,我們都慣了追趕時間、營營役役地生活,實在難以想像一個世紀以前的香港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現正於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辦「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展覽,藉著瑪莉與英和這兩個生於1920年代的虛擬人物的生活故事,串連起跟出生、居住、教育、信仰、娛樂、醫療、管治及婚姻等不同生活層面有關的歷史建築,在一磚一瓦之間靜聽歲月流過的聲音,認識歷史建築的意義與價值,讓大家一起學習保育歷史建築,把從前的人物故事,好好地收藏起來。

踏進香港文物探知館,仿如打開時間錦囊一樣。(圖為中環域多利監獄門鎖及鎖匙)
元朗舊墟晉源押建於1910年代,展出的木招牌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當舖招牌。(圖:古物古蹟辦事處)

「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展覽展出超過50件/套珍貴的文物,涵蓋文獻、文物、建築構件及歷史照片等等,藉此跟大家多角度欣賞歷史建築,更可從中窺探從前香港的社會面貌。

信仰憑記 中西融匯

重點展品之一的中環聖約翰座堂主教座無疑是必看的展品!這張主教座不但已有過百年歷史,座上兩邊扶手更雕上兩個龍頭,故主教座又有「龍椅」之稱,盡顯中西文化薈萃。除了主教座,展覽亦會展出聖約翰座堂的聖經,由於聖經乃首次對外公開展出,是展覽焦點所在。

除了西方宗教,場內亦不乏蘊含中國傳統信仰的展品,例如由實木製成和繪有降龍的鴨脷洲洪聖古廟舊龍柱。

聖約翰座堂建於1849年,這是座堂第一代主教座,歷史可追溯至約1898年。

藉建築說文化故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石灣陶塑和龍柱固然值得欣賞,融會中國傳統智慧的歷史建築及裝飾,亦令人驚歎傳統工藝之美,像建於1865年的新田大夫第,是香港最華麗傳統民居之一。展品中的大夫第木牌匾,是懸在府第正門上的原物。

元朗八鄉植桂書室約建於清朝中葉,是香港典型的傳統中式書室,同時用於祭祀祖先及教育村中子弟,2007年列為法定古蹟。雖然古蹟辦無法將書室搬進展場,但大家能夠欣賞以三維雷射掃描及三維打印技術製作的植桂書室駝峰模型。駝峰是置於樑上的墊木,表面飾有精緻的雕刻。這個駝峰按「秦瓊賣馬」的故事來雕刻,將民間故事和建築共冶一爐。

「大夫第」三字剛勁有力,此木牌匾是懸在府第正門的原物。
你知道「秦瓊賣馬」的故事嗎?植桂書室的駝峰正好跟大家上一堂民間故事課。

Motion Wall加VR虛擬實境 超加fun

歷史建築是文化的載體,訴說著一個又一個香港故事,雖然它們不能移動,但透過古蹟辦以三維雷射掃描技術製作的360度超大型動感牆Motion Wall,讓你一次過欣賞厦村鄧氏宗祠、香港天文台、新田大夫第及前九廣鐵路鐘樓。

這些影像正正是古蹟辦去年成立的專門隊伍,為歷史建築進行三維雷射掃描所得的資料和記錄,其對古蹟辦修繕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育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至於VR虛擬實境眼鏡,能讓觀眾猶如置身於聖約翰座堂、聖士提反書院、厦村鄧氏宗祠及錦田二帝書院等美輪美奐的歷史建築內。展場亦設置有趣的互動展品,只要輕觸平板電腦的熒幕,便可放大和縮小歷史建築的構件,加上360度全方位轉動的影像,原來歷史建築並非只得一種睇法!

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來觀賞歷史建築,距離更近、感受更深和更有趣。圖左起為發展局局長馬紹祥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

 

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

日期︰即日至5月31日

時間︰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休館

地點︰香港文物探知館(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內)

門票︰免費入場

查詢︰2208 4400

網址︰www.amo.gov.hk/b5/whatsnew_20170120.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