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新年伊始讀懂《通勝》 曆學堪輿學家蔡興華解構曆法在現代的意義

撰文:尚善
出版:更新: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大家習慣開始計劃來年、查看運程,或參考運程書,其實曾幾何時家家戶戶定必有一本《通勝》「看門口」,傳統曆法「通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非物質物化遺產辦事處(非遺辦事處)位於荃灣三棟屋博物館的「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二:日常.非常」的「日常」展覽中,亦設有傳統曆法的展區,以推廣和介紹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勝」除了記載曆法之外,亦有醫卜星相等多功能集結於一書,懂得活用的話,對於民生大小事務都能夠進展得更為順利,常言道「一本通書讀到老」,今回特意請來資深《通勝》編撰者兼堪輿名家——蔡興華為大家解構《通勝》箇中奧秘,同時分享她和非遺辦事處如何合作推廣和傳承中國傳統曆法。

蔡興華為著名曆學堪輿學家及曆法學家蔡伯勵的女兒,她繼承祖業,成為「蔡真步堂」天文曆算的第四代傳人。(黃寶瑩攝)

蔡興華多年一直以來從事編纂《通勝》、擇日堪輿等工作,是為「真步堂」第四代傳人,由其曾祖父蔡最白先生開始,再到祖父蔡廉仿先生以及父親蔡伯勵先生,蔡氏家族向來是香港的曆學堪輿學家。蔡興華除了專注擇吉、堪輿等工作,亦會協助編纂每年一度出版的《通勝》。對於《通勝》的印象,可能年輕一代會感到既熟悉卻又陌生,大概知道《通勝》的用途,卻未必實際應用過。其實在現今世代,依舊有不少店舖、家庭會收藏一本《通勝》進行擇日,以便留意平日宜忌事項。《通勝》源於曆法,曆法乃是科學,所以即使香港現今農業事務已經式微,但曆法一直以來對於平民百姓依然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為與時並進,現時《通勝》出版不同大小、厚薄尺寸方便人們使用(黃寶瑩攝)

蔡興華指出:「《通勝》是由古人對天地、月相變化的觀察以及節氣等數據系統化收錄起來,在甚麼時節適合做甚麼事務,乃是民生,在古時本來是『天子之術』,後來在民間普及起來。很多人會覺得《通勝》等同於農曆,其實不單只是一本曆法,還蘊藏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例如擇日、宜忌事項等。」然而,可能大家會有所疑問,現代社會已不需要進行農事,我們一般人可以如何應用到《通勝》?「傳統的《通勝》上收錄的事項如『開井』、『織魚網』、『新船下水』、『打獵』以至是『理髮』、『裁衣』等超過70種民生事務,雖然是舊有文化,但與現今生活的事項仍是大同小異,例如紅白二事、新店開張等等,人們依然會為此而擇吉日,《通勝》收錄的事項已經因應時代的變化而適應起來。」

不論古今,人們依然會為生活而擇吉日,《通勝》收錄的事項會因應時代變化作出更新。(黃寶瑩攝)

我們現今生活,仍然與農曆息息相關,例如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每年在公曆的日子都不同,還有中秋節、清明重陽這些重要節日對我們生活影響深厚。蔡興華說:「在這些嚴謹的曆法之外,《通勝》還因應人們的需要而包羅萬有,例如天文地理、醫卜星相的知識,甚至周公解夢,一應俱全,以前甚至會印上英文譯音方便人們生活所用。」除此之外,《通勝》內我們還能體會到很多歷史文化的韻味,例如在第一頁以及尾頁的「春牛圖」,原來是來自於以前農耕社會的傳統,在立春之前需要擇一個吉日,在吉方置一隻石牛和牛郎,此為「勸耕」,以鼓勵農民努力耕作。

「春牛圖」是來自於以前農耕社會的傳統,寄語我們不忘本、將文化一代傳一代。(黃寶瑩攝)

至於「地母經」則是《通勝》上的預言,基於六十甲子的循環排列,一詩一卜,預言每年的天災人禍,甚至有人發現在現今時代也有一定參考作用,始終鑑古知今,正是曆法和歷史所蘊藏的道理。蔡興華對此作出補充:「《通勝》內的春牛圖、地母經這些元素,記載了古文化以及古人的經驗之傳承,起到重要的象徵意義,寄語我們不忘本、將文化一代傳一代。」《通勝》作為傳統文化工藝,除了實際功用外,亦為我們帶來不少啟示:「這些節氣、曆法,是多年來古人透過自身去感受天地,與之融為一體,是為天人合一的體現,集眾人之大成,這份精神恆久不變。我們回看前人的生活亦別具趣味。」

蔡興華指曆法是多年來古人透過自身去感受天地,與之融為一體,是為天人合一的體現,集眾人之大成,這份精神恆久不變。(黃寶瑩攝)

問及蔡興華最初是如何萌生出對這個行業的熱誠,她指出除了家族耳濡目染之外,並非自小就感興趣:「中學時會參與家人編纂《通勝》,幫忙做剪貼,送貨等工作,由於要參與其中所以也需要學習基本知識;那時年輕人潮流去問卜,而我與其向外尋求倒不如請教父親。完成學業後投身其他行業,直到成家後才決定專注於家業,那時候發現,如此形而上的學問原來可以令某些事情進展得更理想,便深入研究當中的玄機。」蔡興華指出,自己也不會強迫下一代去學習,從事這個行業如果是主動去研究、摸索會發展得更好。

蔡興華收藏的《通勝》,最早期可以追溯到南宋年代。(黃寶瑩攝)

作為傳統行業,而且需要獨特的知識,不知道物色接班人會否有難度?「如果並非指定家族成員的話,應是毫無難度的。坊間也有不少相關的學習班,證明有需求。最重要的是,別以為這是傳統,是舊文化,其實並沒有從現代社會中脫節,甚至與時並進之下需求有增無減。例如以前《通勝》上其中一個『胎神』的備註,是代表懷孕間的宜忌,現在醫學昌明了,甚至可以在醫生的容許之下配合『擇日開刀』,令下一代的命格與家人更為配合,新生發展得更好。」

現時出版的《通勝》收錄了快速入門的竅門(黃寶瑩攝)

在蔡興華的解釋之下,令我們了解到現時一般人也可活用《通勝》令生活過得更暢順,不過打開《通勝》始終無從入手,原來蔡興華早已為此做好準備,現時出版的《通勝》收錄了快速入門的竅門:「我們樂意教大家如何去活用《通勝》,因為《通勝》就是為人所用而生的,我們也了解到對於《通勝》的需求是存在的,只是需要大家一起去傳承、分享。」

「循聲覓道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中「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二:日常.非常」展區,收藏了「傳統曆法」的制定、春牛圖,以及相關的擇日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與此同時,蔡興華多年來除了在大眾傳媒前與大家分享,亦會舉行講座、參與展覽等,以推廣中國文化。例如在2021年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主辦、香港歷史博物館協辦的「發現非遺」系列節目當中,蔡興華擔任「傳統曆法:《通勝》活用」講座演講嘉賓。另外位於三棟屋博物館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現正展出全新展覽系列「循聲覓道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精選展出約40個香港非遺項目,其中「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二:日常.非常」中的「日常」展區正展示了「傳統曆法」的制定、春牛圖,以及相關的擇日文化等,當中一些展品乃是由蔡興華家族授權展出的。如果對於曆法、擇日文化有興趣的話,值得大家親身到場參觀。

「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二:日常.非常」中的「日常」展區正展示收藏了「傳統曆法」的制定、春牛圖,以及相關的擇日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二:日常.非常」

日期:即日起直至另行通知
時間:星期一、三至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農曆年除夕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地點:香港新界荃灣古屋里二號 三棟屋博物館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