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唱片店】信和CD交易所告別 黃色便箋樂評成絕響

撰文:黃正軒 黃沛鵬
出版:更新:

今日(4月18日)凌晨,香港雷射唱片交易所(CD交易所)主理人張家裔(Carl)在Facebook留言宣佈結業。
這十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說香港唱片零售業幾咁悲慘,本地大型連鎖唱片店,耳機、手機配件數量多過CD、黑膠,講得多都口臭,但實況是唱片店又執一間。旺角信和中心作為香港少數仍有不少唱片店的商場,CD交易所一定是老鬼中的老鬼,經歷廿七年時間洗禮後,那招牌式的黃色便箋「迷你樂評」快將消失於MK中。
去年,我們曾為信和中心的Cult專題尋訪Carl,現先回帶,重溫他對這個守住了廿多年老地方的理智與感情。

守住信和廿七年,Carl和CD交易所終於要離開這地方。(潘思穎攝)

黃色便箋作標記

一直以來,信和跟音樂好像形影不離,由J-Pop、K-Pop、Canto-Pop,再到古典與另類,商場地庫更是音樂尋寶地。

位於地庫的CD交易所,已開業廿七年,是信和僅存老商店之一。老闆張家裔(Carl)於1990年1月1日,在信和地庫創立CD交易所,是信和甚至全港首間二手CD舖,然而商場內有另一CD舖自稱開先河者,「對方同於1990年開業,然而我在元旦日開業,比任何人都早。」當時Carl在現已停刊的《年青人周報》登廣告,在賣廣告中跟對家互爭「全港首間二手CD舖」之位。

以黃色便箋寫下的「迷你樂評」,是CD交易所的特色。(潘思穎攝)

廣告筆戰打響名堂

對手指另一間在旺角的店舖,是比Carl更早經營的二手CD舖。Carl解釋對手何以錯誤:「那是首間賣二手CD的舖頭,不代表是『首間二手CD舖』。這是Hi-Fi音響舖,常備CD給人客試機,唱片用舊了或堆積太多便放售,我都幫襯過。他們主要業務並非二手CD;但我以經營二手CD買賣來賺錢,最多間中兼售海報。」當年《年青人周報》編輯好開放,任由兩間店舖把廣告版面變成戰場,而讀者愛「食花生」,特地買書看這場別樹一格的筆伐,正反雙方又可宣傳,「有時你要尊重你的敵人。好過癮,這樣一鬧,他令我出名,我又令他出名。」如此維持了兩三個月,罵戰結束,全因對手失言,消聲匿跡,「對方竟以『始作俑者』形容自己最早賣二手CD,我拍檔中文好國學精,知道那成語屬貶意;問編輯,他是有料之人,知那是錯字,卻不校正,任其原封不動出街。」

John Lennon是Carl的偶像,店內當然少不了珍藏。(潘思穎攝)

身為信和常客,經過CD交易所櫥窗前總會停步,駐足細讀陳列CD盒面上那張寫滿綿密的簡介和評論的黃色便箋,乃該店鮮明標誌,「那些文字是我拍檔寫的樂評。」說到樂評,Carl認為樂評人都主觀,應本着對歌手的喜好,比較作品優劣,是其是,非其非。「自己出錢買碟,可彈可讚。」主流唱片公司常送唱片予樂評人試聽,自始世風日下,開樂評不再獨立之濫觴:「免費音樂加上稿費,唱片公司都想樂評人畀面,多讚少彈。」久而久之樂評人心軟,有讚無彈,更把免費唱片放售圖利。「甚至原封不動賣出,上網抄寫資料,反正不用批評。」

「十個顧客中起碼有七個都基於不喜歡或買錯唱片,才放售之。」Carl多年觀察經驗所得,除卻移民、搬屋等特殊情況,樂迷放碟理由都差不多,容易造成濫收,CD交易所營業三年後,Carl轉變方向,改收自己和拍檔心儀唱片,如獨立音樂和電影原聲,「當時唱片工業還很蓬勃,行信和的人也未有那麼多沉醉打機、追捧虛擬事物,女性雖較鍾情明星相,但有見不少男性聽歌買碟,便大膽揀碟來收,最後索性自己入貨,引進偏門碟。」自此他以自身音樂口味作招徠,不分中外,新舊皆售,「CD交易所是全球最細CD舖。」Carl笑說。

CD交易所地方細,CD排得密麻麻,Carl笑說是「全球最細CD舖」。(潘思穎攝)

先後經歷天災與人禍

近年音樂市場整體急遽萎縮,Carl說危中有機,「部份唱片舖做不住結業,樂迷仍要渠道買碟,人不做我做,等於少了競爭對手;樂迷在流失,但仍保持關鍵少數。」因此他很著緊留住生客,「熟客會移民,永遠在流失,生客是新血,多來幾次就變熟。」信和商戶多數跟業主每兩年續約,也是面對加租壓力的關口,「十年加五次,頂不順就撤出,業主很無情,都想迫遷換人,」Carl便說之以理,請求對方在租金上「放生」,加幅不要那麼劇烈,「我寫信問業主,信和有哪間店比我更有地標特性,更獨立自主?一提唱片舖卻會想到我。」最終成功說服了業主留情,廿多年以來都得以在地庫生存。

Carl以「廢墟」來形容他在信和創業時的光景,那是個十室九空的死場,租金超平,「1990年入主信和,百廢待興。」在地庫經營更歷經天災人禍,所謂「天災」,是2000年間旺角彌敦道出現多次大雨,水浸街頭,「因渠道淤塞,加上去雨水設施九流,整個旺角瘋狂水浸。」由於地庫關係,每次水浸都及膝,引致多次停電,漆黑中伸手不見五指。「多次浸濕貨物,由於沒保險公司,損失貨品之餘更失去做生意的時間,叫苦連天。」至於「人禍」,則是色情四仔DVD氾濫於信和年代,「場內有黑社會睇場拉客,又道友叫賣,厠所更滿佈針筒,警察海關經常來巡查,氣氛緊張。「日後如果我不做,不是因為我賺唔到錢,是意興蘭珊。」Carl對信和,終究有份難離難捨的感情。

CD交易所創立於1990年,足足有廿七年歷史。(潘思穎攝)

後記
距離這訪問事隔只是半年,當時Carl說得到業主開恩,「廿多年以來都得以在地庫生存」,可惜最終還是敵不過種種不同原因,為CD交易所畫上句號。擠迫、雜亂是事實,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有如「鬼畫符」的黃紙樂評。

香港雷射唱片交易所(CD交易所)
地址:旺角彌敦道582-592號信和中心地庫B32室
電話:2782 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