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胡金銓|將美學帶入武俠片第一人 影響後輩導演李安徐克
俠女騰躍在林間,僧人緩行於煙霧中,錦衣衛黃髮紅衣囂張跋扈,武行在鑼鼓點中對峙著,那從蒼茫石灘上走來的俠客,衣角微動,預示前方看似平靜的客棧裡將有一場大變。
半個世紀後,俠客回到石灘上,當年的一切早不復見,可是的確曾有一個人在這片地上創造了一個武俠故事。搭建的電影場景可以消失,但創造故事的導演胡金銓、以及他留下的傳奇,在武俠世界裡不朽了。
台灣導演林靖傑、監製塗翔文拍紀錄片「大俠胡金銓」上下集「先知曾經來過」和「斷腸人在天涯」,就是要把這武俠片一代宗師,帶回年輕世代面前。
胡金銓的歷史定位
談起武俠電影,今人只知「臥虎藏龍」,或者早一點有「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可是早在1960、70年代,胡金銓就憑著武俠進到康城影展拿獎,還入選英國「電影指南」當年「世界五大導演」。
胡金銓18歲自北平隻身逃到香港,做過各種底層工作,與電影的淵源從畫布景開始,當過演員,1966年導「大醉俠」是最早使用武術指導的華語電影,1967年的「龍門客棧」締造如今日漫威電影般的票房盛況,1975年《俠女》獲康城影展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之後又有《空山靈雨》和《山中傳奇》兩片,後者獲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美術設計獎。
「胡金銓就是一個劃時代的定位。」以武俠電影為碩士研究的塗翔文指出,武俠文化自古就有,更是從1920、30年代電影發明未久就有武俠電影,但一直被視為通俗類型,不會有人覺得可以去國際參展、可以視為美學典範,不會有人認為武俠片導演是大師,這些,在胡金銓之後都不一樣了。
因為胡金銓會的太多,匯整起來被稱為「胡金銓美學」。塗翔文說,從美術、武術設計、剪接、考據等等,從電影的各個環節,都可以看到胡的獨特點,「他把武俠電影帶到另一個境界,他真正建立屬於武俠電影的藝術跟風格。」
「因為他把武俠片當回事。」塗翔文說,胡金銓拍明朝,服飾、官帽、武器、歷史,都是去故宮考證、研究過的。而這等功夫,不是以前拍武俠片的人會做的事。
再例如,早年武俠片的打鬥很簡單,兩人拿著刀劍比畫,香港有一段時間還以動畫表現,但胡金銓非常認真地看待動作,他曾經自豪說:「動作設計這個詞是從我開始的。」
胡金銓讓單一的動作在觀眾的眼中變得不可思議,利用剪接,讓箭飛得比觀眾視覺還快;在沒有特效和電腦動畫的70年代,把一個動作拆解成3、5個鏡頭慢慢拍,最後拼接起來,形成「俠女」徐楓快速上下的畫面。
「他之後,大家就覺得原來武俠片可以被認真對待,可以跟其他類型電影一樣有藝術價值、有美學。」塗翔文說:「不是說胡金銓開始武俠片,而是他開始建立了一套很獨特的美學,影響到後面,他太厲害了。」
林靖傑:對胡導說對不起
林靖傑拍過「尋找背海的人─王文興」和「他還年輕─吳晟」等作家紀錄片,電影《最遙遠的距離》獲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及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的最佳影片,這次臨危受命拍「大俠」之後,想對大俠說對不起。
林靖傑是看台灣新電影長大的一代:「對我們這代來說,台灣新電影彷彿是平地而起的一堵高牆,在這堵高牆之前的東西都被排在外,我們只認識這堵高牆之後的東西。」他一度以為,台灣的電影藝術始於新電影,其他都只是娛樂。
所以當他去爬梳資料、重看胡金銓的作品,這才發現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事,「原來胡金銓是武俠片宗師、原來他開創了新式武俠、原來『龍門客棧』、『俠女』是這麼經典。」尤其,1967年出生的林靖傑竟和「龍門客棧」同歲,有著奇妙的淵源。
林靖傑發現,「龍門客棧」開創了很多原型,錦衣衛、江湖俠客,還有一些暗器,以筷筒接飛箭再丟回去,石雋的俠客造型、上官靈鳳的角色,後來許多武俠電影都一再使用這些原型。胡金銓電影的節奏暢快、武打漂亮,場面調度精彩,同為導演的林靖傑看得出門道,並因此而佩服。
此外,林靖傑承認年少時和其他「憤青」一樣,只看見胡金銓電影裡忠奸二元對立,沒有灰色地帶或更多的層次,仁人義士保護忠良之後免於被追殺,認為太封建,「台灣新電影著重生活的現實,而武俠就是好人壞人打打殺殺,我們很容易覺得沒內涵。」
可是現在,林靖傑發現,胡從最初「大地兒女」講抗日故事、呼應最後想拍的「華工血淚史」,想說的都是同代的故事;再回看其人生,隻身到香港吃盡苦頭,經歷大時代的顛沛流離,又逢大陸文化大革命、台灣白色恐怖,有不能宣之於口的想法。
林靖傑解讀:「胡導拍的,是借古喻今,藉此抒懷。他的這些武俠電影就是政治電影。」
所以,林靖傑想引用紀錄片裡香港導演舒琪的一句話:「我非常後悔,年少無知,很對不起胡導演。」也對不起李行、白景瑞、李翰祥這一輩,以及更早台語片時代的一些導演。
延伸閱讀: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