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盤點香港恐怖地名 由橫頭磡到秀茂坪 全跟日佔時期有關?
農曆七月十四鬼門關開,七月十五正值鬼節與盂蘭節,整個七月總是陰氣重重的鬼月,傳統上有較多禁忌要遵守,以免不小心「做錯事」⋯⋯香港其實不乏恐怖傳說與神怪故事,甚至有些地方名字都瀰漫著恐怖的氣息,不過靈異與否則見仁見智,今回就來與大家回顧一下這些地名的由來。
橫頭磡(相傳原名為「橫頭砍」)
這個乍聽之下剎氣非常大的名字,源於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據說當時日軍於現時樂富一帶設立集中營,並且會將一些反日分子帶到集中營處刑,處刑手法為將其首級橫放在石磡上斬首,因此得名。相傳這裡有一座廟宇每逢農曆七月十四都會舉行孟蘭盛會以慰亡魂。除此之外,樂富這個地方本來名為「老虎岩」,不過政府覺得剎氣大而改名為樂富。
欣澳(原名為「陰澳」)
到過主題樂園的朋友都會經過欣澳,本來這裡有著完全相反意思的名字,不過由於主題樂園方面認為名字不太吉利,於是要求政府將陰澳改為欣澳,英文亦改為「Sunny Bay」,由陰轉晴。此外,這裡有著木材插在水中的奇特景象,不禁令人聯想到是否一些風水佈陣?原來這裡曾經有多間木廠,陰澳灣則是一個儲存木材的地方。不過或者因為名字帶有陰氣重的意味,很多遊人曾在這裡遇到靈異的體驗,但老實說,陰澳之陰本來與靈異無關,是因為位於山之北水之南,是為背陽坡所以「陽氣」自然較少,因而得名。
調景嶺(原名為「吊頸嶺」)
「吊頸嶺」一名來自這座山上一間麵粉廠的主人,於1905年加拿大籍的Rennie於此設廠,名為「Rennie's Mill」,怎料投產僅僅三年便經營不下去,Rennie因此破產並在麵粉廠內上吊自盡。後來於日佔時期,又有傳言日軍於這裡當作指揮部,並同時用作處決走私犯,很多恐怖故事不脛而走。不過後來有人考查發現,Rennie當時並非上吊而是在鯉魚門跳海自盡的。
運頭塘(相傳原名為「運陶塘」)
位於大埔南的運頭塘,相傳在日佔時期是為亂葬崗,日軍把人斬首後將其首級運到這處棄置,因此而名為「運頭塘」,甚至有傳言有人在晚間時分會聽到手推車的聲音⋯⋯先不論特意要把人頭運到這裡才棄置是否合常理,考查之下,「運頭塘」一名早在清朝已有記載,當時的「大埔七約」中已有運頭塘一地,明顯地與日軍無關,至於名字的由來有二:這一帶以前有船運,並且需要以小船接駁大船,大船在外海的「運尾」位置,至於小船運輸的位置就名為「運頭」,純粹是地段頭尾之分;至於另一個說法指本來這裡叫「運陶塘」,船運的貨物大多是陶瓷,不過居民很多是客家人,所以把運陶讀成了運頭。
秀茂坪(原名為「掃墓坪」)
果不其然,「掃墓坪」一名又再與日佔時期牽上關聯,相傳是當時的亂葬崗,不過亂葬崗一說卻未必與掃墓有關,與附近一個現已消失的新九龍7號墳場可能有所關係。另有一個說法指這裡本來名為「蘇茅坪」,因為長滿了蘇茅草,反而是因為英文譯音被稱作了「掃墓坪」,後來又因為不吉利再改為秀茂坪。不過這裡的確發生向很多慘劇,包括90年代末發生的「秀茂坪童黨燒屍案」,以及70年化發生的山泥傾瀉事件,當時奪去了超過100名民眾的性命,很多都是被活埋,自此傳出不少鬧鬼事件,最著名的有路人見過一雙母子在雨中行走,走近一看竟然發現其五官流出泥沙⋯⋯
五桂山(原名為「五鬼山」)
五鬼山一名可以追溯到清朝,這裡經常有海盜作亂,相傳當中尤以五名海盜紮根此處而得其「五鬼」之名。此外,據說在日佔時期此處設有炮台,亦殺死過不少人,所以亦出現不少鬧鬼故事。現時這裡是野戰勝地,當中一個鬼故為有野戰發燒友在夜晚看見一個七孔流血的稻草人⋯⋯此外,2017年這裡亦發生過一單野戰發燒友被朋友誘上山上殺害的轟動事件。五桂山是為一條難度較低的行山路線,不過如果在傍晚時分走到山腳,或會被路邊大量的「神像」嚇到,其實是一些民間自製的雕像,後來於2017年被地政總署清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