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也移民|台北濕地中的地貌藝術 喚起文青媽媽的自我能動性

撰文:杏媽
出版:更新:

台北西北部,有淡水河與其支流基隆河的兩相交匯處,那地方叫做「關渡」。這裡是台北最大的濕地,水汽植物多樣,自古以來就是鳥兒們飛來飛去的棲息地,因在整座城市的西北方,從地圖看,倒同天水圍濕地之於香港,有三分相似。
文:杏媽 |原題: 關渡濕地公園裡的藝術教育

與香港錯綜立體、即使九龍和中環鬧市也可以不出二十分鐘去到一處人跡稀少的山林不同,台北是一處盆地,大體來看,北面和東面半倚在山的懷抱裡,西面和南面,卻是水文,好似畫上那樣斜斜懶懶的自在「觀音坐」。而大大小小的濕地或水濱綠地,也隨山脈和水文散落市區。所以前些年剛來台灣,很快便發現這裡的小朋友,很流行參加由老師帶隊去山林或濕地走走,一路介紹發現的植物和昆蟲,也很流行在螢火蟲季節去郊外夜觀。

杏媽便也帶兩個小孩來到關渡這處綠色秘境,公園裡樹木鳥蟲,小孩們一路跑跳,枯葉在樹下橫斜,踩上去的聲音十分好聽。突然哥哥在樹下發現了一處古怪裝置,卻是搭成房屋形狀的木架,橫向塞滿斷隻的樹幹、枝條、木方,也有炭石、竹殼和瓦片,方磚,每個上面都挖了小洞,眼睛湊上去裏面曲徑通幽。原來這是給大蟲小蟲住的「蟲蟲屋」。要說人工搭建的鳥巢、鳥屋見過不少,但還是第一次見到給蟲蟲搭建的可愛住處。

+9

多走兩步,又有另外的古怪裝置,這次看出來是藝術家所做,材料都取材自然,與環境融為一體。原來這裡每年都要舉辦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已有十五年之久。在一篇水塘邊掛著一副耳機,裏面是法國聲音藝術家Yannick Dauby的作品「聆聽水下生物的聲音」。走一走還有日本藝術家關口恆男的「台灣百合收音器」,他用彎曲的竹子製作了巨大的花瓣,人們可以通過聽筒像花一樣聆聽樹林裡的聲音⋯⋯用竹木編造的巨型豆莢狀存在,或者用竹、土、石建造的空心地穴⋯⋯也都這樣散落在小路邊的空地上,樹木掩映下,不時便可體驗到發現之驚奇,而孩子在發現這些「異物」後,又會開動腦筋,興致勃勃去發掘它們的用處、玩法、觀賞的角度,由此成為環境中「主動」的探索者。

杏媽的小孩很喜歡那個地洞。找來資料說,原來穴裡還有聲音感測器和共振器,藝術家覺得自然公園的土地「記憶了許多事,自然的事,人類的事,土地一直都記得」,他因此希望會遊人對著地洞呼喚,人聲地聲形成共鳴,記憶在叫喚,好像很久以前的人那樣原始地與大地對話遊戲。自然公園的土地確實記得很多事,從晚清英國博物學家震驚於眼前數以萬計水鳥飛滿天,到七十年代在這附近推廣「觀鳥」本身的美國人,再到後來發展年代的污染、廢耕,旅鳥幾近絕跡,然後是八十年代起保育人士的不斷呼籲,行動。這公園能夠興建落成,實在要歸因於台灣保育人士十年以上的努力功夫,而這裡後來也開啓了一種台灣的生態保育區模式:是台灣第一個由政府交管給民間團體(台北野鳥學會)來經營管理、百分百自負盈虧的生態保育區。

濕地遠眺,鳥兒起落,瞭望竹樓上備有數隻高倍望遠鏡。而在通往那裏的小路上,妹妹發現路邊又是頗有童心、看似隨意地擺放著木製大蟾蜍,孩子立刻拿起旁邊地木棒敲打、刮擦出她自己也滿意地聲音。那個時刻杏媽想到,原來自然與人的狀態之一,也就是前者能夠不斷啓發後者,去發現世界的同時也發現自我的能動,關渡自然公園用環境裡的藝術,和經營者們的無限童心,實現了這一點。

(圖片及題目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