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嫻專訪|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文學救了我。」
「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系列講座,邀請到清大中文系副教授楊佳嫻,在學術身份之外,她也是詩人、散文家、評論者。講座前夕,楊佳嫻於「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暢談她少女時代的閱讀。
記錄、整理:鄭博元 | 原題:與文學發生親密關係:十六歲讀《千江有水千江月》
談起與文學的邂逅,楊佳嫻話說得重:「文學救了我。」自年少開始,她有多次從身心低潮的陷落狀態中被文學救起的經驗。她嘗試描述在文學中獲得力量的感受:一本本書與她產生了神秘連結,危急時刻竟富有韌性地緩衝了下墜的力道。
被書本哺育長大
「也許一生只有那麼一刻,跟一本書能夠如此親密的連結」,楊佳嫻寶愛地看待自己與文學的關係。即使後來時過境遷,某些書未必能再發揮作用,她仍珍惜與它們的親密感情。
講者簡介:楊佳嫻,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台灣作家、詩人,散文家,青年評論家。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臺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性別運動組織「伴侶盟」常務理事。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合編有《青春無敵早點詩:中學生新詩選》、《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港澳臺八十後詩人選集》。
意識到自己在閱讀「文學」,大概是在十一歲的時候。暑假期間,每天午飯後,楊佳嫻被母親丟包在「青年書局」。在這間高雄的老書店裡,她一待就是一個下午,彷彿被書本們「托育」長大。她愛讀金庸的小說,回想起來,金庸武俠世界裡同時呈現出理想人間的樣態以及醜惡江湖的現實面,可能深深地影響那時的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書店裡的稚氣未脫的女孩,一頭栽進江湖裡的俠骨與柔情,難以自拔。在幻想與現實之間,楊佳嫻對人生有了更深的認識。
文藝少女的詩意愛戀:讀《千江有水千江月》
十六歲那年,楊佳嫻讀著蕭麗虹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在那之前,她已經開始寫作。受到張曼娟的長銷作品《緣起不滅》感動,楊佳嫻學習作家描寫內心苦悶愁緒的筆法,抒發自己的憂鬱。即使年少之作常被看作「為賦新辭強說愁」,楊佳嫻仍認為當時的愁緒與文字絕非造作,而是不同時期的自己面對生命疑問時的嘗試表達。
【推理小說講場|陳蕙慧、冬陽談砂之器、夜半驚魂、你只能活兩次】
《千江有水千江月》讓鬱悶少女沈浸於文學的美感。小說以生動的俗諺、纏綿的閩南語歌曲刻畫臺灣鄉土的美感。理想化的筆法,勾勒出鄉土世界的迷人面貌。楊佳嫻也深深喜愛小說中的古詩詞,那是她頭一回感受到古典韻文的凝練美感,以及詩詞文字聚縮廣闊世界的功能。為小說中優美詩境感動,她從此開始翻讀、記誦宋詞。
少女情懷總是詩,小說中貞觀與大信的愛戀觸動了楊佳嫺,甚至到了「迷惑」的地步。兩人的戀愛如同前世註定,動不動便「直見性命」。在鳳凰與杜鵑花之間,兩人情書往來搖蕩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一直要到多年後,楊佳嫻才發覺到小說中刻板的性別觀念,以及受到胡蘭成式美學的影響痕跡。即便如此,小說中的情意與美感仍造就了它經典的地位。
《千江有水千江月》陪伴楊佳嫻度過高中時代,後來的她仍然再三捧讀。與書的連結日益深入,她讀到了十六歲時不曾注意到的細節。小說所描繪的鄉土世界構築於文化中國之上,在看似美好的儒家文化秩序中,人物其實得面對不平等的性別位階落差。讀者的視角起了變化,書也呈現出不同的切面。楊佳嫻不再是原本著迷於故事情節的小讀者,卻依然能從中發掘興味與意義。
創作的基石:幻想世界裡的寫實細節
對於文學的未來,楊佳嫻保持樂觀。她認為書籍市場的緊縮未必代表藝文愛好者變少;相反的,現代人在網路、多媒體的閱讀量可能更大。她以作家陳栢青為例,由於熟稔、喜愛通俗影劇,影視內容也成為陳栢青創作的養分。「我不覺得時代變壞,而是讓寫作者感興趣的更多了。」楊佳嫻指出媒介增加、門檻降低下,傳統書市看似黃昏,但也許意味著將出現更為蓬勃、競爭激烈的繁華鬧市。
近年來,經驗匱乏是年輕寫作者共同的焦慮,楊佳嫻指出知識養成的多樣化或許可作為解方之一。她以四、五〇年代的寫作者為例,這些作者具有迥然不同的知識背景,也來自不同職業群,因而造就了獨樹一幟的作品。楊佳嫻認識的優秀寫作者中,有的投入彩券行的經營,有的在街頭販售雜誌維生。她認為在不同經驗與觀念的鍛造下,看待世界的方式將有更多可能性。
書寫是構造世界的方式,楊佳嫻重視「細節」的經營。正如同許多偉大作家不只是以作品的結構、格局之宏大出眾,他們從未忽略細節的意義。楊佳嫻在藝廊中,驚訝於畢卡索(Pablo Picasso)畫作所展現的高度寫實技術。原來對立體派大師來說,寫實能力實為幻想的重要基石。或如楊佳嫻喜愛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幻想中竟有著非常精細的寫實細節。深入《千江有水千江月》,也能發現作者構造現實的能力。例如小說中描寫的鄉下習俗與偏方,阿嬤囑咐貞觀,要以「番椒麵線」治癒大信的鼻塞,諸如此的微小敘述能使讀者更靠近作者筆下宏大的世界。
【延伸閱讀:譚光磊專訪 16歲啟航的奇幻之旅】
疫情時代的人們比以往更需要感知細節的能力。在鏡頭前授課的楊佳嫻,也嘗試解讀螢幕上與耳機中學生的眼神、語調與情緒。在設備與心牆之間,有時不免斷訊或碰壁;但她明白,只有持續地感應與連結,才能解除人與人的「封鎖」狀態,而這也是文學帶給我們的啟示。
大疫之年,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被改變了,人心也隱隱著透出對未來的不安。此時,透過文學、閱讀探尋一方平靜,是一劑良藥。「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講座,邀集不同領域的講者,分享閱讀與創作的啟蒙。講座活動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文房.文化閱讀空間、工三行銷共同規劃執行,並邀請資深出版人、且戮力推廣閱讀的木馬文化社長陳蕙慧擔任策展人,共同獻上文學之美,一探文學初心。
(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