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駐港韓國文化院藝術展 12位國家級藝術家作品登陸PMQ
韓國當代文化產業在亞洲備受注目,多位國寶級藝術家更是享譽全球,經常見於各國大型展覽中。為向公眾展示韓國當代藝術家豐富而多樣化的作品,PMQ即日起舉辦由駐香港韓國文化院等機構合辦《Ode to the Moon:吟風詠月 (음풍영월)》展覽,展出12位韓國當代國家級藝術家的畫作、相片、物品和工藝品,展露他們各人從同一角度出發去探索藝術和美學價值的心路歷程。
根據韓文字典中,「吟風詠月」(음풍영월)的意思指在皎潔的月光和涼風下題詩。引伸的意義指東亞哲學意念中尋找人類和大自然一起和諧地對話的完美一刻。另外,在時間和空間都完美配搭的一瞬間題詩(創作)可被理解為古今人類的先天傾向和最純潔的行為。本次展覽會分為三個區域:無盡宇宙(天),大地痕跡(地),和韓屋風景(人)。每個區域探索藝術家對不同韓式美學精粹的理解,它們打破了藝術與物質的界限去展示當代韓國美學中所傳承的傳統觀念。
Sky : 天
金德龍利用古木作為畫布,讓觀者在作品中感受大自然的溫暖。金氏更以傳統物料和繪畫文化歷史背景相聯的意象,探究當代韓國社會的力學。金永憲一直嘗試以傳統的韓國繪畫技法「革筆畫」展現電子信號的多樣性。藝術家用皮革筆刷快速繪畫,以連貫的筆觸在畫布上繪出猶如墨水般流動的多色條紋,令油彩融合並滲透到畫布中。李起助致力於白瓷的製作和研究,他的作品曾在韓國和多個國際展覽中展出,包括「韓國白瓷的現代轉型」個展、法國巴黎的「MAISON & OBJETS」以及美國的「費城工藝節」。
Earth : 地
金根泰試圖以單色畫逆轉老一輩的抽象藝術,令其名字經常與韓國單色畫運動聯繫在一起,通過深刻的哲學和美學研究,他一直尋求超越概念的極限。金善斗擅長以單一的視覺和運用傳統的韓國繪畫技法去表現人類和自然景象的和諧。作品中他不單只在韓國米紙上展示出水墨層疊交織的柔和,更以大自然中我們容易辯識的物件搭配對比度高的色彩去分享傳統水墨的親和力。金氏出色的作品為他嬴到不少的獎項。李康孝用三十餘年的時間竭力以自己的方式解讀韓國粉青沙器。他研發了像處理紙張一樣於陶瓷表面繪製水墨畫的創作手法,堪比四季風景畫。近期李康孝用陶土進行了行為藝術表演,製作大型盛器,然後用液化的陶土混合物潑灑,繪畫的印記激情而有力地留在盛器上,姿態栩栩如生。
Human : 人
陶藝家許庠旭主要運用韓國傳統粉青沙器技巧和釉雕技巧創作當代陶瓷作品。對許氏來說,作品中最重要的要素是表面設計和粉青沙器技巧。粉青沙器技巧是指在深色石器上塗上白泥漿釉和透明釉。許庠旭的粉青作品廣受韓國和各國陶藝愛好者的青睞。趙大用有「簾匠」之稱,指製造韓國傳統家具「竹」的工匠。竹簾製作不但具有原遠流長的歷程,更需要工匠的經驗和心血。單單一幅180厘米就需要用上三個月的時間。趙大用在1995年韓國年度工藝比賽贏得二十屆總統奬和政府行政大使奬。小盤長(製作小盤的工匠)金春植製作小盤的經驗逾60年,擅長製作羅州盤。羅州盤為小盤的一種,材料來自羅州種植的銀杏樹和櫸樹。製作羅州盤需時約60日,過程牽涉及10個步驟。最後一步以亮漆在表層重複塗抹7至8次。簡潔的外形配以優雅的線條,羅州盤展覽出木材的質感和紋路。金祐鍈是一位擁有多年經驗的攝影師,金氏利用拼貼方法和以木炭及油漆畫在攝影紙上,為拍攝雨中的影像創造了如幻象般的深度;另一個重大修改是利用絲網印刷將大自然的抽象影像印上亞加力板。金益寧是韓國陶藝界的先鋒,她的陶藝作品深受朝鮮白瓷的影響,其簡約和自然風格屢次為她嬴得奬項。在創作過程使用了古代的拋接技巧使金氏毋須加入人工元素,維持物料的天然性,令成品製作更靈活和更有效率。她採用獨特技法以顯露陶土的多樣性:既柔軟且堅韌,溫暖同時冰冷,歷久而具韻律。陶藝家朴星旭最新的作品系列「碎片」,靈感來自遠古時期人類把物件的碎片加入於陶瓷製作過程中,現時他主力生產及推廣粉青瓷器予廣大藝術愛好者。
【展覽地圖】
【展覽詳情】
名稱:《Ode to the Moon:吟風詠月 (음풍영월)》展覽
展期:即日至3月12日。
地點:中環PMQ元創方B座Hollywood 6至7樓
主辦機構:韓國國際文化交流宣傳協會(KOFICE)、駐香港韓國文化院、Soluna Art Group
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