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運動受害作家紀錄片《蕭軍六記》揭文革前後刻苦生涯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生於1907年,蕭軍的人生幾乎跨越了中國近現代史最為曲折的歲月。在動蕩中的中國出生,18歲從軍並開始寫作;到上海投奔魯迅,成為魯迅的弟子之一;抗戰爆發之後兩度赴延安,經歷了延安整風;接下來是49年之後反右和文革,79年平反到88年辭世。
文:宇宏 | 原題:「白雲原自一身輕」——《蕭軍六記》觀感

蕭紅從寫信求救到獲得蕭軍等人支援,終與蕭軍結成夫婦。二人從貧窮生活到獲得魯迅關顧而生計稍有好轉,卻又遇上種種周折,終決定分離。(《蕭軍六記》截圖)

蕭軍是一個作家,但是作家不是他人生的全部。在寫作的同時,他更用心的是坦坦蕩蕩地活著。在他波瀾起伏的一生中,他其實是在努力做自己,好也罷壞也罷,都是真心。

人是多麼的複雜啊。你看丁玲,周揚,看吳晗,看劉少奇。但人也可以非常簡單,比如蕭軍。蕭軍的私生女兒鮑旭東評價父親的一生是「坦蕩、磊落、真實、正直和不可扭曲的」在魏時煜的紀錄片中,完整地展現了蕭軍人生中坦蕩和磊落的一面。

蕭軍經歷文革身體受創,終得平反。(蕭軍肖像。《蕭軍六記》截圖)

無論是在講武堂軍營中的怒見不平,還是在延安整風中為王實味辯護,還有文革中堅決不落井下石。撇開那些緋聞逸事不提,那麼多受訪者,在古稀之年談論起蕭軍,都首先說到他的正直。如魏時煜導演在紀錄片結尾中寫到的,蕭軍就是那個在黑暗中還相信光明、相信正義的人。

Preview Screening: Dec 4,2021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蕭軍六記 試映會+討論 2021/12/4(週六)下午2:30-5:00pm http://cumassmail.itsc.cuhk.edu.hk/....../20211126/29012
看完魏時煜導演的紀錄片《蕭軍六記》感觸良多,忙不迭給周圍的朋友推薦。一個並不瞭解蕭軍的女性朋友,趕緊去網上搜了一下關於蕭軍的人物介紹,之後馬上抱怨道:滿網都是他和蕭紅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情故事嗎!以女性視角看蕭軍,他真的是一個蠻有爭議的人物。但魏時煜的紀錄片《蕭軍六記》卻可以讓人拋開這些偏見,給我們一個重新認識蕭軍的機會。
宇宏

人物紀錄片的創作有很多的難點。一方面,關於蕭軍的記錄浩如煙海,蕭軍自己也留下了大量的日記和傳記。如何從豐富的史料中找到要表達的故事敘事,相信每一個導演都經歷過這種被史料淹沒和掙扎的過程。另一方面,由於歷史原因,大量的文字紀錄相對應的是非常少的影像資料,這對於紀錄片的視覺呈現也形成了非常大的挑戰。

蕭紅1942年在香港逝世。(蕭紅肖像。《蕭軍六記》截圖)

值得慶幸的是,魏時煜導演的作品比較完美地完成了故事和視覺呈現。片中大量地使用了蕭軍生前演講的錄音作為旁白,也非常幸運地採訪到了很多倖存者、歷史研究者以及傳記作家。

同時,仰仗於魏時煜導演常年對胡風、王實味以及蕭紅等人的研究積累,故事敘述做到了準確流暢;在錯綜複雜,龐雜的人物關係中,理出來清晰的蕭軍的人生軌跡。 在視覺表達上,魏時煜導演創造性地運用了很多繪畫,和舊的照片一起呈現起來自然流暢不違和。整體而言,這是一部尊重歷史、客觀敘述(難得的克制)內容豐滿的人物紀錄片。

記錄胡風、王實味、蕭紅之後

魏時煜導演似乎是蕭軍紀錄片的天選之人。拍紀錄片的人通常會有一種「冥冥之中,命中註定」的感受。魏時煜在蕭軍之前,已經成功製作了關於胡風的紀錄片《紅日風暴》,關於王實味的《王實味:被淹沒的作家》,以及《跋涉者蕭紅》。經年積累的研究和學識,似乎都在等待在《蕭軍六記》這部紀錄片中綻放。

章詒和欣然為《蕭軍六記》題寫片名,並建議魏導演堅持去拍文人。她的下一部作品,會是丁玲、張愛玲?或者林語堂?聽說她都有收集一些資料。非常期待。

(文章段落次序經編輯調節。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