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余振球編導《夢綣塘西》 融入探戈音樂重現塘西歌藝流韻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每一個人都經歷過追夢的歲月,有些人會滿懷希望,努力想方法達成夢想;有些人卻慨嘆時不予我,把夢想視為奢望。夢想既然不是嗟手可得的東西,它可以是人努力向上的盼望,亦可淪為求而不得的慾望,在實踐夢想的過程中,始料不及的際遇或迫於無奈的抉擇,往往考驗人性為實踐理想可以犧牲付出多少?

音樂舞台劇《夢綣塘西》以二十年代香港基層際遇為背景,看看人浮於事的年代,人在「做夢」與「擁有」之間可以做怎麼?

文:賴家俊
攝:賴家俊、受訪者提供

左起:《夢綣塘西》演員梁景堯、編導余振球、演員麥紫筠

音樂舞台劇《夢綣塘西》以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石塘咀為背景,訴說紙醉金迷的塘西歲月,窮書生阿寶和「琵琶仔」珍珠女的浮沉際遇。導演余振球表示,追夢永遠是人類永恆慾望,可是究竟追夢是怎麼?原來追夢過程中,付出和犠牲是兩件不對等的事情:

「追夢其實是在做等價交換,不論最終是否能達成夢想,追夢期間往往面對一些始料不及的抉擇,讓人要犧牲自己心愛的東西。」

【劇情簡介】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石塘咀,紙醉金迷,女人為了生活販賣身體,對愛情與自由,卻是身不由己。天一寨「豆粉水」阿寶(梁景堯 飾)與「琵琶仔」珍珠女(麥紫筠飾)兩情相悅,幾許掙紮,珍珠女仍難逃被客人糟蹋的命運。阿寶為救愛人,不惜放棄大好前途。1925年,大型工潮由上海席捲廣州及香港,一切繁華頓如泡沫爆破。動蕩的時代,愛與夢如幻似煙,既抓不住,亦忘不了。

導演余振球三十年前以編劇身份寫作《夢綣塘西》劇本(當年劇目為《夢捲塘西》),三十年後兼任導演,遙常當年寫作之時互聯網未普及,寫這個有關二十年代香港的故事,他要往圖書館翻報紙揭舊書,尋根究柢尋找昔日塘西歲月的風流餘韻。

「當年找到資料,有塘西老舉(老舉為舊日廣東人對女性娼妓之稱)因為人紅賺到錢,自資拍電影讓自己做女主角,而當年石塘咀有『花國小姐』選舉,每屆分別選出花國皇后和花國歌后,是當時全港關註的選美和選歌后活動,這些角色我也放了在這個故事中。」

《夢綣塘西》舞台劇海報。

讓詞曲突出角色個性

三十年前劇本誕生時,香港的音樂舞台劇仍未成熟,余振球有感在講究妓女歌藝的塘西年代,故事缺乏音樂元素是極大遺憾,這次自己身兼導演,決定為故事添上音樂劇元素,找來劉穎途作曲,張飛帆填詞,希望詞曲能突出演員、樂器和音樂間的個性關係,讓曲詞成為表達演員經歷起伏的重要媒介。

知悉這次舞台劇以「慾望」為主題,音樂總監劉穎途決定引入Tango(探戈)元素。「Tango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於阿根廷出現,我不確定是否已傳到中國,但Tango的風格十分適合表達『慾望』這主題,我希望舞台編曲首要是捉緊故事內容,而不是先講Style。」他表示香港是華洋雜處,中西文化交流之地,所以透過中西樂交融來編排這次演出的音樂,劇中會有二胡與Tango的交融,亦會以歌劇(Opera)來塑造花國歌后這角色,突出香港文化特色。

角色出身決定眼界

故事主角珍珠女(麥紫筠 飾)和阿寶(飾 梁景堯),二人出身懸殊,卻為生活而在塘西相遇。阿寶為名官校出身基層,有機會接觸洋人和上流同學,夢想出國留學,於是選擇留在妓院做粗活,搵快錢賺學費;珍珠女自小為妓院收養做琶琶仔,自小學得能歌善舞,等候而笄之年待價而沽,一生如何看似早已注定。

「珍珠女由細到大在妓寨長大,她遇到阿寶後眼見他出身好有資格追夢,自己縱然心有所想,但會猶疑自卑,嫌自己的出身不好不配有追夢。」麥紫筠表示,與阿寶相遇給了珍珠女極大的啟發,也帶來糾結,為追尋夢想是否值得放手一搏?梁景堯表示,二十年代是一個十分純粹的年代,資訊不發達讓阿寶對外國升學有更大想像,給他極大自信去追夢,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抉擇和犧牲,也為這個角色帶來改變。

談及演出音樂劇,梁景堯表示音樂好像讓演員多了一種語言,在這個劇情縱橫交錯,讓人感到沉重的故事,不同的音樂旋律有助觀眾投入角色心境和想法,角色在不同背景下為同一首歌作不同演繹,也可為觀眾帶來衝擊。對麥紫筠而言,過往多演出偏向西樂的音樂劇,這次演出融入二胡、古箏等多種中樂元素,她笑言要一改西樂唱腔,是難得新嘗試。

不信命運,也信際遇?尋常百姓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掌控自己人生?

【演出地圖】

【演出詳情】
名稱:夢綣塘西
地點: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
日期:26-28.11.2021(6場演出)
時間:3PM & 7:30PM
票價資訊請參閱官方網站

演員:
麥紫筠、張國穎、柯映彤、梁景堯、葉興華、劉亭君、麥靜雯、黃思緣、羅卓菲、歐陽豐彥、王卓明、郭俊傑、文傑聰、馬肇麟、黃溥然、翟紫筠、余詩穎、張妙妙、孔君蔚、趙浩然、杜雋饒、吳榮燊、楊竣淘、楊溢淙、李家謙、陳慧仙、勞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