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義踏入影圈前的香港足球與工業|李德能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簡單認識過當時球壇的各路人馬,讓我們回到50年代,再看香港的足球故事。當時,正值歐美國家紛紛從二次大戰中復原,生活要重建,對各式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自然大增,當時,市場開放,貨暢其流,適逢香港有大量年輕人口和工業家從內地湧入,南下的資金和技術配合廉宜的人力,成為製造業的有利條件,加上香港產品出口到大不列顛地區享有關稅優惠,正是天時、地利加上人和,就推動了香港輕工業自60年代開始起飛。
文:李德能 | 原題:香港足球的興替 | 來自《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三聯書店)

以英資為主的各種企業,生意越做越大,亦衍生出一批企業球隊,最著名的首推怡和,70年代初,怡和平地一聲雷,成為班霸級勁旅。此外,還有通訊業龍頭的電話和大東,以及為港島提供電力的港燈,就連英資背景,做國際航運生意的老牌公司鐵行輪船(Peninsular & 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都搞起球隊來。1972年鐵行與精工攜手升上甲組,由姚卓然掌帥印,堪稱實力派,著名快翼施建熙就是鐵行的自家出品,及後他伙拍馮志明,成為有名的「雙翼齊飛」組合,也是我兒時喜歡的一對拍檔,我少年時踢左翼,或多或少亦是受「崩牙熙」影響(禁不住懷緬童年,幸勿見怪)。

九巴曾經進軍甲組?

至於華資本土企業球隊,歷史悠久的九巴和星島應該是兩大代表,星島在戰後第二個球季(1946/47)就成為聯賽和銀牌雙料冠軍,之後一季,九巴亦進軍甲組。九巴陣中的甲組和預備組球員都在公司任職,由站長、稽查、售票員以至拉閘員都有,因才任用,由於巴士公司規模大,工種多,吸納能力強,成為組軍的優勢,形式跟當時日本常見的企業體育隊伍相似,及至職業足球年代,還有保濟丸、佳寧、麗新和菱電等都是以公司名稱作為球隊旗號,但球員已經不再在公司上班,而是全職踢波。

企業搞足球是有利亦有弊,以怡和為例,除了大手投資組織球隊之外,還照顧到球員的職業發展,像黃文偉、葉尚華、陳鴻平、龔華傑等一眾大將都在怡和不同部門任職,對他們日後退役轉型是有幫助的。不過,企業投資亦往往是由於個別老闆的個人喜好,不穩定性相當高,儘管怡和戰績理想,但在甲組角逐的日子,亦不過是短短3年。

缺少營運球會的人材和架構

這類球隊的另一問題是缺乏經驗和專業基礎,像曇花一現的菱電,同樣有大展拳腳的氣勢,但球隊缺少營運球會的人材和架構,管理層倉促成軍,結果由乙組到甲組,兩年間就淡出了。相比於體育會球隊,企業隊更難長期維持。

+4

在製造業最蓬勃的日子,原子粒收音機、假髮、膠花、製衣等工廠百花齊放,勞力需求大,每班工時長達10至12小時的情況很多,甚至一日分成兩班或者3班,全天不停生產都屬常見;60年代初亦是香港史上的嬰兒出生高峰期,大量外來人口加上高生育率,導致1951至1967的16年間,香港人口幾乎翻了一翻,達到380幾萬人,由1967至2020年的53年間,人口才接近再翻一翻,可見當時人口增長有多快。非常年輕的香港人口不但提供了大量愛踢波的青少年,亦令到教育系統吃不消,讀書升學不容易,小學畢業成為很多人受教育的終點。

正由於學校供不應求,中小學校普遍實行上下午兩班制。如是者,每日下午,早班工人收工,酒樓茶室午市後休息,上午班學生放學,形成大量市民下午有空閒時間,睇波和睇戲就成了熱門消閒選擇,我們這一代,「跟老豆去花墟睇波」是不少人的共同經驗。

連平日下午都可以安排甲組比賽

電影方面,一個60年代,香港就生產了2,200部電影,平均每年超過200部,粵語片之外,還有國語、潮語甚至廈門語電影。免費電視亦在1967年誕生。那些年,社會對廉價娛樂的需求很大,所以在荔園創辦10幾年後,香港還可以支持多一個平民遊樂場,位於新蒲崗彩虹道的啟德遊樂場在1965年開業,地點在我家附近,內設電影院,入場費包電影任睇,我小時候能夠多看西片,都要多謝啟德。

足球是當時主要娛樂之一,自然亦相當蓬勃,連平日下午都可以安排甲組比賽,幾千人在花墟球場(即警察會球場)睇波是件平常事。在香港製造業最蓬勃的日子,各行各業都搞波,甲組聯賽在1970/71球季擴大到由14隊角逐,同一規模維持了4個球季,這段日子,球隊的類型亦最多元化。

1972/73球季甲組聯賽(14隊)
體育會隊|東方、南華、東昇
地區隊|元朗
公司企業隊|精工、鐵行、星島
紀律部隊|警察、消防
公用事業隊|巴士、電話
私人組隊|加山(50年代由車房技工自發組成)

足球明星和影視明星都是星,同樣廣受歡迎,所以跨界別的例子並不罕見,數波、影、視跨界別最早的例子,可能是國腳侯澄滔和門將雷煥璇,兩位都是高大威猛,演出的電影不少。

是明星足球隊還是足球明星隊?

踢而優則演,當然不是香港獨有,資深球迷大概會記得1981年有套荷里活大製作叫《勝利大逃亡》(Escape to victory),由球王比利(Pele)、卜比摩亞(Bobby Moore)、亞迪尼斯(Osvaldo Ardiles)等球星聯同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和米高堅(Michael Caine)等巨星合演,講述一班足球員怎樣利用一場足球比賽,巧妙地逃出納粹德軍的集中營,綽頭十足。

其實早在1955年,香港就有7位當時得令的球星合作擔綱演出電影《蠻女鬥七雄》,由任護花導演,除了侯澄滔,還有姚卓然、高保強、陳輝洪、劉儀加上司徒文和司徒堯兩兄弟。球星們將包租婆的冷球當波踢,邊唱邊踢,大演功架。有人認為製作靈感是來自1954年的荷里活音樂劇電影《脂粉七雄》(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綽號「倉魚」林尚義的當年

對於較年輕的球迷,更加熟悉的例子相信是綽號「倉魚」的林尚義了,他演出電影近百部,球員之中堪稱首屈一指,不過,「阿叔」踏入影圈是90年代的事,多少是得力於1990年的亞視世界盃,林尚義和黃霑的組合一炮而紅。

+4

1967年,免費電視出現,亦不時見到球星的身影,除了葉尚華由球星變身為電視明星之外,張國強亦由球場跑到鎂光燈下,主持兒童節目,之後再躍上銀幕,他主演的新浪潮電影《點指兵兵》,叫好叫座。屬於殿堂級的張子岱就曾經客串無綫電視劇《足球王后》。當紅外援「耶穌」居里(Derek Currie)亦應邀客串由許冠文、許冠傑擔綱的皇牌搞笑節目《雙星報喜》。

在這段大約30幾年的黃金年代裡,足球不但本身有高度的產業價值,更加可以為其他娛樂事業增值,正值壯年的球迷或許都熟悉80年代先後出現的精工八二和南華八四,都是廣為人知的明星球迷會,之後更加擴大為明星足球隊,成為足球界融合娛樂圈的最佳產品。

精工是個成功個案

隨著社會慢慢走向小康,香港製造業有了不少自己的品牌,社會對消費品的內部需求亦大了,於是借足球打響商品名聲,創造協同效應的模式亦逐漸形成,不惜工本的精工花了3年時間升上甲組,瞬即打造成一隊人氣極高的豪門巨型班,不但成了球迷新寵,也令到來自日本的精工錶成了名牌。

精工是個成功個案,是借助足球創造商業價值的最佳典範,之後新興的電子辭典快譯通亦有效地通過足球為一個新品牌建立市場領導地位。及後以商業品牌冠名球隊的個案還有不少,不過,真正能夠帶來顯著品牌效應的例子並不多。

社會發展的下一波是製造業北移,令香港經濟狹窄化,漸漸集中於服務業,特別是地產、金融和旅遊,香港再沒有響噹噹的本土品牌了,區域性的經濟發展衍生了大中華的概念,令香港市場的規模和影響力變得細小,加上香港回歸成為定案,英國人逐漸離開,不少老牌英資公司被華資併購,愛好體育的企業因而減少了,足球要吸引商業資源亦較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更艱難,但同一時間,世界性的足球商業化令球員身價暴漲,曾幾何時,香港可以付出比歐洲球會更吸引的薪酬條件,將高質外援帶來香港,但進入90年代,再難見這種豪氣了,不但星光變得黯淡,星味不再,外援質素亦一蟹不如一蟹。

香港足球不缺有心人

踏入新世紀,更加連湊夠球隊參加聯賽都有困難,降班的不願留,升班的不願升,遇上二合在2001年退出球壇,足總唯有開放甲組聯賽,讓內地和外地球隊參與角逐,最早來港的是2001年的香雪製藥,之後有日之泉、有來自東莞的南城地產和聯華紅牛、有來自成都的謝菲聯、日本的橫濱FC香港以及最近期的富力R&F,在眾多外來球隊之中,富力R&F應該是暫時辦得最有聲有色的一隊。

跟製造業蓬勃的那些年相比,現在香港人的生活形態趨向多元,由於工作時間長,娛樂消遣選擇多,足球作為一種舊產品,又沒有甚麼新賣點,競爭力自然大不如前,要吸引一大群人購票入球場變成一件困難事。

早在80年代初,香港足球的盛況已經開始轉弱,到80年代中,一陣淡風慢慢吹起,引發連鎖反應,形成球市通縮,投入本地足球的資源大減,再難有良好土壤讓年輕球員成長,高質本土球員漸漸供應不足,高質外援球員的身價又難以負擔,力圖谷底反彈,談何容易,過去20多年香港足球的滑波,除了源於足球圈本身的種種問題之外,相當程度上亦是社會和經濟變化的結果。

雖說足球長期不振,但對香港足球不離不棄的有心人卻依然不缺,有人為百多年港足歷史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和整理,編撰成書,又有人成立香港足球歷史研究組,這些都是本地波的生命力。不過,今天的香港足球的確是血氣虛、身子弱,要固本培元,就要對症下藥,想再打造一個健康的體系,先要對香港波走過的歷程有個全面了解。

香港足球的盛與衰,都與社會發展有分不開的關係,也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要重新站起來,自然需要多管齊下,香港經驗告訴我們,足球最興旺的日子,是最多行業、最多不同階層參與的日子,今日面臨的困境,儘管誰都沒有一服萬應靈丹,但可以肯定的是,多一份關心,多一人討論,多一點參與,都會是振興香港波的能量。

(《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選載之二,全文完。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經三聯書店授權轉載,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書名|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 作者|李德能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2020.09

書籍簡介|「本地波仲有得搞嗎?」這是不少香港球迷心中的疑問,也是資深足球評述員李德能很想提供答題的問題。為此,他提出了一份不一樣的「香港足球綠皮書」,跟大家分享他對香港足球多年來的觀察所得到的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總結與建議。

作者簡介|李德能,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畢業,傳媒工作由財經新聞開始,因緣際會,加入香港電台擔任編劇及廣播劇演員,及後兼任體育節目編導,自此與體育結下不解緣。 10歲開始成為球迷,到26歲執起話筒,成為足球評述員,由本地波到各國聯賽及國際大賽,從電台到電視台,曾經主持及評述6屆世界盃、4屆歐洲國家盃以及6屆奧運會。除了傳媒工作,亦曾任香港體育學院體育資訊及公眾事務經理,現任香港賽馬會公司品牌高級經理。著作有《金牌背後》、《逆風而上:李麗珊》及《人生一場波:上半場精華》。

書名|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
作者|李德能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