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別墅萬金油花園名園利園遊樂場逐個數|形塑香港的旅遊文化史
1918年,有商人趁遊樂場供不應求的商機,在北角七姊妹一帶興建名園遊樂場。與太白樓的方式不同,名園佈置得宜,地方廣闊,運動器具應有盡有,主事者仿照上海「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的辦法,吸引了不少遊客。
文:阮志 | 來自《從荒岩到東方之珠——形塑香港的旅遊文化史》(三聯書店)
名園因建築新式,又兼有太白樓及愉園的射擊場等遊戲,而且位置近海,暑熱時涼風習習,遊客人數在太白樓與愉園之上,電車公司亦增闢了名園路線。加上太白樓因人事關係停業,愉園亦因生意冷清而宣佈結束,只餘下名園一家,更集中了遊人如鯽。但後來,名園亦因位置偏遠及遊藝不多,入場人數不理想,無利可圖而在1930年代初結束營業。
【作者其他文章:樟園愉園太白樓遊樂場......香港樂園歷史】
名園停辦後曾作聯華影業公司片場。1937年,鐘聲慈善社徵得名園主人同意,免費借用此場地,舉辦「萬善緣勝會」,為潮汕水災賑濟及追悼死難同胞,廣州四鄉、澳門、中山各方人士亦來港參加,僧人道士由國內名山禮聘來港,本港各方居士林全體報效,經壇也有20多處,盛況空前。在第二日開壇後,天文台掛起九號風球,當時未及收拾旙杆及竹棚等設備,本以為會全部被颱風吹翻,豈料翌日雨過天青後,主事人發現長旙塔頂依然屹立不倒,其他大小棚也原封不動,惟有地方神撲倒地上,最後勝會仍籌得十幾萬元賑災,可算是一個奇蹟(黃燕清編:《香港掌故》,1959)。
另一個著名的遊樂園是位於大坑的虎豹別墅,1930年代由緬甸華僑商人胡文虎興建,樓高三層,其裝飾藝術風格反映當時本地流行的設計,並糅合了中西藝術特色。別墅本身屬私人府第,不對外開放,但別墅旁的萬金油花園則公開給市民參觀。園內有大量彩色塑像、假山、石洞、景觀,以及中國民間傳說、佛教和道教故事的壁畫。遊人可以攀上塑像及假山,穿越石洞,與神像合照,從壁畫的神話和歷史故事場景中,認識中國傳統的孝悌忠信思想。當時由於娛樂場所不多,不少家庭在假日愛到萬金油花園遊玩,成為香港市民的集體記憶一部分(萬金油花園在戰後繼續開放給市民參觀,直至1998年有發展商計劃重建。由於萬金油花園在數十年間不斷翻新景物,建築價值不高,最終各方決定只原址保留虎豹別墅和它的私人花園,萬金油花園則在2001年關閉,拆卸重建)。
利園與利園山的開發
港島東區一直有新的遊樂場出現,曾是香港遊樂場最密集的地方。1920年代,利希慎購入位於東角(今銅鑼灣)的渣甸山土地,改名利園山,依照山勢,於1923年開闢成利園遊樂場。
利園設有劇場、映畫院、遊樂場、酒樓餐廳等,蔚為美觀,是香港最大型的遊樂場。入口處為一斜坡,可供車輛出入,右側有樓梯而上,娛樂包括粵劇、電影、幻術、國技及唱女伶等節目;有獎遊戲有風槍射擊場、飛鏢場、擲藤圈、猜謎;兒童遊戲則有鞦韆架、騎木馬,入場每位2角,因遊藝豐富,許多名園的遊客亦被吸引到利園*。
當名園結業後,利園更成為唯一一個娛樂消遣地,大受普羅市民歡迎,生意進入黃金時期。利園雖然在1931年關閉,但仍會在特別時間開放舉行活動,如在1932年,一個在利園舉行的慈善遊藝會舉行煙花匯演,並有名家齊集利舞臺,為賑濟上海的災民出力(《香港工商晚報》,1932年4月10日)。在利園正門右邊曾建有一個規模較小的「東區遊樂場」,二次大戰後停業,並改建為樓房( 《香港百年史》,121-123頁)。
* 陳世豐:《遊樂場興替史》,黎晉偉主編:《香港百年史》(1948初版)(香港:心一堂,2018),121-123頁。
(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書名|從荒岩到東方之珠——形塑香港的旅遊文化史
作者|阮志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2021.07
作者簡介|阮志,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新會,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榮譽副研究員、理工大學中國文化系客席講師,多年來對香港歷史、文物及民俗文化進行研究,包括新界宗族、邊境禁區村落、客家文化、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歷史及旅遊文化史等,著有《越界:香港跨境村莊及文化遺產》、《入境問禁:香港邊境禁區史》及《中港邊界的百年變遷:從沙頭角蓮蔴坑村說起》,編著有香港天主教歷史研究專書及論文多篇。
內容簡介|旅遊業是香港經濟四大支柱之一,香港的文化和社會變化,與本地旅遊業發展不可分割。開埠初期,西方人對香港的印象普遍惡劣,視為一個氣候不佳、自然資源匱乏、危機處處的荒島;一百年後,二戰結束,香港著力發展旅遊業,其殖民地背景吸引了很多對神秘東方有憧憬的外國遊客,漸漸得到購物天堂、美食天堂、東方之珠的美譽;來到現代,香港也開發人文旅遊的資源,郊外風光、文物古蹟不一而足,展示了香港旅遊業的多元化和與時並進。
本書是首部有關香港旅遊文化史的專書,旨在探討自開埠至九七回歸,香港作為旅行目的地的歷史發展、文化與經濟相關的行為。從殖民地早期至二戰,旅行的各種發展形式如長途、短途、本地遊、僑居和遷移等,加強了西方人和中國人之間的社會和文化交流。戰後,香港旅遊的進一步推廣及產業化,除了帶動經濟發展外,亦有助殖民地政府為香港樹立國際現代化的城市面貌,加強了香港人的本土化和身份認同。
香港人以文物、商業成就和東西方文化的並列,建構歷史及重拾「正面」記憶。業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旅遊活動,使城市的文化走向本土發展,進一步讓香港獲得國際認可,帶動了以中西文化並存的都會發展歷程。
【延伸閱讀:屯門歷史|杯渡庵、青雲觀與青山禪院歷史|蕭國健】
【延伸閱讀:石籬遊樂場珍貴照片再展出】
【閱讀世界:世界閱讀日專輯】
【虛擬書室:上網打書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