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園愉園太白樓遊樂場......香港樂園歷史|形塑香港的旅遊文化史
大約在20世紀初,當時有紳商認為,香港這個現代化的都市人口眾多,興辦娛樂事業不應只局限於專演粵劇或專放映畫片(電影)的戲院,故計劃建造一個規模宏大的遊樂場,除了映畫片外,還有富娛樂性的遊戲,以吸引更多客人。但是興建一個遊樂場,必須有廣大的地段、優美的環境及大量人力物力,由於未能解決有關問題,故計劃一直擱置。
文:阮志 | 來自《從荒岩到東方之珠——形塑香港的旅遊文化史》(三聯書店)
1910年代,黃泥涌道的樟園曾是商人林景洲的一座私人別墅,依山而建,環境幽雅,規模雖小,但陳設簡潔,佈置得井井有條。
園主十分好客,每逢週末或公眾假期,常常約友好到樟園遊玩,舉行雅集、吟詩、猜謎、下棋及酧酒等活動,有朋友勸主人索性將遊樂園公開,一方面可與眾同樂,一方面又可帶來收益。因此,園主首先整頓園內環境,加設石桌石凳,並購備酒水餅食,以應遊客需要。
初時到樟園遊玩的多為新交舊好,或經熟人介紹,後來也有不相識的客人前來。樟園雖然不是正式的遊樂場,但可算是香港遊樂場的雛形,開創先河。
後來,有商人見樟園受歡迎,也在今養和醫院的位置興建了愉園。愉園的面積較樟園大幾倍,設計較天然,種植了很多花卉,亦有人工堆砌的盆景石山、亭台樓閣。園方亦兼營酒樓食肆,價格便宜,與外間的小酒家相若,客人均遊興甚高。
每逢炎夏,愉園遊人眾多,倍覺擁擠,電車公司為利便遊客,特設「愉園」一站,派電車來往。愉園結業後,該站仍維持了一段短時間。
樟園及愉園後來都被批評為「遊閒有餘,樂則不足」,遊人日漸稀少,兩者都在1920年代初結業。
有些娛樂商人為了應付遊人新的要求,在1915年8月24日於西環堅尼地城開設太白樓遊樂場(《香港華字日報》,1915年8月2日)。太白樓舊址現成為了太白臺住宅區,但當年此地曾有「玉樓天半起笙歌」之譽,主人就地取材,利用蜿蜒的山形,建成亭台樓閣,種植奇花異卉,搭蓋大戲演棚,還設有舞台戲、音樂亭、唱書台、練靶場(射擊場)、鞦韆架、滑凳子、木馬園(迴轉木馬)等。最為一般文人雅士歡迎的是打燈謎、敲詩鐘、圍棋、即席揮毫諸般遊藝。
↓↓↓圖集:電車歷史↓↓↓
遊樂場的池塘有舢舨十多艘供人租用,還設有食肆,提供咖啡奶茶及中西餅食,亦有鹵味小菜可供下酒。因為太白樓雅俗共賞、老少咸宜,遊人眾多,電車公司為應付交通需求,亦在晚間加派車輛行走西環。太白樓開業後,愉園的遊客人數大減,為了抗衡,在場內增設射擊場及猜謎等有獎遊戲,又在報章刊登廣告招徠。愉園及太白樓曾各踞東西,成為香港兩個消閒好去處,惟隨著遊人後來轉向東區一帶遊玩,西環變得較集中成為住宅區,故太白樓最後經營至1924年便關閉。
(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書名|從荒岩到東方之珠——形塑香港的旅遊文化史
作者|阮志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2021.07
作者簡介|阮志,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新會,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榮譽副研究員、理工大學中國文化系客席講師,多年來對香港歷史、文物及民俗文化進行研究,包括新界宗族、邊境禁區村落、客家文化、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歷史及旅遊文化史等,著有《越界:香港跨境村莊及文化遺產》、《入境問禁:香港邊境禁區史》及《中港邊界的百年變遷:從沙頭角蓮蔴坑村說起》,編著有香港天主教歷史研究專書及論文多篇。
內容簡介|旅遊業是香港經濟四大支柱之一,香港的文化和社會變化,與本地旅遊業發展不可分割。開埠初期,西方人對香港的印象普遍惡劣,視為一個氣候不佳、自然資源匱乏、危機處處的荒島;一百年後,二戰結束,香港著力發展旅遊業,其殖民地背景吸引了很多對神秘東方有憧憬的外國遊客,漸漸得到購物天堂、美食天堂、東方之珠的美譽;來到現代,香港也開發人文旅遊的資源,郊外風光、文物古蹟不一而足,展示了香港旅遊業的多元化和與時並進。
本書是首部有關香港旅遊文化史的專書,旨在探討自開埠至九七回歸,香港作為旅行目的地的歷史發展、文化與經濟相關的行為。從殖民地早期至二戰,旅行的各種發展形式如長途、短途、本地遊、僑居和遷移等,加強了西方人和中國人之間的社會和文化交流。戰後,香港旅遊的進一步推廣及產業化,除了帶動經濟發展外,亦有助殖民地政府為香港樹立國際現代化的城市面貌,加強了香港人的本土化和身份認同。
香港人以文物、商業成就和東西方文化的並列,建構歷史及重拾「正面」記憶。業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旅遊活動,使城市的文化走向本土發展,進一步讓香港獲得國際認可,帶動了以中西文化並存的都會發展歷程。
【延伸閱讀:石籬遊樂場珍貴照片再展出】
【閱讀世界:世界閱讀日專輯】
【虛擬書室:上網打書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