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ummer's End|如果在1986年的香港,有一對相戀的女生

A Summer's End|如果在1986年的香港,有一對相戀的女生
撰文:唐晉濱
出版:更新:

《A Summer's End 夏天的一天 — 香港 1986》(下稱《A Summer's End》)去年3月推出英文版,大受好評,於 Steam 上保持最高級別的玩家評價「壓倒性好評」。遊戲剛於7月新增中文版,包括粵語、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讓玩家可以用原汁原味的方式感受這個香港故事,亦令遊戲成為為數甚少的粵語文字 AVG 遊戲。

《A Summer's End》插畫(“A SUMMER'S END” ORACLE & BONE CREATIVE)
《A Summer's End》插畫(“A SUMMER'S END” ORACLE & BONE CREATIVE)

《A Summer's End》由紥根溫哥華的二人團隊 Oracle and Bone 開發,創辦人兼成員為 Charissa So 與 Tida Kietsungden。這次是團隊的首部作品,融合了探索性別認同與傳統家庭價值的主題、香港的一代回憶,以及八十年代的美學。

《A Summer's End》宣傳片:

回溯酷兒與女性自主的故事

《A Summer's End》是關於 Michelle 與 Sam 兩個女生之間的感情故事。當年的香港對同性戀接受的程度,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語,甚至連「LGBT」這詞仍未誕生。開發團隊指那個年代必定有一群性別認同與性傾向都異於傳統價值的人,但礙於社會主流思想無法好好表現自己,更難在香港的流行文化之中看到關於她/他們的故事。團隊希望透過《A Summer's End》,彌補八十年代的這個空缺。

《A Summer's End》插畫(“A SUMMER'S END” ORACLE & BONE CREATIVE)

在性別認同之外,《A Summer's End》亦是一個反思傳統(尤其在家庭上)對於女性觀點的故事。團隊參考過三十年代的中國電影《新女性》,亦援引在經濟與婚姻上都自主自決的「自梳女」歷史,旨在點出社會對於女性的「職責」、應該做什麼或不應該做什麼的問題。雖然已到了廿一世紀的二十年代,但不論是全球的酷兒社群(例如「出櫃」的沉重壓力)以至廣大的女性(職場與家庭崗位),仍然在跟「女性應該如何」的觀念鬥爭,《A Summer's End》希望支持她們,為她們的故事發聲。

《A Summer's End》遊戲截圖(“A SUMMER'S END” ORACLE & BONE CREATIVE)

香港:存在暗湧的黃金年代

《A Summer's End》是一個香港故事,遊戲中呈現的是往昔的香港——1986年那個充滿動感、已成為世界城市的香港。那一年兩鐵還未合併,地鐵港島綫剛開通不久,遊戲中亦表現了至今仍是港島特色的電車、喧鬧的旺角,與恍如香港後花園的西貢。

《A Summer's End》遊戲截圖(“A SUMMER'S END” ORACLE & BONE CREATIVE)

當年的香港充滿力量,社會流動性強,「獅子山下」精神仍然適用,至少大家都仍相信。另一方面,那年頭《中英聯合聲明》剛簽署未久,在經濟的榮景之下,香港人感覺政治前景晦暗不明,漸漸衍生出移民潮,亦因此有了當年陳慧嫻《夜機》的愁緒。這些心情都融入在《A Summer's End》遊戲故事之中,若玩家親身經歷過那時的香港,或會在進行遊戲期間喚起那段回憶。

只屬八十年代的美感

今天,上世紀的八十年代被次文化圈子(例如音樂中的 synthwave)奉為永遠的黃金年代,有著特別的位置。電視的普及與錄像媒介的興起,全面爆發出一個視覺的世代,卡式帶、VHS 錄影帶,黑膠碟與雷射碟(LD)變得流行,亦產生了一套特有的美學。

Oracle and Bone 團隊表示自己並不想單純用八十年代香港作為遊戲視覺的外皮,而是希望盡力重現八十年代香港的面貌。團隊形容八十年代為「過度的十年」,這個時代女性的美,可以性感但不低俗、色情,亦不帶有「物化」與淪為工具的感覺,Michelle 與 Sam 身上就帶著這種美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9LEsr4OLPw

團隊美術 Tida 的插畫,充分捕捉到屬於八十年代香港的美。團隊為梅艷芳的時裝觸覺著迷,但並不只有(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依然)非常誇張的闊肩膀西裝,她們花盡力氣才摸索出一種人物服裝與美術表現的風格,在精神上繼承到八十年代,但又兼顧到具說服力的日常感。

正如團隊自己所說,遊戲的整體氛圍都受如《城市獵人》的八十年代日本動畫影響。那年頭日本在文化上已經成為香港學習與模仿的對象,兩地的人們都對於都市生活抱有一種由衷的享受與沉醉,盡情工作與玩樂。這種態度滲透到《A Summer's End》的每個角落:文案的用字(例如「壞女孩」)以及文字設計,都呼應八十年代的雜誌與動漫畫;場景使用的霓虹燈不再必然跟 cyberpunk 扯上關係,桃紅色是香港街道景觀的自然色。

配合節日主題的《A Summer's End》插畫:

《A Summer's End》推出一年多以來,讓全世界的 LGBT+ 遊戲社群認識到八十年代的香港,而對於身處香港的我們,這遊戲有特別的意義,多了一份懷舊之情,或鄉愁。

《A Summer's End》遊戲官方網站:https://www.asummersend.com/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