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為自己喜歡的東西發聲 香港zine浪潮
可以說句,zine(獨立誌)是全球共通的語言,不論大小國家,總會找到屬於當地文化與性格的zine。近年,香港的zine風氣也吹得愈來愈盛,不少人投身參與製作行列,為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相信的價值發聲,現今主流紙媒的寒冬,反突顯這類獨立製作的旺盛。我們從製作、零售,以至策展等不同角度,重新審視這小型獨立製作,在自主精神背後的種種價值與取向。
攝影:林振東
於2015年成立的獨立出版社Book B,是著名的港產zine售賣點,其於深水埗大南街地下之門市兼咖啡廳,是跟LAB by Dimension Plus HK共同經營的common room & co.,內有立體打印機、雷射切割機之類關於手作及maker的工具,亦有打孔穿線的製書設備,閣樓為展覽廳,無疑是個適合文藝創作人士落腳的地方。
一人開始 眾人參與
「起初Book B沒想過開書店,我們本來打算只做出版社,最多開一個小型圖書館,但香港很難存在一個地方不做買賣而又可以營運下去。上年終於有機會開書店,除出版自己書籍外也幫別人出版。」Book B主理人黃思哲說最近兩年zine逐漸興起,他身邊不少朋友從事攝影、畫畫和作家等創意行業,也紛紛踏入獨立出版的大門,「香港是個國際大城市,起碼要有一個art book fair,今年PMQ終於有了第一個zine的展覽,也有工作坊給大家了解更多關於這種文化的事情並參與其中,是個不錯的開始。」
談起zine的由來,黃思哲以一段zine界的野史故事來解說:「傳說第一本zine來自英國。從前英國有個男人很討厭他老婆,但那個時代夫妻離婚不容易,於是他就把對老婆不滿的事情寫落書仔再派街坊。」他認為以這個迹近笑話般的典故來看待zine這種獨立出版的媒介,其實十分有趣:「zine核心目的就是表達自我,有人會玩音樂、畫畫或寫字,獨立出版只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加上現今社會資源發達,出版變得容易,於是有更多人做。」他認為zine有種「聚眾」的重要特質,由一人決定開始,最後往往牽涉不少人,「好實在地把人們連結起來,出版一本書幾乎所有事務都要自己着手,編輯、搵料、招募插畫及美術人手等工序,當中有不少交流的過程,從而結識志同道合的人。」至於獨立出版物跟一般商業出版物的不同之處,黃思哲以店內有售的兩本獨立雜誌為例,分別為宣揚另類生活的《一方水土》及袁易天主編的《種植香港》,「這些刊物不會有廣告,所以擁有很大的編輯自由,落到真正想讀的人手上,內容能直接影響讀者。」
從製作到售賣
黃思哲對獨立出版的定義頗廣,Book B售賣的獨立出版物不一定是書籍,「本地設計師Toby Ng的《The Parable of Jesus》把《聖經》的故事或教訓創作成簡單圖案,分別製成日曆和明信片。」智海畫集《Pink Freud》內容為成人電影定格速寫,整本書以粉紅膠水密封,讀者每揭一頁都須以刀𠝹開,玩味十足。「比較像書」的書則有策劃《薄簿仔》的設計師Forrest Lau另一作品《Zinema》,跟Rex Koo的《取西經》同為電影主題的zine,「《取西經》以插畫還原經典港產片如《回魂夜》的場面,全書由Ink'chacha印刷。Ink'chacha是香港暫時唯一的Risograph(孔版印刷)公司,以絲網印刷,每次只印一色,因此最少過兩次機。成品有明顯的網點,從前我們讀書時學校的試卷和回條都以此法印刷,火柴盒上的圖案亦然,近年很多本地zine都是採用這方式印製。」
本身為插畫家的黃思哲曾製作過同人誌《乒乓》繪本及數本個人zine,深明獨立出版苦與樂。因為是由自己作品,所以在用紙、印刷方式和排版都可由出版者自行決定,好像全手做相片集《body remains soul departs》的封面是張摺皺了的白紙。
插畫創作人CHUN的zine《模豬Mold Pig》以日本搜羅回來的多種不同顏色及質感的紙張來作金色油墨絲印。如此自由背後是親力親為附帶的責任和勞累,「發行、決定寄賣地點和宣傳等必要雜務,好多時都麻煩過親手製造書本。」他觀察到香港雖然不少人做zine,持之以恆者卻寥寥無幾,「做一本zine並非畫好內容就算,還要跟進排版等,是個漫長過程。CHUN過去一年出了10本作品,屬少見之驚人產量。zine要投放時間和金錢卻不能計較回報,我自己印的書大多都送給別人,zinemaker都很着重分享。」
上海獨立書店兼出版社香蕉魚發起的《香蕉魚小豆本》巡迴展覽香港站正於Book B進行,展示多本由孔版印刷孔版印製、尺寸(43mm x 56mm)小得可放在掌心的迷你書「豆本」,也屬一種微型的zine。
體積迷你題材卻豐富
早於16世紀的歐洲已有廣泛印刷的豆本版《聖經》。工業革命以後,鐵路旅行普及,便攜的迷你書曾一度非常流行,到了今天豆本是甚受日本女性歡迎的手作禮物。黃思哲進一步介紹:「香蕉魚是大陸第一間獨立出版社。除出版業務外,他們也舉辦工作坊和講座,教小朋友製作豆本之類的小書。香蕉魚也是一間設計公司,跟不同藝術家合作發起『香蕉魚小豆本』企劃,現時出版了共兩輯、累計198本的小豆本。整個企劃目標為1,000本,採用邀稿及徵集形式,找來完全不同背景和領域的創作者來參與,除畫家和設計師外,更有科學研究者、作家甚至小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想法,再合作寫出題材豐富、插畫多元的小豆本。」
他認為大部分獨立出版人的宗旨都一樣,「想把出版或製作圖書變成一件門檻不高的事情,香蕉魚除了跟上海的『加餐麵包機』合作印製小豆本外,更推出個人化的印刷品訂製服務,與獨立出版人一同構思出zine的出版方案。」Book B計劃於不久的將來也會舉辦一連串小展覽,介紹香港的zinemaker,而首位邀請的對象,黃思哲計劃的人選為onion peterman,「她以全絲印製作zine,在這界別頗為著名,在小展覽中我們會請創作人講解製書流程和出版知識,啟發和鼓勵更多人嘗試製作自己的zine。」
《香蕉魚書店Bananafish Books小豆本》
日期:即日起至1月31日(逢星期三休息)
地點:Book B(深水埗大南街198號地下)
網站:www.facebook.com/bookbhk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