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大阪亞洲電影節」 展開一場不一樣的文化體驗|何故專欄

參與「大阪亞洲電影節」 展開一場不一樣的文化體驗|何故專欄
撰文:何故
出版:更新:

這次日本之旅,除了是將「回憶中的香港味道」帶到東京的美食之旅,也是電影之旅,更是文化體驗之旅!

《茶餐廳的親善大使 Tokyo Party》圓滿結束後,在東京悠閒了兩天,就出發前往大阪,參與第二十屆大阪亞洲電影節。

3月19日上午,東京突然刮起大風雪,這是罕見的三月雪,我會稱之為「櫻花雪」!我在池袋西口街頭等待駛往羽田空港的巴士時,看著雪花紛飛,起初只是一點點,隨後變成一片片,就像是櫻花的花瓣,在凜凜寒風中,交織出一幕幕漂亮的風景。很特別的東京體驗。

因為大風雪的關係,航班延誤了一個多小時,打亂了當日的安排,從伊丹空港到達大阪車站已接近下午三時,趕不及觀看木村聰志導演的《代々木ジョニーの憂鬱な放課後》(英文片名「Yoyogi Johnny」,我會嘗試翻譯為「代代木尊尼放學後的憂鬱」),就決定改變行程,在溫泉酒店放下行李後,選擇到梅田的TOHO CINEMS,觀看《地下忍者》(UNDER NINJA)的真人電影。

作者於梅田的TOHO CINEMS觀看《地下忍者》(UNDER NINJA)的真人電影(作者提供)

《UNDER NINJA》改編自花澤健吾創作的同名漫畫,由福田雄一編劇和導演,山崎賢人和濱邊美波主演。故事講上述忍者組織NIN的「末端忍者」(下忍)雲隠九郎(山崎賢人 飾)奉命潛入「講談高中」(講談社《週刊Young Magazine》連載)調查有關迷之組織UN的線索,跟同班女同學野口彩花(濱邊美波 飾)產生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坊間評價一般,也許是室剛和佐藤二朗的硬搞笑令人吃不消,但我個人是收貨的,因為劇情並不重要,我純粹是為了動作導演田渕景也而入場的,打鬥場面果然沒令我失望,可算是值回票值!(日本逢星期三戲院有優惠,戲票特價1300円。)

3月20日,把握陽光普照的好機會,重臨大阪城。受惠於Disney+的《幕府將軍》(Shōgun)熱播兼且囊括多項大獎女,當日所見大阪城有很多外國遊客慕名而來,成功帶動「大阪城經濟」,影視作品的文化軟實力,可見一班!香港曾經被譽為「東方荷里活」,值得好好思考如何利用我們本身擁有的優勢。

「Hong Kong Gala Screening」電影放映會(作者提供)

天守閣大排長龍,等待時間需要最少一小時,果斷轉為到附近的豐國神社逛了一圈,然後離開大阪城,穿過大阪城公園,觀賞了早櫻,就乗坐JR環狀線,輕鬆前往位於福島區的ABC Hall,當日電影節共有兩部香港電影放映,分別是下午放映的《看我今天怎麼說》(我見證日本觀眾對黃修平的熱情,有人竟然拿着《狂舞派》的DVD請他簽名!),以及晚上《久別重逢》的「Hong Kong Gala Screening」。

「Hong Kong Gala Screening」電影放映會(作者提供)

「Hong Kong Gala Screening」電影放映會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及電影發展基金贊助,並獲得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辦事處支持舉辦,約300名來自日本(還有香港)的電影愛好者參加。當晚的嘉實包括《看我今天怎麼說》的導演黃修平、《久別重逢》的導演梁禮彥、《從今以後》和《破。地獄》的演員梁雍婷、今屆大阪亞洲電影節的評審袁澧林、以及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歐慧心。

大阪亞洲電影節《看我今天怎麼說》放映前,為黃修平導演打氣。(作者提供)

歐女士致辭時提示,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很榮幸能夠支持「Hong Kong Gala Screening」,與一眾來自香港的電影人才參與大阪亞洲電影節。「展現香港的文化多樣性和卓越創意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透過向海外觀眾推廣香港電影,我們希望分享我們對電影和香港的熱愛,展現香港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藝術的活力城市。」電影正式放映前,播放了啟德體育園的宣傳片。

電影放映後,梁禮彥參加分享會與觀眾交流,台上對談的嘉賓是著有【胡金銓武俠電影作法】的日本影評人宇田川幸洋(左)。(作者提供)

已經是第三次觀看《久別重逢》,竟然比前兩次更感動,果然是不枉此行!電影放映後,梁禮彥參加分享會與觀眾交流,台上對談的嘉賓是著有【胡金銓武俠電影作法】的日本影評人宇田川幸洋。梁禮彥分享了創作緣起,重點是「從年輕的自己身上重新尋回力量」,日本觀眾的提問包括電影中代表性的「達摩日出」,梁禮彥如何跟主角鄭伊健和音樂人陳光榮合作等。散場後,大批觀眾找梁禮彥簽名和合照留念。

《看我今天怎麼說》於第二十屆大阪亞洲電影節獲競賽單元「特別表揚 」(Special Mention)殊榮。(作者提供)

是次大阪電影之旅,雖然有失預算,卻是不一樣的文化體驗,而且充滿了意外驚喜。最後,恭喜《看我今天怎麼說》從13齣競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競賽單元「特別表揚 」(Special Mention) 殊榮。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星期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藝文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