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其手」不是色情動作描寫 而是權貴玩弄手段|源來係咁

撰文:李嘉譽
出版:更新:

通常有風化案發生,也會用「上下其手」描繪犯案者的行為。但這個成語原來更適合形容某些政客⋯⋯

(資料圖片)

「上下其手」的典故

「上下其手」來自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聞吳有備而還 ,遂侵鄭。五月,至于城麇。鄭皇頡戍之,出,與楚師戰,敗。穿封戌囚皇頡,公子圍與之爭之,正於伯州犁。伯州犁曰:「請問於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爭,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誰獲子?」囚曰:「頡遇王子,弱焉。」

楚、鄭兩國交戰,楚國將軍穿封戌俘虜了鄭國大夫皇頡。同行的王子圍想爭功,找了伯州犁來判斷和主持公正。伯州犁就跟俘虜說二人正在爭奪誰俘虜了你,於是舉起手指著王子圍,說:「那一位是王子圍,是國君所寵愛、尊貴的弟弟。」然後放下手,向下指著穿封戌,說:「這個人是穿封戌,是方城山外邊的縣尹。誰俘虜你了?」俘虜說:「我遇到了王子圍,但輸了。」

《春秋經傳集解》(資料圖片)

「上下其手」就是指伯州犁以手勢高舉和向下來暗示對方,以進行舞弊的伎倆。後用「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串通作弊。

選擇與結局

公正人伯州犁本來就有心偏幫王子圍,因此刻意舉高手指向王子圍,並說他是國君所寵愛的弟弟,再向下指著穿封戌,說他只是個小小的縣官,以此暗示皇頡要說自己是被王子圍所俘;也有人指皇頡因為敗給穿封戌而深深不忿,就說謊指自己是被王子圍所俘。

兩者並不矛盾,而且就皇頡的立場,選擇說謊也能理解。自己已被俘虜,就真話對自己沒好處,穿封戌只是個縣尹,沒有大權也定不了生死;反而那時說謊,可以「賣人情」給楚國國君的弟弟王子圍,自己脫險的機會就更高。結果也是如此,皇頡最後安然脫險。

描繪「上下其手」的連環圖(資料圖片)

但結局卻不如伯州犁所想,因幫手暗中作弊就能安好一生。「上下其手」此事發生在公元前547年,王子圍5年後拜相,稱令尹;1年後,王子圍殺楚王熊員篡位,自立為王,是為楚靈王;伯州犂與熊員友好,楚靈王不信任伯州犂,於是也把他殺害。

現今用法

現時多用於指某人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例如《六旬父認非禮獨生女 上下其手後到廁所「搞掂」》、《稱被女下屬色誘上下其手傳裸照》 、《尾隨10歲女童 油麻地梯間上下其手10秒 49歲已婚街市工被捕》等等,在此「上下其手」就變了動作描寫。

(資料圖片)

【源來係咁】系列——

【英國畫家William Hogarth經典《時髦的婚姻》,六幅畫訴說一個上流不幸婚姻故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