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香港高爾夫球場非常珍貴 港督鄉郊別墅也在裏面?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編按:當民生發展所需遇上歷史價值,都會成為發展卻步的一大原因。粉嶺高爾夫球場便是一個例子。無論這片土地最終會被如何處置,它的輝煌歷史都值得人銘記。一切需從高爾夫球史講起……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近年,香港房屋供應短缺的問題引來社會各界熱議,坊間有不少聲音要求政府全面回收粉嶺高爾夫球場(共佔地172公頃)用作興建公營房屋,以助民生;政府顧慮當中所牽涉的各方龐大利益,加上粉嶺高爾夫球場具有的珍貴歷史價值,故始終未能落實相關方案。

粉嶺高爾夫球場在新界粉嶺古洞,佔地172公頃,包括3個18洞球場。歷史比台灣最古老的老淡水高球場(於1919年興建)更悠久。(資料圖片)

翻查香港高爾夫球會成立至今的歷史進程,可以窺探高爾夫球運動在港源起和演進的歷史意義。早在19世紀,外國人便仿照英倫傳統在香港成立各式性質不同的會所,例如婦女遊樂會、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共濟會等等,目的是幫助歐美人士在短時間内融入香港社會,結交朋友,建立人脈網絡,從而立足香港,發展事業。當時香港有各式運動的會所成立,高爾夫球便是其中一例。

高爾夫球為蘇格蘭人首創,而早年把高爾夫球運動傳入香港的正是蘇格蘭人──Gershom Stewart。Stewart當年是滙豐銀行的僱員,同時亦是香港哥爾夫球會(1889年)成立的倡議者之一。1897年,港英政府批准球會取得深水灣一幅土地作為球場,事關當時的政府高層和本地機構均有不少高球愛好者,故此在多方面給予支持和方便。

香港哥爾夫球會獲評為鉑金級高爾夫球俱樂部,亦是香港唯一一間能夠獲選入全球首100間高爾夫球俱樂部的高球球會。(資料圖片)

戰前的香港高球會為外國人士所主導,所有正式的會員都是外籍人士,華人只能當附屬會員;直到六七十年代,華人社經地位有所提升,這種不平等的局面才有改變。在此期間,球場亦經歷戰後重建。1911年球會在粉嶺現址興建新會所(現時為二級歷史建築),成為上流人士一家在周末消遣的好去處。時任港督Sir William Peel一手籌建的港督鄉郊別墅(建於1934年)就選址於粉嶺球場内,供歷任港督或行政長官用作周末度假和招待嘉賓,現時屬於一級歷史建築。

現時粉嶺高爾夫球場内仍有不少新界原居民五大氏族的祖先墓地,部分人的後代更居住在球場附近,同時服務於球場,連繫着祖先與子孫的跨代情感。另一方面,粉嶺球場的總面積有逾40%為密林,不乏古樹名木,栖息多種本土鳥類、昆蟲和爬蟲類,當中更有受保護的瀕危物種,儼然一片不可侵犯的綠蔭聖地。

2019年2月,行政會議通過研究局部發展粉嶺高球場的工作,面積達32公頃,被指收回土地面積保守,礙於權貴面色。(資料圖片)

1968年,香港高爾夫球總會成立,取代香港哥爾夫球會成為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的主辦機構。球會對推動本港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的功勞是不可抹煞的。直至九十年代,香港高爾夫球會已確立其國際級賽事地位。進入21世紀,香港舉辦的高爾夫球公開賽更升格為亞洲及歐洲巡迴賽認可賽事,享有國際聲譽。高球運動在港普及的結果造就不少優秀的本地高球手誕生(例如陳芷澄),使他們得以躋身國際體育賽事,為港爭光。

曾代表香港出戰里約奧運的陳芷澄,去年6月大學畢業後轉為全職球手轉為全職不足一年便代表香港出戰,成為香港首人。(資料圖片)

以上種種因素的顧慮,足見政府在選擇以高爾夫球場用作興建公屋,抑或是保留球場以作發展高球運動的兩難局面。無論取捨如何,歷史的事跡終會被記錄。

内容提供:蝦你先生

《香港哥爾夫球會走過的130年》封面(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粉嶺高爾夫球場】香港高球運動的源起歷程 成立球會功不可沒」​】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