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冷戰諜魂、疑雲殺機原作家勒卡雷 真正身分是英國間諜?
編按:勒卡雷的一生十分傳奇,間諜的工作聽起來雖然十分辛苦,但卻意外地令他有了寫小說的動力和靈感。往後想投入看間諜小說,就一定要看這位真間諜所寫的小說!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為了和平,我們製造更多戰爭;為了自由,我們興建更多監獄!
藉由「冷戰諜魂」(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鍋匠、裁縫、士兵、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後改編成電影「諜影行動」)、「疑雲殺機」(The Constant Gardener)等經典作品聞名於世的勒卡雷,毫無疑問,在Spy Fiction迷心中擁有着難以取代的地位,但您知道嗎?作為小說家,他更是名副其實的Spy。
出生在英格蘭西南部,家庭不甚健全的他,自牛津大學林肯學院畢業之後,起初是在伊頓公學服務,從事教職。西元1959年,他轉任英國外交部,並被派往當年東西方冷戰最前線的西德,活躍在波昂(Bonn)與漢堡(Hamburg)的使館裏,同時在詭譎的國際情勢下,獲得了長官的提拔,受訓成為英國「秘密情報局」(MI6)的幹員,負責對東德布局在西方的間諜網進行反滲透作業。而他也在高度緊繃的情報蒐集工作之餘,開始提筆寫作,將所見所聞予以文學性的改編與渲染,以渡過身處異鄉的孤寂與疲憊。
但是,現實的人生往往就是比小說還要更加扣人心弦,隨着西元二十世紀六零年代初期,當金‧菲爾比(Kim Philby,1912-1988)等英國菁英幹員的真實身分曝光,菲爾比甚至逃回蘇聯,以偉大「雙面諜」之姿向「祖國」領賞時,臉上無光。全面潰敗的英國情報網,勒卡雷所扮演的角色此時亦遭到了菲爾比的洩漏,被登記在莫斯科紅場的一級獵殺名單之中。當然,沒有第二句話,情報員失去了掩護,就如同「國王的新衣」,勒卡雷只能被迫從MI6黯然退休。
返回英國接受相關軍警人士的保護,經過幾年的浮沈,勒卡雷仔細分析當時菲爾比的言行與思維,在層層蛛絲馬跡中,找出了情報員成敗關鍵的優勢與缺陷,也分析其思維與動向,因此決定將其化為更加深沉又內斂的文字,並投入專職寫作行列,因為他不可能再回鍋擔任情報員了。
勒卡雷的作品仔細讀來,彷彿就是他往昔情報員職涯的寫照與對比,在鮮少的架空世界與奸角設定中,於貼近真實冷戰的背景下,他營造出了一個與已知社會高度吻合,沒有驚悚、沒有高科技輔具,單純以智力尋求解答的諜報世界。
在缺少虛構英雄的小說舞台上,勒卡雷多次暗示到,冷戰時期蘇聯「KGB」與北約「NATO」這兩大看似敵對的諜報系統,或許在不斷的反滲透與策動他方叛變行為中,會不會背後只是追求單一目標的鏡像單位?
他更以資訊不對稱、訊息不正確的邏輯,來提供廣大讀者們更為深入的反思,所謂機密且可靠的資訊,在戰場上、職場上、生活上所獲取的一切,到底是真切實際的,還是以假亂真的…而費盡千辛萬苦,有時候連肉體和情操都需賭上的情報人員,他(她)們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己身組織所利用?還是為了滿足敵人的需要?
「書桌,是你看這個世界最危險的地方!」
尾聲:
發表於西元1963年,但中文譯本遲至西元2004年才問世的「冷戰諜魂」,被公認是西元二十世紀最不朽的諜報小說作品,也是勒卡雷嘔心瀝血的代表作,在國家與愛情,效忠和背叛之間,主人公Alec Leamas完整呈現出了身為外交「棋子」的無奈與悲哀。這部作品不只榮登「英國犯罪作家協會」(The 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所頒發的獎中之獎,西元2005年時被評選為五十年來所有得獎作品中的最優秀小說外,甚至也堂堂入選「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The All-TIME 100 Greatest Novels)。
若嫌看小說太燒腦,這裏推薦另一帖妙方,西元1965年上映,由Richard Burton所主演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是當年美國國家電影評論協會推薦的全球十大電影,才112分鐘。
「What the hell do you think spies are? Moral philosophers measuring everything they do against the word of God or Karl Marx?」
作者簡介:Camillus History and People
作者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millushistoryandpeople/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10月19日生日快樂:「諜報小說之王」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1931-)」】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