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衝突】不要爭論立場 試聆聽對方 專家教你三部曲處理衝突
編按:人與人之間不免存在衝突,很多人都因不懂處理而令關係惡化。而下文就是一些簡單的步驟教大家遇到衝突時應如何處理,化解矛盾。
談判專家Roger Fisher及William L. Ury在他們的名著Getting to YES中指出,很多人處理衝突時,很多時侯是對人多於對事,他們著意要打敗對方、要勝出,這是雙方很難達致協議的主要原因。我們心中有一道方程式,來計算在衝突中誰多讓誰,誰總要多勝出,我們總希望大家是拉平的,即50/50的。沒有人希望自己經常是一個輸家。
兩位專家更指出,我們太過著眼於自己的立場(position),卻將自己的關注(concern)或感興趣(interest)的地方,放在檯底下,因為缺乏雙方關注的想法或資訊,只停留在誰對誰錯的爭執中,最終找不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方案。
聽過一個鄰舍間因為狗吠問題產生衝突,A鄰舍因為B鄰舍的狗經常吠叫,令他晚間不能好好入睡,便跟B鄰舍理論。他的立場是B鄰舍的狗一定要離開,幸好B鄰舍是一個善於解決衝突的人,他查問A鄰舍最大的關注是什麼,A鄰舍關注的是晚間能否「有覺好瞓」,B 鄰舍提出他晚上會為狗兒戴上口罩,並將狗兒放到遠離A鄰舍睡房的地方,衝突就得到解決。
臨床心理學家Susan Heitler採用了兩位專家對談判的建議,提出一套衝突處理三部曲。她在著作From Conflict to Resolution引述了一個例子,有助我們了解處理的程序。三部曲包括:起初的立場(initial position)、立場背後的關注(underlying concerns)以及共同的解決方案。
我觀察一般衝突處理的過程,發現不要停留在起初立場上的爭論,要花多一點時間說出自己的關注,也多聆聽對方立場背後的關注。當雙方的關注得到充分的聆聽和考慮之後,滿足雙方需要的方案就會自然而生。
我想不是每一個衝突都要循這三部曲去解決,但若問題較嚴重,或決定影響深遠或會破壞二人的關係,不妨花多點時間。先不要向對方的立場潑冷水,給雙方同等的時間表述,也將共同的關注平等的放上檯面,一併考慮。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過程,不單能化解衝突,也是一個彼此認識對方喜惡、價值、優次的好機會。當我們能了解衝突背後彼此的關注,就可以落實在處理衝突時的細節和步驟了。
處理衝突的步驟
另一個容易出現衝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衝突是因為雙方的需要、對事物的看法、或溝通的誤會導致。要為夫婦排難解紛並不是一件易事。不過,我們若與雙方有一份信任,也可以透過以下步驟,化解衝突:
1.適合時地
營造一種合宜的氣氛,選擇一段充足的時間開始討論,不宜倉促了事。此外,要選擇一處沒有騷擾、雙方都感到舒適和安全的地方進行。在充裕的時間和舒適的環境下,以合作的態度,尋求雙方滿足的大前提下開始討論。
2.溝通
澄清雙方對衝突的看法,彼此明白雙方行為背後的原因:這衝突是由單一事件抑或連串事件所引起?是否肯定這衝突與對方有關?抑或是因內心的矛盾所引致?各自在這衝突上應付上什麼責任?對方有沒有一些對我的誤解(misperception)?我有什麼行為表現令對方有這種誤解?同樣,我有沒有誤解對方?我有沒有太早為對方貼上標籤?我們有沒有刻意或不經意地攻擊對方的弱點或痛處?
3.處理未完的事
不翻舊帳,但要認清一些未了結的事情:想想有沒有一些過去發生而未解決的事情,形成或助長了今次的衝突?回顧過去的目的,並不在於翻舊帳;應抱一個探求的態度看過去,正面處理一些未了結的問題。
4.表達雙方的需要
在衝突中,哪些需要被對方忽略了?若得到滿足的話,衝突會否一掃而空?我有沒有讓對方了解自己的需要?當明白雙方的需要,作出認真的考慮之後,雙方的注意力應放在尋求解決方法上,著眼未來,不要被過去的不快阻礙處理衝突的進程。
5.尋求雙方滿意的方案
雙方不固執己見,嘗試明白對方的需要,尋求可行的方案和出路。定出方案之前,要考慮這些方案是否公平,能否滿足到雙方的需要?是否有能力實踐這些方案?這些方案能否改善雙方將來的關係?方案要得到雙方接納,才能在未來的歲月中化成現實;重要的是雙方都願意承諾將方案付諸行動,並定期評估方案的果效。
以上內容摘自《我要真關係―在人際中解結與成長》
作者:區祥江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