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愛廢墟】90後「廢青」攝影師:它們都是博物館

撰文:黃正軒 黃沛鵬 何桂嬋
出版:更新:

攝影:受訪者提供

90後年輕人Tak,受訪時自我定位為「廢青」,正職其實是在新聞媒體工作的年輕攝影師。過去兩年的廢墟攝影經驗之中,曾到之地包括本地及海外多個不同類型的廢墟。「到過日本的軍艦島和大陸的荒廢遊樂場,它們跟香港最大的分別,除了是實際面積和廢墟的種類,還有是這些國家大都沒有『土地問題』,所以大型的廢墟並不會急着清拆,相反香港很多時都會『拆咗先』,然後留低空地等發展。」這次訪問中刊登的照片全都攝於香港。

「我愛上廢墟的原因,先是被它殘舊的感覺吸引,然後更發現,每一個廢墟就形同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讓你看到不同年代的物品和建築風格。對比正式的博物館,物品經過篩選、環境也必經專人修飾和打理;廢墟呈現的,是在你面前一副真正原始的面貌,而需要前來者主動搜尋搵資料或按地圖探索,並不是買張飛便入得場咁簡單。」

因此Tak偏好獨自一人前往廢墟,可以逗留較長時間,他會在現場先走一圈,繼而才拍攝;但跟朋友一同前往的話,感覺則像探險。「遠郊的廢墟總有一種被植物吞噬的感覺,加上環境惡劣又多蚊是定律,朋友多數不願久留。」到達現場後,他喜愛利用現場微弱的自然光拍攝,認為能夠反映廢墟之中那種荒涼又被遺忘的感覺。「香港大部分廢墟的特徵就是『只得軀殼』,當中大部分物品在人們離開時已被清走,只有少部分留下,偶有看到保留完整的。」

我愛上廢墟的原因,先是被它殘舊的感覺吸引,然後更發現,每一個廢墟就形同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讓你看到不同年代的物品和建築風格。
Tak

Tak
90後年輕攝影師,主修攝影,畢業後進入本地新聞媒體工作。擁有兩年廢墟攝影經驗,曾於香港、內地、日本等不同類型的地點進行廢墟拍攝。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