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黑奴】黑人作家批白人冷漠 同性戀不被承認全因種族歧視

撰文:潘宛沚
出版:更新:

現今稱呼黑人,一般都會叫「Black」或「African-American」。部分老一輩的黑人則會自稱「Negro」,美國的人口普查因此在表示黑人的分類加入「Negro」。1963年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就提到了「Negro」一字。但對一些黑人領袖來說,「Negro」帶有貶意。作家兼社運家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說道:「我不是黑鬼(Negro),我是個人。」
紀錄片《我不是黑奴》(I am not your negro)以詹姆斯鮑德溫的回憶錄為主軸,回顧60年代的黑人平權運動。電影獲柏林影展和多倫多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也將競逐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詹姆斯鮑德溫自小與繼父關係不好,《向蒼天呼籲》的父親正取材自繼父。(網上圖片)
《No Name in the Street》是詹姆斯鮑德溫第四部散文集,書名揭示了他認為黑人不被承認的處境,如同無名者。(網上圖片)

渴望理想父親 領導黑人白人互相理解

馬丁路德金、麥爾坎X(Malcolm X)、麥格艾佛斯(Medgar Evers)都是為人熟知的黑人民運領袖,詹姆斯鮑德溫作為一個作家更多的是道出黑人內在而個人的心聲。在作品中,他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個人經歷,對宗教的批判、暴躁的繼父、同性戀的慾望等等。處女作《向蒼天呼籲》(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正是半自傳體的小說,以父子關係探問黑人如何應對種族問題。

從《向蒼天呼籲》、戲劇《阿門角》(The Amen Corner)到《假如比爾街能夠說話》(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詹姆斯鮑德溫反覆刻畫各種黑人父親的形象,是學者研究他對黑人運動看法的切入點。雖然他塑造了正反兩面的父親形象,但渴求父愛的慾望還是貫徹於作品之中。不論是個人生活上(詹姆斯鮑德溫與繼父的關係),抑或社會層面上(整體黑人的處境),他都希望有一個剛直、充滿智慧的父親領導黑人,與白人共創平等的社會環境。

《向蒼天呼籲》的黑人父親仇恨白人,即使那是對黑人友善的白人;《阿門角》的父親鼓勵兒子保衛黑人的尊嚴,卻無力反抗現實的不公;直至《假如比爾街能夠說話》,詹姆斯鮑德溫才正面描繪出他的理想父親形象,帶領家人脫離苦海,也感染白人一起挑戰種族主義的狹隘思想。他一直認為白人也有好人,卻無減他對白人至上觀念的批評。

多數我認識的美國白人對黑人都沒偏見,但問題不在於此,問題是冷漠和無知。
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
詹姆斯鮑德溫於1963年登上《時代》封面。(Time)

種族問題先於同性戀問題

《我不是黑奴》以詹姆斯鮑德溫的回憶錄貫穿全片。比起個人自傳,導演拉烏畢克(Raoul Peck)更傾向以詹姆斯鮑德溫的角度窺看60年代美國的黑人運動。因此紀錄片沒多提他的個人經歷,特別是同性戀身份。而他本人亦甚少高舉同性戀的身份,更多的是將同性戀身份連結黑人身份。「性別問題隨種族問題而來。」當一個人是黑人,社會已經將他拒於門外,何從談起同性戀呢?

當然他並不是認為種族問題比性別問題更重要,而是黑人同性戀與白人同性戀的處境各有不同。有別於黑人同性戀因為種族而不被承認,白人同性戀者感覺疏離是因為性傾向,「白人同性戀覺得不公平是因為他們身處的環境本應是安全的。」換句話說,白人本身是確保有優勢的。但面對壓迫,不論是種族或是性傾向,他認為(白人)同性戀運動與民權運動可以聯手。這也是他有別於馬丁路德金、麥爾坎X等民運領袖的地方。

《我不是黑奴》
上映日期:1月18日及20日
上映戲院:百老匯電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