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震後設計獲建築界奧斯卡大獎 安全、環保、便宜,亦很美觀
說到建築設計,我們可能只想到美倫美奐、造價高昂的樓閣,而不會覺得土房泥屋有什麼設計可言;就好像生活與生存,建築好像只是「生活」,不會是「生存」。
然而,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建築設計卻突破這種想法,為「生存」而設計,該建築繼早前獲英國《建築評論》雜誌2017年度居住建築大獎後,今次更於「建築界奧斯卡」世界建築節榮獲「年度建築大獎」的最高殊榮。這座接連斬獲兩項世界大獎的建築不是什麼瓊樓玉宇,卻是一所位於雲南小村裡的小土房。
雲南魯旬縣於2014年發生6.5級地震,造成當地嚴重破壞。中大建築學系教授吳恩融帶領的「一專一村」團隊便決定為災區光明村的一對受災夫婦重建家園。由於當地是貧窮鄉村,居民一般只能負擔得起便宜的農屋,該設計項目的成本只能比原設計更低,而不能更高,同時亦要考慮當地建築材料、抗震功能等要素──別忘了建築師(和未來建築師)對美感的基本要求。
最終,團隊達到了所有要求,一間比農宅更便宜、採用當地建築材料、具優秀抗震功能──而且更美觀的房子誕生了。
當地以往採用傳統夯土農宅是由紅泥、粗砂、石灰塊的三合土夯實而造,簡單而言是「泥屋」,雖然冬暖夏涼,成本便宜,不過並不防震;混凝土建築則成本太高,村民難以負擔。團隊衡量之下,決定造一間「新型抗震夯土農宅」。用生土作爲建築材料,經濟易得,震後重建工程更可善用倒塌房屋的泥土,免卻建材的遠距離運輸和加工,省時省成本。項目團隊調較土料中粘土、砂子、纖維的比例,加入極少量水泥,並在牆體中加入竪向鋼筋和橫向混凝土圈樑,以提升整體的抗震性能。經多番測試,改良後的土房能滿足8度設防的抗震要求。
重點是這一幢兩層高、面積148平方米的新型抗震夯土農宅建築成本奇低,每平方米只需940港元,相比同村的混凝土房屋每平方米1,400-1,600港元,節省達四成。對比香港新樓建築成本——14年某發展商公佈約為每平方米50,000港元——更是差天共地。
安全、環保、便宜,剩下來就是格局和外觀了,令人驚喜的是整個設計並沒有因為成本等要求而變得粗疏。建築物外觀上,由於同為夯土建築,與周圍環境相當融洽,這是基於建築師對當地社區的深刻了解而作的本土化設計。吳恩融曾經親身到光明村進行考察,在這一點上可見其細心。
內部格局方面,團隊考慮到老夫婦的日常生活,打造了採光及通風良好的的半室外中庭空間,作為屋子裡的院落,保留他們的生活習慣;雙層中空玻璃窗及屋頂隔熱層則令室內冬暖夏涼,基本不會開冷暖氣的夫婦也能舒適。農宅門外設有院子,種有草地和樹木以提升景觀效果,同時讓老夫婦與朋友在此閒話乘涼。
吳恩融的「一專一村」團隊希望為內地的災後重建政策和夯土建築規範提供指導和依據。新型抗震土房所需的建築技術和工具簡單易學,老人和光明村村民參與了整個重建過程,他們在重建過程中學習的技術,更可幫助他們改善生活。
「建築師成功地將『屋項加四面牆』的定義轉化為一個更深刻的意念。這座建築是一個示範,說明建築在最貧窮的社區和最富有的社區都同樣重要。」
這所充滿人文關懷的建築在柏林舉辦的第十屆世界建築節上獲得「年度世界建築大獎」,是建築界的最高殊榮之一。評委們認為這是一個「充滿志向的非凡項目」,特別體現在解決老百姓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上,具有相當的遠景。他們稱讚傳統材料和建築方法的再利用,並從中加入新技術,將古代智慧與現代技術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