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惑的櫈?】可以千里傳音的公園櫈 悄悄話又唔怕比人聽秘密
一張公園櫈可以有什麼作用?「坐囉,仲可以有咩用?」
本地就有設計師想打破以上概念,設計了幾張既可以玩又可以「聽」的櫈。
攝影:江智騫
這些名為《聽.亭》的座椅,位於跑馬地遊樂場,由本地一口設計工作室設計,是藝術推廣辦事處策劃的「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的作品之一。或許你從作品的名字便知,這張座椅所玩的,是聲音。
《聽.亭》共有六張座椅,可根據顏色分為三組,坐上同一種顏色椅子的人,能夠聽到對方的悄悄話。如此神奇的設計,竟原來用上一種已被淘汰的迴音碟(sound mirror)」技術,就連工廠製作的師傅亦不相信能夠做到。一口設計工作室的設計總監梅詩華(Sarah)解釋:「我們最初的想法是想人們可以聽下身邊的聲音。很多時即使人們到了公園都在玩電話,因此我們想設計出可以鼓勵別人聆聽和溝通的座椅。」
迴音碟技術是以前戰爭時用作收集敵機聲音的技術,設計上需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她們第一次測試時就因計算錯誤而失敗。除要計算半圓形弧度和深度,座椅的中心點亦必須對準,聲波才會能傳送到另一張椅子,由於座椅位於的草地地勢不平,因此有些座椅有梯級,有些則沒有。此外,座椅必須使用平滑的物料才能令聲波集中,因此他們選用了公園中常見的洗水米石,並更容易散熱,一舉兩得。
不過,公園本身的長椅設計亦具有鼓勵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功能,《聽.亭》設計會否太過勞師動眾?Sarah對此並不認同,「長椅是一種被動式設計(passive design),雖然它可以讓兩個人平排而坐,卻難以做到鼓勵溝通之效,當我們與陌生人同坐時,或許大家距離太近,而且需要打側身才能對話,我們很少會主動開口。然而《聽.亭》是面對面的設計,而且有一定距離,即使你想與陌生人搭訕,亦不怕別人不理睬你而感到尷尬,這樣不但可以鼓勵溝通,亦都令溝通更加有趣。」
記者最初對設計可以傳聲的功能半信半疑,聽畢解說後便急不及待試玩,沒想到竟然真的可以聽到坐在對面的人說話,而且對方亦只是用與普通談話的聲線說話,亦能清楚聽到。仰後而坐能聽得更加清楚,聲音更有點像由機器播出,而非現場聲線,十分神奇兼有趣。不過座椅並沒有指示牌解說功能,訪問當日記者觀察到有數位小朋友坐上,惟他們都未發現這個傳聲功能。是否應該加個說明牌?
原來Sarah和阿雪都曾考慮過這個問題,最後決定不設指示牌,待遊人自行發掘傳聲功能。這除為了帶給遊人驚喜,她們亦不想限制座椅的功能,於是只將一個寫上「停、坐、挨、講、聽」的提示牌設在座椅的梯級上,「本地的公園大多只講功能,並不好玩,因此設計除了想大家多一點聆聽,亦希望可以好好玩。」作品完成後,設計團隊曾經到場觀察,有一位小朋友發現了座椅的「秘密功能」後,主動告訴其他小朋友,然後一個傳一個,又有小朋友極速爬到椅子頂上,各種情境教他們意想不到。
香港不少公園設計除了只講究功能,另一個重點是毫不美觀。坦白說,記者認為《聽.亭》好不好玩是其次,最緊要的還是它夠靚。半圓形的順滑線條教人看得舒服,而且色彩繽紛的粉色調不會感覺刺眼,卻能做到吸睛效果。六張座椅的位置編配,離遠而看猶如花瓣。Sarah認為一個美麗的公園可以為居民帶來對社區的歸屬感,而美麗的定義不應只由設計師而定,因此設計團隊曾到區內邀請居民挑選四種心儀的顏色,再從中選出最受歡迎的色調用於《聽.亭》。
相信不少人在小時候,公園是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之一。不知道現時的小朋友是否與我們有同樣想法,但肯定的是小時候的公園跟現時的公園大相徑庭,既不好玩,亦不美觀。希望不久的將來除了有趣的座椅設計,公園亦會出現更多有其他有趣而漂亮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