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譯者遇上文本——文學策劃人羅樂敏細談香港文學外譯|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翻譯者以他們的專業,把外國的繪本、漫畫、小說等以我們熟悉的語言文字呈現,但讀者往往只會記得原作者。或許讀者都甚少瞭解,譯者對於自身的工作有何思考或體會。文學活動策劃人羅樂敏早前赴美國中西部的米華基參加第47屆美國文學翻譯家會議(The American Literary Translators Association,簡稱ALTA),探索世界文學翻譯的世界。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

飄洋過海 與譯者聚首一堂

任職文學編輯多年,羅樂敏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既然香港是國際城市,亦有很多才華洋溢的作家筆耕,為何香港文學仍似乎未與國際接軌?帶着這個疑問,她造訪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書展和作家節。最近一次,她參加了美國文學翻譯家會議,希望了解翻譯家如何翻譯作品,以及作品如何從一個語言跨境到另一個語言。

為期四天的美國文學翻譯家會議在一所酒店內進行,參與人數達二百人,都是來自世界各地,將不同語言的文學作品翻譯成英語的優秀譯者,有些甚至翻譯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在一連四日密集的講座、座談會和工作坊中,彼此討論關於翻譯的大小問題,由標點符號運用的細節技巧,到研究譯者的書寫策略,原來都大有學問。

翻譯是文化的橋樑

對於翻譯,譯者除了問「如何」,更要問「為何」。例如:各地文學作品繁多,為何要選擇此刻引介這部作品?作品可以形成怎樣的對話?回應甚麼議題?對讀者的意義是甚麼?羅樂敏認為這些問題對香港尤其重要:「香港是一個深受全球化影響的城市,我們的生活經驗能與世界各地不同人產生共鳴,彼此有很多對話空間。翻譯者、出版社、出版代理等,都思考如何翻譯香港的文化,使本地的生活經驗與世界他方銜接;香港作家亦不忘反思,究竟筆下的文字是與香港人對話,還是與世界上其他擁有相似經驗的人對話呢?」

香港文學外譯前景

此次美國之行,羅樂敏與曾翻譯西西所著之《哀悼乳房》與其詩作的Jennifer Feeley、《失語》的作家劉綺華和譯者江晨欣一同參與演講,並討論語言作為一個權力角力的場域。

羅樂敏分享將香港文學譯作其他語言,當中涉及許多張力和拉扯,無論是在文本上的雕琢變化,或將一些文化事物帶進英語語境 - 有些概念如「孝順」,未有對應的詞彙,英語編輯通常不太能理解和領會。羅樂敏直言翻譯是一門細緻的工藝,而英語在出版界又是一個主導的語言,與中文碰撞,必然會產生出獨特的火花。

英語以外 翻譯造就視界擴延

羅樂敏關注了文學國際市場近十年,起初,英語出版界只有百分之三的籍是由其他語言翻譯過來,近幾年則有數量增加的趨勢。儘管如此,仍有很多以非英語寫作的作品有待翻譯。現在不少較先鋒的出版社會嘗試另闢蹊徑,翻譯更多各地的不同創作,如來自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作品等,而香港亦被納入出版界的視野。近年越來越多香港作品被翻譯成英語,並於實體書店、網絡書店供大眾選擇,讓香港文學被推廣至全世界。

法蘭克福書展齊集全球逾7,000個出版社,吸引近28萬名訪客,是出版貿易界舉足輕重的競逐場。(Getty Images)

好的譯者難求,因為翻譯需要擁有對語文非常敏銳的觸覺,同時要深入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環境。羅樂敏希望香港文學界,未來能出現一隊軍團級的優秀譯者。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