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 跟著蘇格拉底學習過值得的人生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夜深闌靜時刻,不少人都會求助Google,找出人生疑難雜症解答。本文摘自麥田出版《深夜裡的哲學家》,由最常見深夜問題「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切入,檢視蘇格拉底所提出哲學觀點,從而思考有價值的人生究竟為何。

書名:深夜裡的哲學家:為什麼好人總會受苦?人生有意義嗎?讓蘇格拉底、笛卡兒、尼采等70位大思想家回答45則令人深夜睡不著的大哉問
作者:史蒂芬.羅(Stephen Law )
譯者:李斯毅
出版社:麥田

當別人問「你的人生到底在幹嘛?」時,有時候是一種隱晦的批評。比方說,如果某位阿姨問她的外甥女這句話,阿姨很可能是暗示外甥女正在虛度自己的人生。實際上,阿姨真正想問的是:「妳為什麼不去做我們期望妳做的事,例如打造成功的事業、結婚和生孩子?」阿姨想讓外甥女知道,至少從阿姨的角度來看,外甥女的表現令阿姨有點失望。

當我們問自己同樣的問題時,通常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不滿意。我們可能覺得自己在浪費生命,我們讓自己失望了。

毫無疑問,有些人確實浪費了他們的生命,或者至少浪費了他們一部分的生命。我們有時候確實會被「卡住」,發現自己被困在沉悶、乏味的日常之中,無法朝著對我們很重要的目標邁進。我們也可能不確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是不是應該設定某些傳統的目標,例如找到一份好工作和擁有幸福的婚姻?還是應該把目光投向別的地方?

人生困頓之時改有什麼對策?(Arun Anoop/ Unsplash)

我不會在這裡建議你應該設定什麼樣的目標,但我會提醒你不要犯下我所謂的「偉大故事的詛咒」。人們喜歡聽精采的故事──故事情節必須具有令人滿意的敘事弧線。我們喜歡聽到壞人被打敗、英雄克服重重阻礙並獲得勝利的故事。我們喜歡有開頭、有過程、有圓滿結局的故事。

我們經常試圖改編自己的生活和別人的生活,以便符合這樣的敘事弧線。例如強調某些細節並省略其他部分來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情節,傳記故事和傳記電影經常這麼做,訃聞也是如此。當然,我們在聖誕假期期間寄出的賀節信件及卡片中所分享的生活點滴也是如此。

問題是,當我們全面檢視人生時,許多人的人生無法達到偉大故事的期望。現實人生通常邋遢又混亂,必須經過大量編輯和校訂才能呈現令人滿意的情節。因此,如果我將自己的現實人生與我在聖誕賀卡中讀到及在傳記電影中看到的人生進行比較,就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極為平庸,並且可能對自己的人生失望,因為我的人生無法通過成為偉大故事的考驗。

史蒂芬.羅認為將自己的人生與偉大故事比較根本是錯誤嘗試(Unsplash))

拿自己的人生與那些在很大程度上根本是神話的偉大故事做比較,絕對是錯誤的嘗試。即使我們的人生不像史詩般偉大也不像祕聞般豐富,我們依舊可以擁有美好又具價值的人生。一個從出生到死亡一直以不起眼的方式安靜無私地工作並改善別人生活的人,可能擁有非常具有價值的人生,儘管他的人生只能淪為非常乏味的傳記電影。你當然可以問「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但不要誤以為沒有偉大的人生故事就是虛度人生。

當然,問「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是哲學家鼓勵我們問自己的問題。最知名的相關引言之一,是來自柏拉圖的《申辯篇》,該文提到蘇格拉底表示:「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擁有。」根據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假如你不探問一些關於自己正在做什麼以及應該做什麼的尖銳哲學問題,你的人生就是在浪費時間。倘若蘇格拉底說得沒錯,那麼問自己「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至少能讓你的人生朝著有價值的方向邁出一步!

蘇格拉底(資料圖片)

但是蘇格拉底說得沒錯嗎?他是不是在罵那些沒有對人生意義進行哲學反思的人虛度人生?當然,因為我是哲學家,你可能會期望我贊成人們進行哲學思考。我確實認為哲學思考對我們會有好處,而且已有證據顯示,從小開始進行哲學與道德反思(包括應該如何過生活)並且運用自身智慧及判斷力之人,確實能夠從中獲益。然而我不認為進行這種理智的反思是讓人生變得有意義的唯一途徑。那些無私助人但從不進行理智反思的人,難道他們的人生就沒有意義嗎?那些因為認知障礙而無法進行理智反思的人,難道他們的人生也沒有意義嗎?我覺得這樣的思維非常黑暗且令人不安。

(本文獲麥田授權轉載,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