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肢解中重建 專訪《埋藏的秘密》導演與舞台設計
「從來沒有這樣一齣《埋藏的秘密》(Buried Child),沒有人這樣演過森.舒柏(Sam Shepard)的戲,我保證。」導演崔維斯.普斯頓(Travis Preston)說。
《埋藏的秘密》圍繞一個三代同堂的美國農民家庭:終日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父親,把自己困在房間與虛幻回憶的母親,瘋掉的長子和殘廢的二兒子,還有突然回來的孫子,以及一個死去的嬰兒。
《埋》奪得普立茲戲劇獎前,舒柏的戲不似現在普及,你要在紐約La MaMa這樣的前衛劇場才觀賞得到,普斯頓也有同感:「畢業後想過在波蘭執導舒柏的戲,但當地政府覺得劇本太黑暗、太神秘,最終沒有演成。」但在《埋》得獎後,舒柏也加入了電影圈成為家喻戶曉的演員,迷霧突然消失了,劇本也「平易近人」起來,而普斯頓之後再沒有搬演他的劇作。直至去年,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陳敢權趁劇團40周年邀請大師,希望他為香港觀眾帶來一齣典型的美國劇目,因此有了即將上演的新版本《埋》。
「如果要在美國公演這個劇本,我一點也不感興趣,但來香港上演,我卻是充滿享受與期待。」因為美國觀眾和演出者都視《埋》為一個經典劇目,只能遵循一種演出方式來重塑Classic Shepard,「他們有很多前設,舒柏的劇作一定要這樣演、那樣演,香港演員沒有這些框框。」
將演員、劇本、佈景肢解
普斯頓口中前無古人的演出,也多得他的拍檔 — 是次的舞台設計師基斯杜化.巴勒卡(Christopher Barreca)。兩人早於1983年合作,在匹茲堡成立戲班American Ibsen Theatre,巴勒卡很了解普斯頓的要求,或者說,他們追求的東西很相似。
舒柏受貝克特(Samuel Beckett)影響很深,《埋》也可說是充滿了《終局》(Endgame)的影子,只是美國劇團演出來更接近現實主義,重複唸著老掉牙的價值觀。巴勒卡卻從中提取了類似《終》劇的抽象元素,簡化佈景,並把某些暗喻放大。像劇中通向女主人Halie房間的樓梯,盡頭象徵了家庭破碎前的美好回憶,是角色逃避現實的地方。於是巴勒卡把它拉直成一條高6米的長樓梯,像是無盡伸延的階梯,拉扯著現實和夢想;巴勒卡又把牆壁拆掉,讓觀眾看到屋後那片劇中人物經常談及的粟米田。這種佈置方法,原來啟發自七十年代美國藝術家Gordon Matta-Clark。
Gordon Matta-Clark最有名的創作手法是把房子切割、鑽洞,把象徵「家」的巨大建築一分為二,「他會走進被社會剝奪者的房子、窮人的房子、被遺棄的農舍進行切割。」巴勒卡說。和劇中的角色一樣,他們都是不被社會看見的一群人,透過肢解他們的住所,觀眾與角色都不得不重新思考活在裡面的人物。就像是身處其中的Gordon Matta-Clark,最後因為在切割過程中吸入太多石綿而死去,故事深深影響了巴勒卡。
我們在做恐怖電影做的事
「房子切割後,內與外的平衡破壞了,混在一起,所以身處屋內的角色頭頂有時會下起雨來,沒錯,在屋內下雨。」普斯頓補充道。演員不能再依靠舒柏的原劇本照版煮碗,導演在肢解佈景的時候,連同角色的演繹方法也一同肢解了,「一個現實主義的佈景會阻礙他們的演出,我們希望解放演員,讓他們嘗試更多的表現方式。」
雖然演員和對白都用廣東話,但二人早就習慣了,甚至為此著迷,「我們在很多我們不懂的語言環境下工作,像意大利語、俄羅斯語、法語等等,我們不懂,也因此不會為他們的台詞感到困惑,跟他們來一次人性冒險。」普斯頓仔細觀察演員的身體,也希望演員從身體中、甚至是不明所以的地方中發現人性的衝動,而不是從理性分析劇本而來,「你問20個人同一個問題,好可能會得到相近的答案,我情願他們用身體去尋找。」
普斯頓修讀戲劇,同時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不多不少反映了他的興趣。訪問中他多次提及《埋》的重點在於創傷和壓抑。一個關於死嬰的秘密,把角色聚在一起,「這和90%的恐怖片一樣,都關於壓抑的後果。」過去演出都著重劇中的家庭關係,這次他們決定深掘當中的經典和神話元素,想必會是一次恐怖的觀劇經歷。普斯頓最後說:「當你嘗試壓抑,嘗試埋葬,the child will come back, the dead will rise。」
香港話劇團《埋藏的秘密》
時間:7月15至23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170-$300
語言:粵語演出 附中英文字幕
門票於城市售票網有售
訂票:2111 5999 / www.urbtix.hk
節目詳情:www.hkrep.com
節目查詢:3103 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