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要加班、訊息秒回!6位外國人處身內地職場 直拳承受文化衝擊

撰文:深圳微時光
出版:更新:

法國人Alan戴上頭盔騎上小電瓶準備下班,扭動調速把手的那一刻,他收到了老闆的微信:「技術這邊出問題了,幫忙解決一下?」

他只好放棄將要握在手裏的25邁晚風,灰溜溜地把車推了回去。

這是他連續加班超過晚上九點的第三周。

據統計,在深圳臨境外籍人員高達115.2萬人口,常住外籍人員數有3萬餘人。

他們很特別,從上百個不同國家來,不同語言不同膚色,很多人來深圳前後過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他們絕大多數又沒那麼特別,想在深圳「搞錢」,終究也還是要和千千萬萬普通深漂一道,捲在高壓的職場裏。

相關文章:打工仔請假兩次被老細刁難 網民嘆「一個原因」上司才這樣刻薄

+4

自願加班、微信秒回 被同事捲到崩潰

今年是Alan離開「罷工之都」法國來到中國的第八個年頭。

前四年,他一直在杭州,從事外貿工作。

那時候還沒有「內捲」的說法,他從外貿小白做起,工作內容相對簡單,沒太大壓力,前兩年基本沒怎麼加過班。後兩年時間裏,隨着業務能力提升,工作逐漸遊刃有餘,25歲的他有了成家立業的想法,渴望「拿到更多」。

「之前去過深圳,環境我很喜歡,也聽說深圳工資更高。」2019年,和許多深漂一樣,Alan抱着「搞錢」的念頭,來到了深圳。

儘管已經在杭州這座網絡城市經歷了4年的職場洗禮,但他還是被深圳的內捲嚇了一大跳。

「不管你加班到幾點,永遠都不會是最後一個下班的人!」

Alan任職的外貿公司位於龍華,公司除了他是外籍人士,其他都是中國人。

尤其是當下的3、4月份公司業務旺季,Alan經常加班到深夜。令他困擾的是,除了自己的業務銷售指標,還有額外的「老外業務」——老本行技術工程內容以及同事和外籍客戶交流時的「翻譯」工作,很多時候在客戶使用俚語或者語境理解不了的時候,老闆要求Alan「義務」去幫助同事。

「老闆就喜歡讓我這個老外加班!」說到這個,他略顯激動。

但讓他感到最不適應的,還是來深的前半年。

「各部門之間存在業績競爭,有些同事喜歡通過『自願加班』討好老闆,還有的甚至會不想別人的業績好出現溝通不太配合的情況。公司出現了兩種工作現象——努力工作的同事沒日沒夜地幹活,擺爛的同事把工作移花接木到別的同事身上。」

那段時間他總是晚睡早起,夜晚兩點睡,早上七點半起床,不是加班晚睡就是焦慮得睡不着,半年下來爆了半張臉的痤瘡,「一夜變回青春期」。

「我總是很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裏做得不夠好?拿不到訂單是不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差?整個人在早上鬧鐘醒來的一刻就開始高度緊繃,直到夜晚來臨才舒緩一點,第二天又開始日復一日的循環。」

相關文章:事主不加班 與經理展開火爆對話!一句直擊老細要害 網民全讚好

+9

在深圳工作的西班牙人Sofia也有過類似的崩潰時刻。

她是一名專業的模特經紀人,所任職的廣告公司裏大多是中國人,工作職責主要是接到拍攝需求後,和模特溝通,以及全權負責模特拍攝時的大小事務。

「我現在最怕手機微信響起的聲音,害怕打開微信老闆找,同事找,工作群裏出現@我的名字,簡直微信ptsd。」

在Sofia看來,節假日的商業需求較多不放假可以理解,日常需要及時和甲方溝通也沒有問題,但她實在不理解為甚麼休假的時候還是需要回覆老闆和同事的訊息,以及主管為甚麼愛制定「不可理喻」的KPI。

入行第一年,Sofia就經常因為休息日沒有及時回覆主管微信而被扣績效「工作態度」分,甚至還被主管開會批評過沒有團隊意識。

Sofia對這件事記得很深刻,27歲的她還像個孩童一樣被當眾批評,「那絕對是顛覆我觀念的時刻」,在她的認知裏,員工是給老闆賺錢的,老闆應該對員工好才對。她那時心裏直打退堂鼓,腦子裏不停旋轉着「要不回國吧」的念頭。

「西班牙的生活氛圍很濃重,時間感覺過得很慢,大家在休假的時候不會瀏覽工作訊息,老闆也不會找員工,所以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做法是正常的。

但是你想想,當所有同事都是秒回老闆工作微信的環境下,我沒有做到及時回覆的做法就會成為『異類』。

而且中國老闆話語權的分量,會在當月工資縮水的那瞬間,變得非常具體。」

長期處於這種緊張的工作環境下,Sofia胖了不少,掉髮也挺嚴重,「我慶幸自己不是模特,沒有外貌身材管理要求,不然不僅變胖變醜,還會失去工作。」

一整年,躲進休息室的衛生間放空成了Sofia的「怪癖」,有時候是因為壓力大偷偷哭泣,或者帶着朱古力、蛋糕等高熱量的食物「暴食5分鐘」;有時候,只是純粹想遠離「含老闆率」過高的手機幾分鐘。

對於職場內捲讓員工的生活和工作幾乎完全縫合,在中國生活了6年的英國人Jack深有體會。他目前在深圳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擔任文案經理,過着一家三口,兩點一線的生活。

剛來深開始工作的時候,他對大部分人留在座位上加班而慌張,感覺自己準時走是件「怪事」。

Jack表示在英國職場裏,準時下班才是「正常」的現象,英國人更多的工作觀念是工作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為了工作。

「如果你每天都需要加班,那老闆反而會認為你的能力不足,會專門找你進行談話去了解你工作中是不是遇到了甚麼困難,但是在中國,好像員工每天無償加班,老闆反而會覺得你是努力的『好員工』。」

相關文章:辦公時間為9點 老細要求8點55分鐘開工 網民熱議這要求是否合理

+8

遲到樂捐、一個會開三天 國內外職場的差異不止內捲

內捲的大環境、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還衍生出了不少讓外國朋友們感到意外的國內外職場差異,它們體現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和細枝末節裏。

例如考勤,不僅捲,還很狠。

在英國人Jack眼中,他來深圳工作後,完全就是進入了一種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工作體系。

「在英國,普通文員崗位是彈性工作制,員工自覺地早來早走,晚來晚走。中國職場的話就顯得比較『無情』,我所在的公司遲到一次還需要樂捐20-50元,但最絕的是,大部分的同事都能拿到全勤獎。」

「我還有聽朋友說過他的公司會規定上廁所時間限定在15分鐘內」,他笑稱這大概就是深圳速度能產生的原因。

讓Sofia擔驚受怕的微信,在很多外國人眼裏,還是「效率」的代名詞。

「如果你選擇用郵件跟中國客戶溝通,那你想說的話很容易就石沉大海,因為大家都習慣使用快捷的微信,現在我們公司也很熱衷發微信了,確實方便很多。」俄羅斯人Dan在深圳創業兩年,他發現改變溝通工具是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

但在以效率著稱的深圳工作了兩年的新西蘭人Ramsay,至今還是對冗長的會議無法理解:「將精力損耗在會議上,並不會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更像是主管的個人秀舞台」。

今年春節後返校上班,Ramsay所在的學校召開了長達三天的教師會議,這讓他目瞪口呆——「howww?」,他不明白一個會議需要開三天的意義在哪裏,會議中途他幾次抬頭看四周,總能看到搖搖欲睡進入夢鄉的同事。

而說起主管,來自愛爾蘭的Craig來深工作的第一天就驚訝地發現,在職場上大家需要特別注意「等級」,比起在歐美大家會對主管、老闆直呼其名的常見現象,中國職場更多偏向使用 「X總」或「經理」 等權威頭銜。但另一方面他也直接地感受到,明確的等級結構,有利於工作過程中形成高效的分工和配合。

Jack也因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職業體驗:中國同事隔三差五會提供熱心幫助,這種龐大的「團隊精神氣」是他在西方職場裏不常見到的。

至於談起年齡焦慮的話題,新西蘭人Ramsay完全理解不了這個說法,在他接受的職場規則裏,工作越久越吃香是毫無疑問的答案。

「35歲怎麼會老呢?醒醒!在西方這是最好的工作年齡階段之一,經驗豐富工資高,處事周到職位高,就算一個人活到80歲來算,35歲不應該是職業巔峰嗎?」

在他認知的西方職場裏,是絕對不能性別歧視的,年齡歧視也是非常敏感的話題,如果一家公司被發現用年齡來設定員工能力,那無能的應該是領導層,而不是面試者本人。

「但我也確實注意到,我工作環境裏的中國同事大多數都比較年輕。」

相關文章:搵工|好老細、好崗位怎揀好?網民各有意見 專家建議看這點決定

+11

毫無疑問,國內外職場存在諸多差異,只是面對內捲,外國人和普通深漂無異,要麼逃離,「打不過就加入」,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始終適用。

Alan是一個十足的工作狂,他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生活有非常清晰的目標,三年內升職為銷售總監,攢夠第一個100萬。

他覺得,在深圳保持這樣的工作狀態就能實現,公司最大的外貿訂單就出自他的手:「我最喜歡深圳的一點,就是它只有一個規則: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對英國人Jack來說,他的公司人員流動性很強,經常和新同事說你好後不到三個月就要說拜拜,在充滿競爭的工作環境裏,他也因為不想「落下」而努力在職場快速成長起來。

新西蘭人Ramsay則對「責任」有了重新的定義:「以前工作,無誤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是負責,現在自己沒完成好是對團隊不負責。在生活態度上,中國人的韌性也常常讓我顛覆三觀。」

有一次,Ramsay曾幾次邀請過工作上相處不錯的同事下班喝一杯,但都被拒絕了,「我一開始還以為中國人跟快樂有仇呢」,他說,但幾個月後他才了解到這個這位同事下班後要去接二胎的老婆下班,回家還要輔導小孩作業。

雖然如此,文中的6位外國朋友都持有同樣的想法——也許把提高深漂的幸福度提上日程,一個快樂的員工,工作效率會更高,老闆和員工雙贏或許是一個更好的局面。

這又何嘗不是千千萬萬深圳打工人的願望呢?

備註:文中Alan、Ramsay、Sofia為化名。

【本文獲「深圳微時光」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sz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