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小丑】氣球姐姐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現在的小孩都少了禮貌
專業喜感。臉帶笑容有時不一定代表快樂,對歡樂工作者而言更甚,因為無論喜怒哀樂,他們都必須時刻保持歡笑,這是他們的專業,也是他們的辛酸。
今年27歲的鄭薇欣是一名專業小丑和氣球姐姐,兩者都是製造歡樂的工作,但人前總是笑嘻嘻的她,卻藏了不為人知的辛酸。第一次見鄭薇欣時,總感覺她不像是表演者,因為她沒有以很浮誇方式打招呼,只是禮貌性的點點頭。訪問過程中,她亦沒有露出太多的笑容,忍不住問說:你是屬於怎樣的性格?「我其實很膽小、很怕事。」即便她是一名專業小丑,經常需要在人群中表演,炒熱氣氛,但她一直沒辦法克服站在舞台上。
「或許和我家庭背景有關。」
她成長於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媽媽在她很小時,便離開到新加坡工作,隨後爸爸更將她拋棄到保姆家。「保姆那時一直沒辦法聯絡我的爸爸,所以便向拿督求救,登報尋人。」外婆得悉後便把她接回家,卻經常把她寄放到不同的家庭代為照顧。「那些都是與我沒有血緣關係的阿姨們。」
她形容,這群阿姨們經常會把她當成球踢來踢去。「誰家方便,我就到誰家住。」可惡的是,他們不僅把她當成女傭般使喚,更不讓她吃東西,甚至鞭打她。「小時候我常餓肚子,常常會以水充飢。所以我現在很討厭喝水。」自10歲開始,鄭薇欣便需要做家務,從掃地、抹地再到洗衣服。「12歲我便開始到組屋樓下的麵檔打工。」回憶小時候的種種往事,她忍不住流下眼淚。她指向臉上的疤痕說:「這不是痘疤,而是小時候他們常捏我臉蛋導致。」
上妝後,化身另一個自己
鄭薇欣15歲那年便誤聽損友讒言選擇輟學,「這時我這一輩子最後悔的事。」16歲和家人鬧翻,獨自出來生活。她目前單身,身邊除了朋友,便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每每完成工作,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到空無一人的房子,她都會倍感很失落,「因為我的工作一般都是很熱鬧。」
有一陣子,因為經常性無故崩潰大哭,她被心理輔導師證實患上輕微憂鬱症。「雖然事過境遷,但我好像未能釋懷。」目前的她已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可自供自養,去年更成功購屋。惟,心理諮詢師指,童年時期的創傷性經歷對我們的影響更為深刻,因為它們往往會藏在人的內心深處。「有段時間,我不能一個人睡覺,一定要伴著電視的聲音。」對她而言,觀看電視劇是她一大娛樂,也是重要的減壓活動。
鄭薇欣說,當初被朋友「擺上台」才會成為小丑。「當時不夠小丑出席活動,所以找上我湊人數。」不過,她的性格並非樂觀開朗,適合當小丑?「說來奇怪,每當上妝後,我都會變成另一個樣子。」她說:「由於從小是寄人籬下,所以我一直很怕做錯事,因為怕被打罵。」但上妝後,她不用擔心怕別人認出,可以把最好玩的一面展現出來。「化身小丑後,我可以到處和別人打招呼甚至作弄人,每次都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的小孩只想要氣球」
曾經何時,小丑是小孩們的快樂泉源,只要小丑所到之處必能引得小孩們歡樂大笑,但隨著社會資源越來越富裕,如今小孩對小丑不會感到太好奇,甚至已經見怪不怪。「小孩只是想要氣球。」她忍不住抱怨,如今的小孩都少了禮貌。「大家都會覺得小丑派氣球是理所當然的,沒有道謝的必要。」
因為工作需要面對群眾,讓她經常會遇到許多無理取鬧的家長。「曾經有一次,一對姐妹一起排隊拿氣球,當時妹妹要求Elsa造型的氣球,然後我便問姐姐:那你要什麼?」當時姐姐搖搖頭說不要。但,過了一陣子,她們的媽媽前來興師問罪,說她沒有給姐姐氣球。即便她當時做出解釋,但對方仍繼續責怪她。「我真的覺得很委屈。」小丑有時還會受到野蠻小孩的怒打。「當遇到這種小孩時,我就會假裝哭泣,然後逃離現場。」她苦笑說道,小丑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延伸閱讀:
【本文獲「馬來西亞東方網」授權轉載,原文:【特寫】娛人不自娛專業小丑鄭薇欣】